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音樂與戲劇表演,國粹京韻
所屬欄目: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音樂花城版《音樂與戲劇表演》《國粹京韻》廣東省 - 佛山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國粹京韻》 教學設計
【章節名稱】 音樂選修課程第一單元第1節《音樂與戲曲——京劇》 【課程類型】 音樂選修 【教學年級】 高中一年級 【計劃學時】 1學時(45分鐘)
【教學模式】 和諧課堂五環節“導、學、研、展、評”教學模式 【教材分析】
教材內容主要是京劇的概念、起源、發展、代表劇目、代表人物等基礎性知識為主,結合課本的小詞典文本內容,可以讓學生對京劇有全面的理論性認識。但課堂重在參與體驗和自信展示,本人將采用學校課改推行的“和諧課堂無環節”為教學模式,以京劇的行當(生、旦、凈、丑)和表演形式(唱、做、念、打)為教學主脈絡來呈現京劇的韻味和魅力。 【學情分析】
高中生已形成自我喜好認定,接受當今流行元素能力強。特別對于廣東生源來說, 對粵曲略知一二,但對傳統京劇文化沒有機會去接觸學習,這也是我為什么要選擇《國粹京韻》作為課題的原因所在。 【教學目標】
審美感知:通過自學和微課教學,使全體學生對京劇的概念、起源、發展、行當、 表演形式有清晰的審美認知。
藝術表現:通過對京劇的知識學習,使得75%以上的學生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 體驗和表現京劇的形式和行當。
文化理解: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得85%以上的學生增強對傳統京劇文化的認識和 喜愛。
【教學重點】 大致了解京劇的行當,深入學習和體驗京劇的表演形式 特別是對“做”、“念”兩種形式進行深入探究 【教學難點】 學生的課堂參與和展示效果 【教學方法】 講授點撥法、情景創設法 【學習方法】 參與體驗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用具】 教學電子琴一臺、扇子兩把、戲劇服裝兩套
【過程設計】
一、導:吸引眼球(總計2分鐘)
● 教師表演京劇《貴妃醉酒》選段,用梅派唱腔吸引學生關注。 師:老師剛剛演唱的是哪個戲曲種類? 生:京劇
師: 看完老師的表演,你印象最深刻的有哪些? 生: 手指、唱腔等
師:沒錯!今天我要帶大家一起去領略我國傳統戲曲京劇的魅力。請同學們觀看
視頻,了解京劇的相關知識。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情景創設,吸引學生眼球,讓學生直觀的感受京劇的唱腔;采用追問的方式,讓學生關注京劇的表演形式(手、眼、身、步、手),為后面教學做鋪墊。
二、學:提煉歸納(總計10分鐘)
● 生:通過課前學案練習,結合視頻介紹,進行小組分享。
(學案一)
知識點 內容歸納
京劇的概念 京劇的起源 發展情況 代表劇目 代表人物 表演形式 京劇行當
● 師:組織學的環節開展,適時點撥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課前書本內容的預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本環節設置主要是鍛煉學生知識點的歸納能力和表述能力。
二、研展并濟:探尋精化(總計30分鐘) ● 京劇行當
生——分“老生”、“武生”、“小生”三種 師:教師展示生角的圖片
生:學生通過圖片找出三種生角的最具代表性的特征 師:對生角特征進行表格式對比歸納
旦——為“正旦”、“花旦”、“花衫”、“刀馬旦”、“老旦”等 生:觀看圖片,結合課前學案練習,進行小組分享
(學案二)
旦角分類 扮相特點
正旦 花旦 刀馬旦 老旦
師:教師小結歸納 凈——表現人物性格特點 生:結合書本提示,認識臉譜
師:京劇中的臉譜顏色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教師展示臉譜,學生進行直觀感受。 丑——進行圖文結合式學習
師:還記得開頭視頻中講到丑角有怎樣的顯著特征嗎? 師:展示丑角的圖片,結合文字進行講解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圖文等多種教學手段豐富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學生了解京劇的扮演角色分類。
● 京劇表演形式
唱——分“西皮腔”、“二黃腔”兩種 生:觀看視頻,對比感受兩種唱腔 師:表格方式歸納兩種唱腔的特征
生:嘗試學習京劇《霸王別姬》的西皮腔唱段
做——做人物扮相,用動作表現虛擬場景(頭、眼、身、手、步) 生:學生模仿和感受圖片中的扮相和身段,并上臺展示 師:對學生模仿進行指導
生:小組進行命題模擬,用動作表現虛擬場景 師:教師對小組的展示進行細節指導 念——分“韻白”、“京白”兩種
生:通過文字和視頻結合方式進行區分
師:每小組內進行韻白和京白的分工體驗式練習 生:請小組進行固定念白臺詞的展示 打——分“把子功”、“毯子功”兩種 師:播放視頻
生:直觀感受和區分“把子功”的表演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創設和體驗感受,在“做”和“念”兩個形式上做了深入探究學習,旨在使學生深刻體驗到京劇的精髓,挖掘本節課的深度。
三、評——思考評述(總計3分鐘)
師:京劇已有200多年歷史,老一輩藝術家們為京劇藝術奉獻終身,而年輕人卻離而遠之。請大家設想下,如果京劇面臨失傳,以后只能在文本中知曉它的存在,該是多么悲涼?
師:總結——唱做念打,生旦凈丑,京劇之精髓也! 假設大家是京劇傳承者,你會怎樣去傳承這項藝術呢? 生:各抒己見
『設計意圖』八字總結,拋出散發性思維問題,目的在于引發學生對我國傳統京劇的傳承思考,提升本節課的高度。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