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一年級必修一分子與細胞第2章第二節《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湖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一年級必修一分子與細胞第2章第二節《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湖南省優課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案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1)說出生物體中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結構特點。 (2)概述多個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2.能力目標:
(1)通過對氨基酸結構及其特點的分析,培養學生跨學科的分析綜合能力。 (2)通過氨基酸脫水縮合過程的模擬,培養學生動手及小組合作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小組活動,體驗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團隊協作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生物體中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結構特點。
2.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肽鏈的過程。
難點: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
教師:同學們,我們每天都要補充一定量的蛋白質,主要通過哪些方式? 學生:喝牛奶和豆漿,吃雞蛋和肉。
教師:為什么我們每天要補充一定量的蛋白質呢? 學生:蛋白質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教師:那么什么是蛋白質?它在我們的生命活動中到底扮演了怎樣的角色?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
二、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氨基酸
教師:這些食物中富含的蛋白質,在流經我們消化道的過程中,能不能被直接吸收和利用?
學生:不能,必須要被消化成單個的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利用。
過渡:在自然界的氨基酸有300多種,而生物體中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卻只有20余種,也就是說對于大多數氨基酸來說,不能在生物體內參與蛋白質的合成,那么,組成蛋白質的這20余種氨基酸到底具備什么樣的結構特點呢?請同學們觀察教材P20頁四種氨基酸的結構,分析氨基酸的各組成部分并利用所給卡片,嘗試擺出氨基酸的共同部分。
三、小組活動,構建生物體中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結構模型
1、小組合作:以前后4位同學為一小組,觀察4種氨基酸的結構,并利用所給卡片拼出氨基酸的共同結構,分析該共同結構的各個組成部分。
2、小組展示:學生代表上臺展示成果,并介紹氨基酸共同結構的各個組成部分,其他小組補充,老師適當的引導。最后,學生分析各氨基酸的差異,總結氨基酸的結構通式。
3、小組合作:總結組成氨基酸的結構特點,老師適當的引導。
4、學生自主學習教材P21頁“與生活的聯系”,得出氨基酸的分類及分類依據。 四、自主學習+模型構建,模擬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1、學生自主閱讀教材P21-22頁,重點了解從氨基酸到蛋白質所包括的結構層次及形成過程,強調相關概念 。
2、學生代表發言,總結多個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大致過程。
3、小組合作,利用所給卡片,模擬任意2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二肽的發生過程。 4、學生上臺展示結果,并講解兩個氨基酸脫水縮合的過程,其他同學補充。 5、拓展三肽、多肽及蛋白質的形成過程。
最后,根據板書,教師總結本堂課的內容:氨基酸的結構通式、特點和分類,以及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蛋白的過程。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及模型構建的有效結合,增強了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習效果相對較好,學生基本能分析出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結構通式、結構特點以及脫水縮合形成二肽的過程。但該課程仍有以下幾點不足:1)踴躍發言的學生并不是特別多。2)教師可巡回指導,進行思維點撥。以上是這節課的遺憾之處,因此,我認為這節課在設計上還有改進的余地。 R
蛋白質
基本單位: 氨基酸
種類: 20余種
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 成人 8種 嬰兒 9種
12種
結構通式:
C
肽鏈
COOH
蛋白質
脫水縮合
H
H2N
形成過程: 多個氨基酸
盤曲折疊
決定是否為生物體中
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 決定氨基酸的種類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