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正負數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正負數》遼寧省 - 沈陽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正負數》遼寧省 - 沈陽
《正負數》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生活中的負數》的第86至87頁內容的《正負數》教學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自然數、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從算數到有理數的第一次擴充,這是對數概念的進一步豐富,為初中階段進一步理解有理數的意義和運算做鋪墊。本單元的第一節課充分運用溫度這一正負數的現實模型,幫助學生積累了正負數的直觀經驗。本節課在此基礎上,結合具體情境理解0、正數和負數的區別與聯系,理解正負數是表示意義相反的量,體會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例,進一步體會正負數的意義,體會正數與負數間的相反意義;
2.了解整數包括正整數、0和負整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認識0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
3.體驗數學與生活、數學與文化的密切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正數、負數及“0”的意義;
2.用正數、負數及“0”描述生活中的現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在“游戲”的過程中孕育正負數的種子
游戲規則:老師說一句話,請你說出與它相反意思的話。 我:贏了3個求 你對: 我:轉入8名同學 你對: ......
在生活中,有許多類似的意思相反的情況存在,今天這節課,我們將研究如何用數學的方法表達這些內容。 二、 聚焦:在“實踐”中發現正負數的意義 活動一:情境中認識正負數
1、 閱讀信息 提出問題 下面有幾組信息(屏幕出示四組信息圖),
請大家仔細觀察,說一說你發現的數學信息。
2、 獨立思考 自主發現 將讀出的信息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在活動單中,然后與組內的伙伴說一說你的記錄方法
3、匯報交流,梳理發現
師:選派組內的代表來說一說你們讀出的信息是如何記錄的? 預設:你能不能表達的更簡潔些?(漢字標記)
海拔/米 對錯/分 贏虧/元 存取/元
還有沒有其他不同的方法?(+-號) 正負號都可以去掉嗎? 4、揭示正負數概念
師:將漢字與符號兩種表格放在一起,這兩種方式你更喜歡哪一種?展示學生學習題單.(板書:正 數 負 數)
用+-號可以幫助我們表示意義相反的量,于是數學家就引入了負數,擴充數的范圍,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認識的正負數。板書課題:正負數
(出示PPT概念內容:像10,200,8844.43,都是正數前面添上“+”號,如+10,+200,+8844.43. 像-1000,-500,-127,-100, 都是負數。
活動二:0的意義與作用及正負數的關系
師引:0呢?它是正數還是負數?把你的想法與同桌說一說。
我們看0在溫度計上表示的意義是零上與零下的分界點。那么它在剛剛我們觀看情境中,你能找到0表示的意義嗎?我們把誰看作0?
師小結:0的意義不同,但作用相同,都表示正負數的分界點。所以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ppt出示)
像10、200不但是正數,還是正整數,像-200是負數,它也是整數,叫做負整數,0也是整數。(板書) 整數
三、視角:用數學的眼光走進正負數的世界和完善正負數的認識 1、說一說生活中的正負數 2、練一練
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用數學的眼光走進“正負數的世界”!
1.請你在表格內用正負數記錄樂樂家的收支情況。
負整數
正整數 0 自然數
2.下圖每格表示100米,笑笑剛開始的位置在自己家
⑴如果笑笑從家向東行300米表示為+300米,那么她 從家向西行500米可以表示為米。 ⑵如果笑笑現在在超市,說明她從家向行了 米,可以表示為米。
3.淘氣班同學跳繩成績平均每分80下。如果把笑笑的成績記作 “-1下”,想一想,填一填。
習題進行中的教師引導: 1、 學生獨立讀題,試做
2、 教師點名匯報,根據實際情況點撥 第一題:投影學生題單
提出:收入為正,支出為負,正負號是表示相反意義的量,正號
可以省略,負號不可以省略。
第二題:投影題單作答
提出:因為正負數表示一對相反意義的量,如果規定正數所表示的數量后,與其相反意義的數量,就可以用負數來表示。
第三題:指導分析,前一題我們規定向東為正,笑笑家是分界點“0”,那么這個問題中,誰是分界點“0”?把80分作為正負數的分界0,那么比80小的就是什么數?比80多的就是什么數?與同桌說一說你的想法,然后記錄在學習單上.
四、 浸染:在正負數產生史的演變過程中體會數學符號的簡潔 師:我們正負數的產生和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出現“你知道嗎?”)
師:同學們,在負數的歷史長河里,你讀到了什么?
師:在負數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它的表示方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師:同學們說得真不錯!有人說:數學語言是世界上最簡潔的語言!看來這句話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