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唯物辯證法,新發展理念
所屬欄目:高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三政治必修四《綜合探究 堅持唯物辯證法 貫徹新發展理念》青海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綜合探究:堅持唯物辯證法 貫徹新發展理念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怎樣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認識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用創新精神看待我國社會,堅持與時俱進,樹立改革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怎樣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教學難點: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 【教學方法】
資料收集法、提問法、合作探究法、啟發式教學。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唯物辯證法關于發展的世界觀是什么?(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永恒變化發展的世界)變化發展的反面是什么?下面看故事體會學習: (一)導入新課: 《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看》
三國時,吳國大將呂蒙自幼從軍,沒有文化,常常鬧出笑話。后在吳主孫權的勸導下,他發奮讀書,進步很快。魯肅當上都督以后,仍認為呂蒙不過是一介武夫,有點兒瞧不起他。不料再一次討論戰略問題時,呂蒙卻能問一知三,對答如流。魯肅大為驚喜的說“我原以為你只有武略,今天才知道你學識淵博,已經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了!”呂蒙幽默的說“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待。”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
“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看”這句話說明了什么哲學道理?(呂蒙由沒文化到有學問說明了什么?魯肅怎樣才能避免尷尬?)——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不能用靜止的眼光看問題。 (教師歸納)
2
世界上沒有僵死的、一成不變的事物,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永恒變化發展的世界。這就要求我們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對待人和物,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道理。 (二)講授新課
要求學生翻書瀏覽,了解如何“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1.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板書)
事物是變化發展的,每一事物都是由其過去、現在和未來構成的過程。可以說,事物就是過程。因此,我們分析一個事物不僅要觀察它的現狀,還需要了解它的過去,預測它的未來。通俗的說,就是要明確事物的“來龍去脈”。在處理經濟發展、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時,要貫徹、執行可持續發展戰略,尋求一條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的發展構成危害的道路。
小結: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理解事物的“來龍去脈”,對于我們建設祖國、理解生活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要弄清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所處的階段和地位(板書)
每一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在分析當前事物性質時,認清它是剛剛產生的、是正在發展壯大的,還是行將滅亡的。根據對事物所處階段和地位的準確判斷,來確定我們對事物的態度。 注:揚棄是指對待事物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提問)判斷分析:某學生傾心鉆研“計算機算命”。 ——正確態度:揚棄 (提問)看第69頁“議一議”,要求學生討論:你認為,中學階段在人生發展過程中處于什么樣的階段和地位?應該怎樣度過這個階段?
(教師歸納)歷史上有的名人把中學階段稱為人生發展的黃金階段,也就是最重要的階段,是長身體、學知識、形成世界觀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在人生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從一定意義上說,它對人生的前途、理想的實現起重大的決定作用。
小結:弄清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所處的階段和地位,無論是對于中學生來說,還是從社會經濟發展的大的方面說,這一思想方法都有重要意義。
發展是永恒的,新事物不斷產生、舊事物不斷滅亡。我們堅持發展的觀點,在了解事物的變化發展過程、明確事物所處的階段和地位的基礎上,更要行動起
3
來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3.要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板書)
要堅持發展的觀點,就必須通過分析研究事物的歷史和現狀,科學地預見事物發展的未來趨勢,站在事物前進的立場上,與時俱進,積極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創新精神包括理論創新、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就是要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規和安于現狀的舊觀念。與時俱進就是要求人的思想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在實踐中不斷的創新。
江澤民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
(提問)第70頁的“名言”。結合江澤民同志的這個論斷,談啟示:讓學生領會創新的偉大意義,樹立與時俱進、勇于創新的精神。
(教師歸納)我們每個人都具有與時俱進、勇于創新的能力,陶行知在《創造宣言》中說: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才。
(提問)在改革中,我國人民目睹了國家的富強,感受到了生活水平的提高,看到了綜合國力的增強。然而我國的改革事業是一項復雜的巨大的社會系統工程,新情況不斷出現,新問題層出不窮。我們如何看待改革?
(教師歸納)要用創新的精神看待我國社會,每個中國人都要積極擁護改革、關心改革、宣傳改革、支持改革,與時俱進積極投身到改革的偉大事業中去。 (提問)對于中學生來說,在學習好基礎知識的同時注意培養創新能力,做到既“學會”,又“會學”。同學們,在本節課,你們“學會”什么哲學道理?又“會學”了什么方法?
(教師歸納)用靜止的觀點看問題,就會出笑話,犯錯誤;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把事物看做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要明確事物處于怎樣的階段和地位,要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方法:理論聯系實際。 (三)課堂總結
我們今天主要講了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第二,要弄清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所處的階段和地位;第三,要有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總而言之,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變化發展的,不能用一成不
4
變的眼光看待人和事,我們要正確的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如何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對幫助同學們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培養創新意識,客觀地看待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課后作業:故事“刻舟求劍”有什么哲學寓意?我們應該樹立什么哲學觀點?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