視頻標簽:集合,重疊問題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九單元數學廣角第一課時《集合—重疊問題》余樂-潛江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學的干預可以讓他們更快更好地發展。小部分學生的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需要在學習中接受更大的挑戰,參與更復雜的學習,教師必須為此做好學習材料的準備。目標定位:數學廣角的教學目的是滲透數學思想,建立數學模型,本節課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等活動,初步感受集合思想方法的奇妙與作用,受到數學思維的訓練,逐步形成有序地、嚴密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同時使他們逐步形成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與欲望,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集合內容的解題方法不唯一,所以學生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式,最后達到“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教學目的。【課型】新授課【教學時間分配】一課時【教學準備】課件、作業紙、小白板,名字貼、圈、呼啦圈【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法、嘗試教學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操作法。【教學過程】一、課前游戲同學們,你們好,喜歡玩游戲嗎?正好余老師帶來了小游戲。游戲的名字叫做小小傳話筒,想玩嗎?聽游戲規則。(通過游戲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調整上課狀態,也為后面研
究提供素材)能聽會說,你們不僅會游戲還會思考,和愛思考的你們一起開啟今天的數學之旅!二、溝通教材,從排隊到重疊小亮在公園門前排隊從前往后數排第4,從后往前數排第5,你知道這條隊伍有多少人嗎?你是怎樣知道的?(畫圖、有的數數、列式計算)數形結合4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減1和誰有關?小亮,為什么減1?引出既...又...,重復等關鍵詞,找到重疊問題學生知識起點。三、深度感知、從矛盾辨重疊第一層體驗:情景激勵:小精靈聰聰給參加游戲的人發紀念章。師:請參加游戲活動的兩組同學起立,接受紀念章!(學生起立后,教師再次作茫然狀)少一個人啊!多了一枚章,誰沒站起來?師生“對抗”:學生堅持“就9個人”,教師堅持“不,10個人!第一組6人,第二組4人”。(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別忙著下結論,和學生多“對抗”幾個回合,讓每個學生都關注到結論的矛盾性)教師為說明自己的觀點,板書:6+4=10,引發學生爭議。學生不斷地表述,描述實際的情況,教師故意固執己見。第二層體驗:情景探究:取出兩個呼啦圈,并分別表示兩組,引導學生認同,小組合作,實踐論證究竟是幾人?師:第一組6人,第二組4人,合起來10人,我就對了。第一組6人,第二組4人,合起來9人,你們對了。用事實說
話。小組匯報引發沖突:其中一個學生在兩個圈中不斷地跑動。教師適時強調:能讓他不那么辛苦,又能滿足要求嗎?師退生進:教師退出活動現場,要求學生自己解決兩個呼啦圈分別圈住兩組的學生的問題。(注意等待,相信學生會成功,避免暗示與干擾)生成并記錄集合圖,明確圈中每個部分表示的含義,引入數學家韋恩以及韋恩圖教師現場計數,確認實際人數是9人。第三層體驗:教師根據呼啦圈中一共有9個人,順勢板書:6+4=9,再次引發學生質疑。期待生成:6+4-1=9。教師追問:為什么-1?這個1是誰?(學生會說是玩了兩個游戲的學生)現場演示:請拿走中間人,教師再次計數,怎么是8個人了?-1的1不是那個同學,而是他兩個角色里的一個。強調要保留一重身份一一對應。四、算法多樣,從一變多你還有其他方法來計算參加游戲的人數嗎?(選不同方法板書,學生提問釋疑。)五、問題解決,從理解到應用1.二年級一班喜歡吃水果的男生有12人,女生有15人,喜歡吃水果的一共多少人?(為啥不減1,生活中并不是所以問題都有重疊)
2.其中喜歡香蕉的同學有5人,喜歡榴蓮的有3人。喜歡這兩種每個的共有()人?預設1:沒有重疊預設2:部分重合預設3:完全重合(分別列式計算)小結:解決問題時判斷是否有重疊,如果有,重疊部分有幾人。小調查——給自己找位置既不喜歡香蕉,也不喜歡榴蓮。他應該在哪里?圈圈外面這樣韋恩圖就更完整了。就像這樣,生活在繼續,圓圈的故事不會結束,圓圈在生活的舞臺上會長大會成熟它的內涵也會越來越豐富,它會有新的名字,它叫做集合,到時候同學們可不要不認識它了!五、自我提升,全課小結談談你的收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