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明治維新,崛起的日本
所屬欄目: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民版歷史選修一《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專題八明治維新-迅速崛起的日本-河北省 - 承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課題
人民版歷史選修《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專題八 明治維新 迅速崛起的日本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出題,播放視頻短片,圖片材料展示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
生帶著疑問及求知欲望學習本節內容。結合實際練習題,講授答題方法。并且,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聯系到中國同時期的史實,掌握縱向和橫向歷史的學習方法。通過歷史感悟和當今結合,做到感情升華,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教材分析
首先,明治維新作為選修中的重點章節,以及日本這個國家與中國特殊的歷史淵源,應在學習過程中教會學生正確、客觀的對待歷史問題。掌握“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真諦。 其次,具體通過課標要求需要掌握以下內容。 1、了解日本資本主義發展概況。
2、知道《大日本帝國憲法》的相關史實,并對其進行評價。 3、列舉明治政府三次主要對外戰爭,分析其作用。
最后,通過日本與中國近代歷史不同的走向,激發學生愛國熱情。
學情分析
本校為藝術高中,學生基礎知識較差思維太過活躍,且大部分學生不能自主有效的進行學習。通過小組探究的形式,能夠讓學生互相督促與進步,事實表明,這種形式給予了學生更大的學習動力。以及多種教學媒介穿插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法,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歷史的樂趣。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作為班級主人的地位,主動加入到學習探究中來,于此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習信心。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了解日本資本主義發展概況。
2、知道《大日本帝國憲法》的相關史實,并對其進行評價。 3、列舉明治政府三次主要對外戰爭,分析其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
根據課本和教師提供的材料以及學過的歷史知識,讓學生運用討論的方法,深刻理解日本的崛起。使學生主動參與,不斷加深對歷史和現實的理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進一步認識社會改革是社會進步的一種方式,理解先進的社會制度必然會戰勝落后的、腐朽的制度,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通過對明治維新改革內容及意義的分析,知道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歷史事件。知道同樣面臨著被動挨打、被侵略局面的中國的改革卻遭到失敗,理解改革充滿了復雜性和多樣性。 進一步理解近代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其道路具有多樣性。
逐步形成自己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進一步了解中國國情,樹立為祖國現代化建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
通過“感悟歷史”到“在看今朝”,能夠自覺分析當今中日關系對經濟的影響。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難點】:日本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日本的對外侵略擴張;日本被稱為“帶軍事封建性的帝國主義 ”
教學流程示意
小組展示——設置問題——播放視頻——基礎知識掌握——重、難點突破——情感升華——鞏固練習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導入
上課之初先設置“挑戰”,告知學生,本節授課過程中有主線副線兩條線索,副線隱藏在課節中。
展示查理.義律和馬修.佩里的照片。提問“日本為什么紀念佩里,而中國沒有紀念義律”
學生接受挑戰
學生思考回答
激發學生勝負欲的 同時,讓學生能高度 集中于本節課
中日不同態度,引出 本節內容
正課 第一部分
主題一
我的教材我做主——
經濟影響
【合作探究】 一、每小組根據教材第一子目“資本主義的發展”,自擬題目(題目可包括選擇、材料分析、論述)并附答案及出題思路。
檢查學生落實情況
并仔細審視學生的出題情況,具體問題加以講解 和說明
二、展示我的研究成果,通過《世界通史》內容
學生黑板展示小組探究成果
以小組探究的方式 讓學生自己研讀教材 并加以命題
既能讓學生容易掌握 又能增強學生自己 理解教材的能力 把握學生知識點全面 掌握的同時,確保學 生出題方向的正確性 和知識點無誤
節選,考查這一子目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及材料理解。
三、【知識拓展】
日本的帝國主義特征——帶軍事封建性的帝國主義
學生回答
學生通過閱讀總結其特點
通過材料題,講授做題 方法。
對日本帝國主義特征進 行拓展
第二部分 歷史其實很簡單 ——政治影響 一、預設問題,播放視頻《大國崛起》節選 1、 制定背景 2、 頒布時間
3、 憲法實質
二、展示近代天皇政體示意圖
通過天皇、議會、內個各自的職責,讓學生更好感悟日本君主立憲制的實質
三、精準掌握
讓學生先討論《大日本帝國憲法》究竟是好是壞,再展示歷史學科精準語言。
四、簡單歷史
“仿德制憲,自由民權。89實皇權,亞洲第一憲。人民有基權,卻沒除封建”
五、材料閱讀
材料一:1868年,倒幕勢力把長期被冷落的天皇學生回答背景時間
學生回答,日本君主立憲是虛、專制是實
分組討論,并回答
學生背誦,并考查學生是否會運用
學生回答
多樣教學方法并用
便于理解日本君主立憲 政體的實質
通過討論更好的去理解 對《大日本帝國》憲法 的評價
我將本子目知識重點, 以押韻短句的形式展示 出來,便于學生記憶
材料解讀能力的培養
重新捧上政權寶座,如建立虛君制政體,勢必還會形成割據或形成新的幕府……80年代各種自由民權憲法草案,都沒有否定天皇。最終,統治者選擇了普魯士君主立憲專制政體。 ——《日本簡史》
材料二: “布衣改制,事大駭人,故不如與之先王,既不驚人,自可避禍。” ——康有為《孔子改制考》
材料一、二核心觀點分別是什么,依據是什么,結果如何
第三部分
歷史和現在——軍事影響
一、2019年4月9日,日本政府財務相麻生太郎正式宣布,將在2024年度的上半年更換紙幣圖案,1萬日元正面改用澀澤榮一。 介紹日本用澀澤榮一肖像,卻遭到韓國的反對, 因為朝鮮近代第一批紙幣印的就是澀澤榮一的肖像。展示澀澤榮一曾說過的一段話:
“從地理上或從歷史關系上說,我國都必須成為東洋之盟主,以開拓清、韓之文明,絕不可僅滿足于京釜鐵路、京義鐵路和長江航行權等。尤須注意的是,戰后歐洲列強皆更著眼于東洋,拼命擴張其商權,而我國有鑒于此,當更明確意識,我國不但須在利權競爭上不弱于彼等,還需更進一步而超出彼等一頭。”
二、日本通過哪三次戰爭確定了東亞霸主地位 俄國 中國 朝鮮
具體再進行講解,通過簡單思維導圖的方式,講解日本主要的三次對外戰爭 朝鮮——中國——俄國
學生回答澀澤榮一那段話的意圖
學生排序,并解釋原因
結合時事,感悟歷史 與現在的聯系
明確日本對外侵略的 步驟
第四部分
感悟歷史——還看今朝
一、“感悟歷史” 澀澤榮一:
“日本千百年來受中國文物之熏染,無疑視中國為兄長。但今日在實業方面,較中國趨前邁一步,愿將維新以來所積累的發展實業經驗傳授給中國,以開發中國之富源。量數十年后,中國之實業面貌會為之一變。”——《近代中國之革命與日本》
問“這段話是他對中國哪位歷史人物所說” 二、“還看今朝”
孔鉉佑回答記者問,指出:“中國是日本最大出口市場,中日貿易額常年維持在3000億美元高位,
學生回答
學生小組討論,并回
通過本環節,讓學生 明確歷史,同時重視 歷史與當今的聯系
通過學生們的討論, 進行感情升
日本企業每年在華生產、對美出口的產品價值1萬億日元。中日經貿關系高度融合,兩國都是國際自由貿易體制的受益者,都有責任共同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和自由貿易體制。中日要做世界經濟的“穩定錨”和“推進器”,積極倡導自由貿易,共同維護多邊主義,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多做貢獻。”
學生討論,通過這段答記者問,有什么感悟
答討論結果 第五部分
課堂小結及練習
一、 先找一位同學試著總結本節學習到的內容,并加以點評 二、 課堂小結 通過小結,問“經濟工業化,政治民主化法制化是什么的標志” 明確,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的轉折點,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資本主義)道路的標志。 三、 挑戰——主線和副線 主線 日本明治維新的影響 副線 中國 洋務運動 戊戌變法 辛亥革命
四、隨堂鞏固
1.(2010·新課標全國高考)19世紀中期,許多與西學相關的“日本新詞”來自中國,而在20世紀初年,大量與西學相關的“日本新詞”,如勞動、方針、政策、理論等迅速傳入中國。出現這一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是( )
A.中國留學日本人數增多 B.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戰敗
C.日本明治維新成效顯著 D.日本先于中國接觸西學
學生總結
學生回答“近代化”
學生回答 隨機找學生看本節課的 落實情況
具體再整理下線索
通過主線和副線的挑戰 既能讓學生集中注意力 又能讓學生掌握學習 歷史橫向和縱向結合
通過三道選擇題具體 看知識細節的落實 并選用高考原題 讓學生更貼近高考
2.明治維新時期,有人公開說過“失之于歐美之物,取償于朝鮮、滿洲之地”。這表明( ) A.日本已擺脫歐洲列強的殖民統治 B.把朝鮮、中國當作其殖民的對象 C.日本國內危機嚴重 D.日本要建立亞洲霸權
3.(江蘇南京統考)明治維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點,它從一個處于亞洲文明邊緣的小國,實現了“脫亞入歐”的歷史轉折。這里的“脫亞入歐”是指( )
A.從亞洲邊緣小國躋身于世界強國 B.從東方國家演變為西方國家 C.從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 D.從亞洲脫離并加入歐洲同盟
教學反思
第一個環節,很明顯的體現了學生自主研究更能很好的掌握歷史,并且還能進行拓展和拔高,這是在教師平時備課中,
無法一人完成的高度。
所以,從這一點更明確,課堂一定要教給學生。教師負責點撥,并且在知識細節上進行把握。本節課的環節緊湊,學生基本能做到集中注意力完成本節課的學習。
課程之初設計的挑戰,使得學生整節課能夠集中注意力。但是部分學生反應并不能很好找到設置的副線是什么,所以基礎歷史知識還需加強。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