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基因到蛋白質,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4.3從基因到蛋白質《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遼寧省 - 大連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設計
課名
《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
教學目標
根據《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版)》,本節的內容要求為:概述DNA分子上的遺傳信息通過RNA指導蛋白質的合成,細胞分化的本質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生物的性狀主要通過蛋白質表現。屬于次要概念級別。
新舊課標內容要求對比:新課標將細胞分化的原因由必修一模塊移至必修二模塊,在學生理解了基因的概念之后,通過基因的表達進一步理解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更符合學生的認知。
具體教學目標如下:
1.說出RNA的分類及特點;說明mRNA與tRNA的結構與功能是如何相適應的。(生命觀念)
2.通過對微課的學習概述轉錄的基本過程;(生命觀念) 3.分析遺傳密碼破譯的過程,感悟科學的發展,并通過對實驗的分析得出結論。(科學探究)
4.通過構建概翻譯的動態模型,概述翻譯的基本過程。(科學思維) 5.結合轉錄的特點,認同細胞的分化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生命觀念) 6.關注轉錄與翻譯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社會責任)
教學設計思
路
本課教學設計立足于新課改理念:核心素養為宗旨,內容聚焦大概念,教學過程重實踐,學業評價促發展。
本節主干知識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都是比較抽象的,尤其是翻譯過程,是本課的難點。因此,學生借助學具自己動手構建翻譯的動態模型,通過模擬翻譯的過程形成直觀地感受、正確的理解。
本節教學主要以任務驅動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探究與建模,滲透了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以及社會責任,有效落實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蘇教版必修2《遺傳與進化》中第四章《遺傳分子的基礎》第三節《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的第一課時《從基因到蛋白質》。教材在解決了“遺傳物質是什么”
和“遺傳物質如何傳遞”兩個問題后,緊接著研究“遺傳物質如何表達” 順理成章。本課內容是理解第2課時《基因對性狀的控制》的基礎,更是從根本上幫助學生理解遺傳與變異的本質,知曉聯系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的橋梁。
學情分析
學生在本章前兩節的中學習了DNA是主要遺傳物質、DNA分子的結構與復制、明確
了基因的概念,為本節知識的學習奠定了基礎。高一學生對各種生物學事實的好奇心是學習興趣的源泉,且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是對于微觀層面上的科學事實還沒有形成正確的觀念。
蘇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2
教學流程
詳見表后附頁
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1.概述轉錄的基本過程。
2.概述翻譯的基本過程。
(二)教學難點:構建翻譯的動態模型,概述翻譯的基本過程。
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學生小組探究、構建動態模型
教學資源 學案、PPT課件、學具(mRNA、tRNA、氨基酸、核糖體)。
附1 教學流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