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戲劇表演,戲曲的程式
所屬欄目: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高中音樂音樂與戲劇表演《戲曲的程式》湖北省 - 荊門市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戲曲的程式》課堂設計
2019年5月26日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戲曲程式的含義,懂得戲曲程式在戲曲中的作用。
2.能夠辨別戲曲程式所表現的生活情境和人物的情感。 3、能在教師指導下樂于對戲曲進行探究,有進一步學習戲曲藝術的愿望。
二、教學重點
了解戲曲程式的基本含義,感受和體驗戲曲程式所表現的生活情境和人物情感。
三、教學難點
如何準確的辨別戲曲程式所表現出的生活場景和人物情感。
教學情景導入法、體驗法、比較分析法、討論探究法等。 四、教學過程
(1)課前: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前用一段熱烈的京劇鑼鼓點作背景音樂,同時用大屏幕滾動播放京劇特色臉譜,營造濃郁的京劇氛圍,學生隨音樂踩著鑼鼓點進入教室,使他們身臨其境。
(2)新課教學
1、設問:你們都喜歡戲曲嗎?那你們了解戲曲嗎?戲曲都有那些劇種呢?
2、教師演唱三段戲曲,要求學生說出劇種 結合學生回答引出課題《戲曲的程式》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表演、提問引發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為新課教學做鋪墊。
3、觀看戲曲片段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戲曲片段,激發學生對戲曲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為戲曲程式的學習做鋪墊。
4、戲曲程式的定義
戲曲的程式,是指藝術家將生活中的習慣加以提煉和藝術加工,使之固定下來,讓舞臺人物更加準確,鮮明一目了然。這些固定的、規律嚴整的藝術格式也就是戲曲的程式
5、學習戲曲臉譜程式特征
戲曲臉譜的變形大膽而夸張,但是,這種大膽和夸張,又不是隨便涂抹而成的,臉譜藝術非常講究章法,將點、線、色、形有規律地組織成裝飾性的圖案造型,由此也就產生了戲曲臉譜的各種各樣的格式與規則,也就是形成了一定的程式。請學生欣賞臉譜,了解臉譜的程式特征,并討論回答最喜歡哪個顏色的臉譜,為什么?
總結:這些顏色就是臉譜程式特征,它能增強演出的感染力。臉譜有約定俗成的性質,當看戲曲的觀眾看到某種程式(紅臉、白臉、黑臉等等)就能初步了解劇情和人物性格、情緒、心理等等。
6、學習戲曲的表演程式
戲曲的表演程式:是戲曲中運用歌舞手段表現生活的一種獨特的表演技術格式。戲曲表現手段的四功:唱念做打;
3
五法:手眼身法步皆有程式,是戲曲塑造舞臺形象的藝術語匯。
學習戲曲程式中的四大表演功夫——唱、念、做、打 ①唱:戲曲是歌舞劇,歌唱占極其重要的地位。戲曲的唱,就是把生活中的語言加以凝煉和藝術化,成為一種舞臺語言。
請學生唱一段戲曲
聽戲曲猜角色(老生、青衣)
②念:分為“韻白”、“京白”兩種。京白清楚流利自然,就是帶京腔的普通話。而“韻白”則講究韻味。吐字準確、音樂鏗鏘,有明顯的旋律和節奏感。俗話稱“唱重四兩,白重千斤”,說明了念白的重要性。
播放京劇片段《貍貓換太子》,學生辨別韻白和京白 播放越劇《劈山救母》進一步了解“念”在戲曲程式中的作用。
③做:戲曲是在舞臺上表演的、虛實結合的藝術,舞臺上沒有的實物,要靠演員的身段動作來表演,這種表演稱為“做”。(教師示范“開門”、“照鏡子”、“劃船”等動作)
欣賞京劇《拾玉鐲》中“喂雞”、“繡花”片段。 設問:主要表現了生活中的哪些動作?
請學生模仿京劇《拾玉鐲》片段中的喂雞。繡花等動作,并請學生上臺自由表演“騎馬”“坐轎”“走園場”等等。教師具體指導。
【設計意圖】在欣賞、感受、模仿,體驗中加深學生對舞臺上虛實動作的印象、了解“做”在戲曲程式中的作用。
4
④打:戲曲武打程式中,二人對打的套路都稱“對子”,交戰雙方的人數在三人以上,在舞臺上表現對打場面的稱為“檔子”。舞臺調度,步位均有格式和章法。
欣賞片段:《穆桂英掛帥兵發洪州》
設問:這段視頻中哪些采用了“對子”和“檔子”? 7、評價并歸納小結(鞏固拓展師生互動共同參與)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學生在聆聽、觀看、思考、探究的基礎上得出最后結論,加深對戲曲程式的認識。
五、教師小結
戲曲的程式在表演劇情和人物刻畫形象中是取之不盡的,運用程式性的方式方法也是變幻莫測的。只要演員掌握了程式,再進行創作加以創新,就會在戲曲的舞臺上創造出等多更好的劇目。但不管怎么樣,都要保存戲曲程式這一特點,它是戲曲的核心,演員與觀眾的紐帶。戲曲博大精深,今天這節課我們只是對戲曲的程式做了初步的了解,希望這節課能讓同學們有一個熱愛戲曲的良好開端。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