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揣摩小說人物,言行與心理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外國小說欣賞第四單元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揣摩小說人物的言行與心理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外國小說欣賞第四單元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揣摩小說人物的言行與心理
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揣摩小說人物的言行與心理
以《娜塔莎》為課例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回顧必修教材的部分選文,閱讀選修教材《娜塔莎》,以娜塔莎為例,通過分析人物的語言、行動和心理描寫,把握人物的形象。
2、體會小說“貼著人物寫”塑造人物的筆法特點。 3、體會“圓形人物”與“扁平人物”的特點與區別。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心理描寫和語言描寫對娜塔莎這一人物形象的刻畫作用。
2、在不斷運動的故事背景中對小說圓形人物——娜塔莎人物形象的理解。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建議:
1、課前查閱資料,了解《戰爭與和平》故事梗概,中點了解第二卷第三部和第五部內容。
2、布置閱讀預習任務,填寫相關表格(見PPT課件),用合作學習的方法閱讀課文,實現教學目標。 3、通過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語言蘊含的人物心理。 4、推薦閱讀毛姆《萬事通》等短篇小說。
五、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專題
溫故:以《林黛玉進賈府》文中片段三則,引導學生回顧從人物的言語、行動分析人物的心理。 問題:語段中各人言語行動描寫表現了各人對林黛玉的態度是怎樣的?可以抓住哪些關鍵詞語品味? 明確:外祖母 疼愛黛玉 “一把摟住”
王熙鳳 客氣,善意,對賈母奉承,“打量”“送” 王夫人 長輩對晚輩 “囑咐” 設計意圖:回顧舊知,舉一反三。 (二)研讀文本,分析人物——閱讀《娜塔莎》,試從言行心理去理解人物
1、閱讀預設問題:娜塔莎在舞會上當中愛上了安德來公爵,可是后來卻愛上阿那托爾,撕毀了與安德來公爵的婚約。這樣的故事發展,符合她的性格嗎?如果符合她的性格,那么她又有著怎樣的性格? 閱讀預設表格填寫反饋:
情節 言行
心理
性格
舞會前 舞會上 與索尼婭的 爭吵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閱讀文本,有針對性地從三個方面分析文中相關語句。
2、第一部分:從參加舞會前娜塔莎的語言、行動、神態、心理,去看看當時的娜塔莎處于怎樣心理狀態。用幾個詞來概括娜塔莎此時的心理狀態。
明確:參加舞會前:興奮、快樂、激動、緊張、期待、焦急 性格:熱情、天真、活潑
人物形象:一位被興奮、激動包圍著的天真活潑的少女形象。
3、能否用“焦急”來表達此時娜塔莎的心態?通過哪些言行表現了這種心態?為什么會有焦急的心態? 明確:能。如:
①“不是那樣的,不是那樣的,索尼婭!”娜塔莎一邊說,一邊轉過頭去,用雙手抓住頭發,替她梳頭的女仆來不及放手。
②梳妝完畢后,娜塔莎穿著從下邊露出舞鞋的短裙。披著母親的短寬服。跑到索尼婭面前,看了她一下,然后跑到母親面前去了。她轉動著母親的頭,用針別了帽子,剛剛吻到了她的白發,她又跑到替她在縮短裙子底邊的女仆們面前去了。 ③“媽媽,帽子還要偏一點,”娜塔莎說。“我來替你重新別一下,”于是她沖上前去,但是在縮短衣邊的女排你們來不及松手,衣邊的一塊紗被撕了下來。因為要參加舞會怕遲到,同時也是興奮之情的表現。
4、托爾斯泰在描述娜塔莎熱情、興奮、焦急等的心態時,除了直接運用語言描寫和行為描寫手法之外,是否還運用了其他表現手法?
明確:心理描寫,如“她的全部精力,從早晨起就集中在一點上,就是他們全體,她,媽媽,索尼婭,都要穿得不能再好”等。(這算她的心理描寫,但是不是很多,作者更多的是從語言行為上來表現娜塔莎)
設計意圖:引導的學生梳理情節,體會言語行動描寫是怎樣塑造人物的。關注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一般手法,關注語言細節。
5、第二部分“舞會上”,塑造娜塔莎形象的主要手法是什么?這一部分娜塔莎的性格特點主要是什么? 明確:心理描寫。
赴會后的滿懷期待——期待落空時的失落——等待時的不安和等待未著的沮喪——受安德來邀請時的感激和快樂
明確性格特點:直率多情,單純虛榮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會心理描寫是怎樣塑造人物的。把握人物心理和感情的變化。 6、第三部分:幾位學生分角色朗讀。
問題:這一部分主要通過什么手法塑造娜塔莎的形象?請找出你認為最能夠體現娜塔莎當下心理的句子,娜塔莎的心情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從中分析此時娜塔莎表現出怎樣的性格特點。
明確:對話
明確性格特點:率真浪漫,單純幼稚,盲目輕信
情節 言行 心理 性格 舞會前
舞會上
興奮
激動 焦急
失落、不安沮喪、感激快樂、幸福
天真活潑 青春熱情
直率多情 單純虛榮
與索尼婭的
爭吵
設計意圖:通過分角色朗讀,體會語言背后人物的心理和感情。
7、小結:娜塔莎的形象是變化和發展的,對愛情,娜塔莎既浪漫、熱烈,也盲目、輕信。她的性格中還有果斷和勇敢的一面。
設計意圖:能夠把握選文中的人物形象。
(三)研究探討,小說人物形象的真實性與“貼著人物寫”。 1、討論問題,合作探究:
其一:你覺得風度翩翩的安德萊公爵與“又瘦又不好看”的娜塔莎一見鐘情有可靠的依據嗎? 明確:安德來公爵“希望盡快避免別人同他進行政治性的、理智的談話,希望盡快突破”“令他厭煩的拘束”,因此他選擇了清純的娜塔莎。而娜塔莎在跳舞時的種種表現,也正是其可愛性格的體現。對朦朧愛情的尋覓是兩人一見鐘情的基礎。
其二:移情別戀,符合娜塔莎的性格特點嗎?她對安德來公爵的愛情是真誠的么?那么,她對阿那托爾的感情呢?
明確:此時娜塔莎的情感是真摯的。但這種感情是建立在別人的謊言之上的,這種痕跡在前面舞會上娜塔莎的言行和心理就已經有了體現——熱情而沖動,帶有一點虛榮。之前她對安德來的愛情應該也是真誠的,然而這種愛情是建立在一位少女朦朧渴望愛情的基礎上的。
(2)閱讀預設問題明確:人物是真實的。娜塔莎在舞會上當中愛上了安德來公爵,可是后來卻愛上阿那托爾,撕毀了與安德來公爵的婚約。這樣的故事發展,是符合她的性格的。
(3)小結:“貼著人物寫”(課本第59頁)
貼著人物的心理寫,直接深入人物的內心,寫出人物的精神世界;貼著人物的言行寫,以人物自身的言語行動來刻畫人物。把人物放在矛盾沖突中表現,把人物放在事件的敘述中展示,人物的性格形象符合他所處的時代背景,貼合他的自身背景。
設計意圖: 理解小說塑造人物的內在邏輯是要符合人物自身的生活邏輯和情感走向的。分析人物不能背離這些。
(四)、拓展思考:圓形人物與扁平人物。
有評論家把小說的人物分為“扁平人物”和“圓形人物”,請參照課本61頁有關于這方面的介紹。請思考:娜塔莎屬“圓”還是屬 “扁” ?
討論交流:以下作品中的人物,哪些是“圓形人物”,哪些是“扁平人物”,選擇一位你印象深刻的給大家介紹。 林沖(《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祥林嫂(《祝福》)、別里科夫《裝在套子里的人》)、清兵衛(《清兵衛與葫蘆》)、桑地亞哥(《老人與海》)、奧楚蔑洛夫(《變色龍》)、瑪蒂爾德(《項鏈》)、麥克斯·柯拉達(《萬事通》)
設計意圖:由此及彼,關聯前知,鞏固對小說人物塑造側重點和特點的認知。 5、課外作業
狂喜—惱怒 —幸福—驚恐 —憤怒—失望
率真浪漫 單純幼稚 盲目輕信
對話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