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認識鐘表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認識鐘表》-北京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認識鐘表-北京
認識鐘表
育園小學 尚華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1.結合學生生活認識時間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知識的教學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上,要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教學中以學生樂樂一天的快樂生活為主線,在樂樂一天生活的情境中去認識時間,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學生帶著自己的生活經驗用數學的方法認識時間,并把學到的知識再利用到生活中去,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養成良好的習慣。
2.在操作中感知,在動手中發現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數學學習的目的不應只是學生“經驗”簡單的再現和累積。僅讓學生初步認識鐘面,認識時針和分針,會看、會寫鐘表和電子表上整時的時刻,初步建立時間觀念,顯然這是不夠的。教學要在著眼于發展學生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關注學生數學學習“再創造”的過程和情感態度的體驗,積極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出發,經過探究、反思,達到“數學”化的過程,形成“數學事實”的經歷。
用孩子們身邊的人物創設情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自主學習;孩子們小組合作制作鐘表,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加深對鐘表結構的認識;利用自己制作的鐘表探究學習,通過指一指、摸一摸、撥一撥、說一說等活動,既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又讓孩子輕松自主地認識了時間,真正做到在操作中感知,在動手中發現。
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內容分析
《認識鐘表》是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內容。本單元內容隸屬于“數與代數”中“常見的量”這部分。“常見的量”都是和實際的問題緊密聯系的,對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數量關系又有著重要意義。因此,要結合現實情境引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單位的實際含義非常重要。特別是時間單位的認識,與學生經驗的積累關系十分密切。
縱觀教材有關認識鐘表的教學內容,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 后續學習的相關內容
一上
認識鐘表:認識鐘面和認識整時。
二上 認識半時,時與分,認識“分”,知道1時=60分。
三上
1.秒的認識:完整地認識時、分、秒。
2.時間的計算,會計算經過時間。
三下
1.年月日。
2.24時計時法。
四下 在分配律后安排一個課時計算間隔天數。
本單元主要是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并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會認、讀、寫整時。認識鐘表是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的基礎,也是小學期間學習量的第一課時,除了要達到知識的結果目標外,還承載著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也能學會知識的過程目標。因此教材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用直觀圖畫來呈現所學內容,目的是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同時幫助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促進他們富有個性地成長。認識鐘面,正確認、讀、寫整時是這節課的重點。
2. 學生情況分析
【調研對象】育園小學一年級1班34人 【調研形式】調查問卷、訪談 【調研題目】(1)把鐘表補充完整。
【調研目的】調研學生對鐘表結構的認識情況。
選擇情況 能畫出表針但分不清時針和分針的
能畫出又分得清時針與分針的
人數(34) 30 4 百分比
88.2%
11.8%
提問:樂樂什么時候起床? 生:7點起床。
指導:7點在數學中就說7時。(課件出示:“7時”) 指名學生再完整地說一說誰7時在干什么。(指2、3人說)
提問:你們怎么知道是7時呀?在黑板上貼7時鐘面。指名到前面指著說。 生1:時針指著7。
師:還有補充嗎?提示:我們的鐘表朋友可還有一根針呢? 生2:時針指著7,分針指著12。 誰還想說說?(3人回答)
【設計意圖】從生活經驗出發,設計樂樂“快樂的周末”這個情景,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提高興趣,體驗數學與生活緊密相連。
2. 認識整時,發現整時表針的特點
同學們認得真不錯,那這幾個時間你認識嗎?
黑板上依次出示3個整時鐘面。指名分別說一說是幾時,你是怎么知道的?
(1)特別指導12時:
生1:12:12。
師:與7時的鐘面比一比,你有什么發現? 生2:7時時針指著7,12時指著12。 師:別人還有什么想法,或有什么補充。
生3:7時分針指著12是整時7時,這個分針也指著12,說明也是整時。 評價:你看他給大家提了個醒,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了12時。謝謝你! 生4:12時和7時不一樣。 師:不一樣在哪?
生5:分針時針都指著12,時針和分針重合在一起。
評價:這就是12時的特殊之處,你真善于觀察! (2)特別指導6時:
這個時間也挺特殊的,誰認識?它特殊在哪? 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6,時針和分針在一條直線上
同學們認得真好,你有沒有好辦法記住它們?提示:你能用動作記住它們嗎? 課中游戲:老師說時間,大家用手勢表示時間。3:00 6:00 9:00 12:00 小結:師指著黑板上的鐘面總結我們把7時 12時 3時 6時這樣的都叫整時。 提問:看整時的鐘面,你發現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針都指著12。)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對比、探討,學生自主發現認識整時的方法,課中游戲激發學生興趣,達到放松的目的,同時加深對特殊時刻的認識,使學生在動中學,在玩中學。
3.撥鐘表,總結認識整時的方法
在學生制作的鐘表上撥一撥整時,師說學生撥。 (1)撥5時。說說你怎么撥的?
(2)同桌互相說說你幾時在干什么?并撥一撥。
(3)再撥8時、10時、12時。
請撥得快的組介紹經驗,到前面來說說怎么撥得這么快? 生:我先把分針撥到12,然后時針撥到幾就是幾時。
評價:你不僅發現了一個小秘密,而且表達得非常清楚,你真聰明! 指名讓也找到這個小秘密的同學說一說。
看樣子鐘表朋友對我們的幫助可真大,快謝謝我們的好朋友,把鐘表朋友拿起來放在桌洞里讓他休息一下。
【設計意圖】時間和時刻都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要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學習,在撥鐘表的活動中鞏固對整時的認識,在動手操作中總結出認整時的方法。
4.學習電子表的書寫形式
學生嘗試著寫出黑板上第一個時鐘的時間 生1寫 7:00 生2寫 7時
師邊板書邊說:先寫7,再寫兩個小圓點,小圓點靠下,最后寫兩個0,表示7時。 提問:你在哪見過這種寫法?(隨著學生說課件出示:手機、電子表、汽車儀表盤等。) 評價:你們真善于觀察,生活中有太多的數學了!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經驗中出發,讓學生說出電子表的書寫形式,從而教學這種寫法。 5.鞏固用電子表的書寫形式記錄時間
學生聽故事用電子表的形式記錄樂樂快樂周末里的時間。
要求:拿出小卷,先把寫字姿勢擺好,看誰的姿勢最正確,寫得最漂亮。
指著第一幅圖:周末到了,樂樂7:00準時起床。從第二幅圖開始師敘述生記錄時間: 樂樂幾時參加舞蹈表演請你寫下來(9:00);表演結束后,她回到家,幾時(12:00)吃午飯;吃完飯稍作休息后,幾時(4:00)她去玩滑板車;幾時(8:00)她回到家看動畫片;快樂的一天結束了,晚上9:00她就睡覺了。
視頻展示學生作業,分層評價:
評價1:學生一次寫對的,每人在卷子上面畫2面旗子。 評價2:開始沒寫對,向別人學習后改對的,畫1面旗子。
【設計意圖】學習寫整時,鞏固對整時的認識,練習記錄的方法。通過一天的生活滲透學生應該學會合理安排自己每天的生活,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的好習慣。練習中涉及的每一個時刻都是精心挑選的,它也包含了特殊時刻。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