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膠體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一年級第二章第一節第二課時膠體-吉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學習題目 第二章第一節 物質的分類(2) 課 型 新授課
學習目標(1)知道分散系的含義,能根據分散質粒子大小對混合物進行分類。
(2)知道膠體區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和鑒別方法。 (3) 了解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取方法。
學習重點 膠體的概念、性質和應用。 學習難點 對膠體的概念和性質的理解。 學習時間 年 月 日
師生交流互動過程
(一)分散系
(1)概念: 稱為分散系。 分散質 叫分散質。 (2)分散系的組成
分散劑 叫分散劑。 (3) 分類:
①以分散系和分散劑的狀態可以分為 種分散系. 討論:你知道哪些分散系?分散質和分散劑分別是什么? 練習 1.下列不屬于分散系的是 ( ) A. 鹽酸 B. 碘酒 C. 膽礬 D. 豆汁 2.下述物質中屬于無色分散系的是 ( ) A. 空氣 B.Fe(OH)3膠體 C. 水 D.CuSO4溶液
② 當分散劑是水或其它液體時,按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本質區別)可將分散系 分為 (粒子直徑 )、 (粒子直徑 )和 (粒子直徑 )。 (二)膠體 1、膠體的制備
(1)實驗步驟:取一個小燒杯,加入25mL蒸餾水。將燒杯中的蒸餾水加熱至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 溶液。繼續煮沸至溶液呈 ,停止加熱。觀察制得的膠體,并與CuSO4溶液比較。
(2)化學方程式: 。
2、膠體的分類 根據分散劑的狀態將膠體分為 、 、 。 3、膠體的性質 (1)介穩定性
結論:溶液是 體系,濁夜是 體系,膠體是 體系。 穩定性的比較: > > (2)丁達爾效應(現象)
實驗: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膠體的燒杯置于暗處,分別用激光筆照射燒杯中的液體, 在與光束垂直的方向進行觀察。
現象:光束通過膠體,膠體粒子對光線 形成的 的現象叫做丁達爾效應(現象)。 應用:鑒別 和 一種物理方法。
思考:已知淀粉溶于水后,淀粉粒子的直徑在1~100nm之間。現有兩瓶標簽模糊不清,只知道分別盛有淀粉溶液和氯化鈉溶液,如何將其鑒別開。 閱讀28頁科學視野了解膠體的其他性質 小結:
溶液、膠體、濁液三類分散系比較: 分散系 溶液 膠體 濁液 分散質微粒直徑大小 外 觀 特 征 穩 定 性 分散質能否透過濾紙 是否具有丁達爾效應
課堂檢測: 判斷對錯
1、在酒精和水組成的溶液中,酒精可作為分散質,有時也可作為分散劑。( ) 2、膠體、溶液和濁液是三種常見的分散系。 ( ) 3、可采用過濾的方法將膠體粒子與溶液分開。 ( )
4、根據中央電視臺報道,近年來,我國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現大霧天氣,致使高速公路關閉,航班停飛,霧屬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 A.溶液 B.懸濁液 C.乳濁液 D.膠體
5、下列分散系能發生丁達爾效應的是 ( ) A.蔗糖水 B.硫酸銅溶液 C.碘酒 D.碘化銀膠體
6、 溶液、膠體和濁液這三種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 ( ) A.是否為大量分子或離子的集合體B.分散質微粒直徑的大小
C.能否透過濾紙 D.是否均一、穩定、透明
7、膠體產生丁達爾效應的實質是 ( ) A、光的折射 B、光的散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衍射
8、將納米碳分散到水中得到的體系是 ( ) A、溶液 B、濁液 C、膠體 D、以上均不正確
課后作業:1、現有氯化鈉溶液和雞蛋白膠體的混合物,如何將二者分離開呢? 2、課本P29——5、6、7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