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正負數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正負數》天津市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正負數》天津市
教學內容:正負數
教材分析:本課是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二課時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氣溫后,
了解了生活中正、負數的表示方法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一些生活中常見正負數的實際意義,掌握讀法,認識整數。本節課學生要需要考慮相反意義與數值,在理解上難度要大一些。所以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正數和負數的意義,教材設計了各種具有現實背景的相反意義的量的事例,要求學生用正數或負數表示。這樣的安排方式符合學生理解數學新知的認知規律,為學生以后掌握和運用正負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學情分析:對于正負數的概念學生之前只是對氣溫有所認識,但對真正的正負數的認識還是有一定
的困難,所以怎樣從生活中抽象出所要認識的正負數是本節課的重難點,同時學生還要認識整數。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從每天都接觸到的氣溫中,了解生活中正、負數的表示方法的基礎上展開的。四年級的孩子,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生活體驗與經驗。因此我在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及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對本節課進行了設計。
教學目標:1.結合生活實例,進一步體會正、負數的意義。
2.結合情境,了解整數包括正整數、0和負整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認識0
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
3.通過列舉生活中運用正、負數的例子,體會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1.了解正、負數及整數的意義。 2.能在生活中運用正、負數。
教學難點:認識0與正、負數的區別與聯系,拓展自然數到整數范圍。
資源開發:使學生了解負數的發展史,讓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化進行了解,并從中激發學生的民族自
豪感。
教學媒體:課件、實物投影、數字卡片、小篇子 教學過程: 活動內容
活動組織與實施
設計意圖 時間分配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我們在數學課上學習了
很多數,你能隨便說幾個數嗎?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研究數。(板書“數”)
學生隨便說。 初步引入“數”,讓學生有初步了解。
2’
二、自主探索 1.體會意義相反的量
請學生想辦法記錄聽到的信息,要求讓別人一眼就能看明白所要表達的意思。
①足球比賽中,中國隊上半場進
了2個球,下半場丟了2個球; ②合唱隊轉入15名新同學,舞蹈隊轉出11名同學;
體現數學符號的優越性。
16’
③競賽答題中規定,答對得10分,答錯扣10分。
展示學生的表示方法,引導學生比較不同的記錄方法,體會正負數表示信息的優勢。
找出正負號表示的詞語是什么關
系,表明它們是意義相反的量。 說明它們的意義相反(板書)。 2.認識正、負數
(卡片出示﹢2、﹣2)讓學生試讀,掌握正負數的讀法。
卡片出示各種正負數,包括小數、分數,讓學生讀,掌握讀法,體會正負數的范圍和無限性。(點上省略號)
用集合圈分別表示正數和負數,揭示課題——正負數。 3.體會生活中的正負數
生活中我們在哪見到過正負數? 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出示收集的圖片,并從中捕捉信息理解正負數的含義:
預設:從溫度計中找出正負數,理解表示什么。
從存折中體會到收入為正,支出為負。
從電梯中知道正負數分別表示什么。
從山的高度和盆地高度的表示中了解海平面為“0”。 4.認識整數
從這些數中找到正的整數和負的整數,認識正整數和負整數。 所以我們說:“像﹣10、0、﹢15„„都是整數。”
學生開始記錄。
學生回答:能。
學生隨著數的出現,搶讀。
學生舉例。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全班交流體會每個情境所表示的意義。
學生尋找,老師劃線,最后將不是整數范圍內的數拿出去。
從這樣的現實實例中逐步抽象出正負數的過程。
在開放的情境中,在教師和學生共同的互動中,逐步明晰生活中一些正負數的意義,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信息尋找數學問題并嘗試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 拓展學生
認數的領域,了解整數的范圍。
三、練習應用 1.我們已經認識了正負數,幫樂
樂家記錄收支情況:
(匯報學生的結果,實物投影展示)你是怎樣想的?
2.生活中還有這樣的情況(出示),仔細觀察,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1)笑笑從家出發向東走300米,這300米可以怎樣表示?
(2)從笑笑家開始﹣500米的位
置是商場,請你標出商場的位置。 (3)如果現在笑笑在超市,說一說她是從家怎樣走到的? 小結:看來正負數不僅可以表示行走距離的長短還可以表示行走的方向。
3.出示平均身高,根據題目要求用正負數表示。
小結:除了0可以做分界點外,有時其他數也可以是分界點。 小游戲:想你自己的身高與平均數之間的差距,用正負數表示,讓大家猜猜身高。
學生回答并解釋。
學生可能會出現兩種結果,解釋并正確解決。
學生獨立完成并解釋。
學生先解釋題目要求是什么意思,然后用正負數表示,并說明自己的意思。
學生猜測。
靈活運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的信息。
巧妙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探討,在探討中
他們逐步對于規定正方向的重要性越來越清晰,進一步強化了正負數是用來表示兩個意義相反的量。
鞏固學生利用正負數描述生活中的現象的能力。 拓展學生運用正負數的能力。
20’
四、總結評價 1.了解體育比賽中風速的正負表
示什么。
2.了解負數的歷史。
豐富學生的知識,同時了解負
2’
3.談感受,說說有什么收獲。 4.思考:
小羊可以吃到嗎?
數的發展史,讓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化進
行了解,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