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一次世界大戰
所屬欄目: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歷史選修3第1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貴州省 - 安順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中歷史選修3第1課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教學設計
摘要:學科核心素養是課程改革不斷深化所提出的新的課程目標。本課試從當今中國面臨的國際形勢開始引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背景,最后再回到對現實社會的思考,初步嘗試以歷史核心素養為目標進行教學設計。
關鍵詞:歷史核心素養、第一次世界大戰、世界性戰爭
一、教學目標
時空觀念:將第一次世界大戰放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壟斷組織出現,西方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的大背景下講解,幫助學生理解20世紀初出現世界性戰爭的原因,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
史料實證:通過對一戰背景史料的選取和設問,培養學生對歷史資料解讀的能力。
歷史解釋:在分析一戰爆發的背景時,通過文字、圖片、圖表等資料加深學生對一戰爆發因素的理解,理性分析客觀真實的認識一戰,從而形成合理的歷史解釋。
唯物史觀:通過分析,幫助學生理解戰爭的爆發與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思想等因素密切相關,理解一戰爆發根源在于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
家國情懷:從一戰爆發的原因聯系到當今國際關系,特別是中美關系,引導學生關注國內外形勢,積極主動思考,培養正確的歷史價值觀。
二、教學過程
由“修昔底德陷阱”導入,然后過渡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檢查學生預習情況:戰爭古已有之,人類社會為什么發展到20世紀才出現世界大戰?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總結:
20世紀初世界體系最終形成,世界聯系更加緊密,同時,科技成果運用于軍事領域擴大了戰爭的范圍。 一、矛盾的產生
教師提問:戰爭是矛盾不斷發展的結果。那么,一戰爆發的矛盾根源在哪里?
材料一:英 德 法 美 比 較 表 一
材料二:英 德 法 美 比 較 表 二
項目
英 德 法 美
1913年工業產量所占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積所占位次 1 4 2 5
問: 材料一 反映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什么經濟現象? 材料二 反映了什么問題?產生什么影響?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由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后崛起的國家要求取得與經濟實力相匹配的利益,帝國主義國家的矛盾日益尖銳。
材料三: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程度地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畢竟政治民主化的發展程度不一致,有兩種不同的類型:第一類是以英法美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較為健全;第二類是以俄德日為代表的,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的色彩較為濃厚。 問:材料三反映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什么現象?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由于歷史傳統和國情的差異,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發展不平衡,進而影響其對內對外政策及處理矛盾的方式。
過渡:當時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存在哪些矛盾?矛盾的焦點是什么? 引入材料
“德國向自己的一個鄰國讓出陸地,向另一個讓出海洋,而給自己留下一錢不值的天空,這樣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我們不愿意把任何人擠到陰暗的角落,但我們也要給自己一塊光明之地,一塊陽光下的地盤。” —— 德國外長皮洛夫1899年的一次演說 “假如德國明天從地面上被消滅掉,那末,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個不因此而富有的英國人。過去,各國為爭奪某一城市或某種遺產而廝殺若干年,難道現在它們不應該為每年50億英鎊的商業收入而戰嗎?” ——英國《星期六評論》雜志(1887年) 材料體現英德矛盾,矛盾的焦點在于爭奪殖民地、世界市場和世界霸權。
項目
英 德 法 美 1870年工業產量所占位次 1 3 4 2 1870 — 1913年工業增速
(倍數) 1.3 4.6 1.9 8.1 1913年工業產量所占位次
3
2
4
1
法德矛盾的焦點是歷史問題——復仇與防止報復,以及爭奪歐洲大陸霸權。 展示一戰前巴爾干半島形勢圖
指出當時俄奧矛盾的焦點是爭奪巴爾干地區。
教師總結三對主要矛盾及背后各自的利益訴求,指出列強為共同利益而勾結,又為各自利益而斗爭。當時歐洲列強如何為自己謀取最大利益呢?過渡到第二目的內容。 二、矛盾升級——兩大軍事集團尖銳對峙 以英國對外政策的變化,放棄光榮孤立政策與法俄結盟為例,說明帝國主義國家如何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調整對外政策的。 展示兩大軍事集團形成圖示:
★俾斯
麥
兩大軍事集團形成及瘋狂的擴軍備戰,對一戰的爆發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教師結合圖示說明兩大軍事集團的軍備競賽,特別列舉英德之間的無畏艦競賽,突出雙方矛盾不斷升級。
引入一位美國歷史學家對一戰前世界形勢的評價過渡到戰爭爆發的導火線上: 三、矛盾激化:薩拉熱窩事件(1914.6.28) 簡介事件的原委
四、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4.7.28)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隨后德、俄、法、英彼此宣戰,相繼投入戰爭,之后到1917年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卷入戰爭。 教師進行課堂小結:歸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幫助學生從不同層面認識一戰爆發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
1、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根本) 2、兩大軍事集團尖銳對峙(軍事) 3、薩拉熱窩事件(導火線)
4、科技進步成果被應用于軍事領域(科技) 5、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的泛濫(思想)
最后合作探究: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一些國家間的矛盾依然比較尖銳,如何降低戰爭風險,你有什么合理建議? 引導學生關注現實。 學生討論,教師提問總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