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離子反應 (第2課時)—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陜西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離子反應 (第2課時)—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
一、教學設想和策略
在上一節課,學生已經學習了電解質的概念,知道了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因而學生很容易了解電解質在溶液里所起的反應的實質是離子間的反應。在此基礎上,即可很自然地轉入到對離子反應的討論。
通過和學生重溫三國演義中“七禽孟獲“的故事激發學生產生疑問,為什么啞泉的水能治啞,而安樂泉的水可以解啞,激發探究的欲望。【學生實驗探究1】對現象的分析,引導學生得出H2SO4溶液和Ba(OH)2溶液反應的實質是溶液中的Ba2+和SO42-、H+和OH- 之間的反應,從而引出離子方程式的概念。通過“是不是所有的離子之間都能發生離子反應呢?”過渡到對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的探究。然后,通過【學生實驗探究2】的實驗設計和結果分析,總結出離子互換型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
學生知道了離子反應的本質,了解了離子互換型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后,再來簡單介紹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這樣設計主要有兩好處:一是學生很快的知道哪些離子可以反應(或參加反應),直接寫出表達式,再配平,改進了傳統的“寫”、“拆”、“刪”、 “查”書寫步驟過于機械化而造成的思維定勢。二是進一步加深對離子反應的本質的理解,從而引出離子方程式與化學方程式的不同之處。這樣,很自然地又過渡到離子方程式比化學方程式的應用更為廣泛。
本課題內容是高中階段化學課程中較重要也較難理解和掌握的內容之一,因此主要采用通過“猜想—實驗—觀察—問題—分析—討論—結論”的教學策略。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通過設計稀硫酸與氫氧化鋇反應的實驗,自己推斷出離子反應的概念。 2. 通過分析實驗事實,說出離子交換引起的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 3. 學會簡單離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 通過交流稀硫酸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的現象,養成探究的良好習慣; 2. 從幾組探究實驗中,得到離子反應的條件,體驗科學探究過程;
3. 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初步學會通過化學實驗來研究化學知識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探究,體驗實驗是學習化學知識和方法的重要途徑;
2. 通過實驗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嚴謹求實、敢于探索的科學態度; 3.通過討論與交流等活動,學會與他人進行交流,養成反思的習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離子反應的實質和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 難點: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和學生分享三國演義中七禽孟獲的視頻片段,提出質疑,為什么啞泉的水可以使人中毒治啞,而安樂泉的水為什么可以解啞。那么我們外出旅行的時候,遇見的所有泉水都可以直接飲用嗎?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這個問題。 【舊知回顧】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電解質,請大家舉例說明:什么是電解質,什么是非電解,
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的本質區別是什么?展示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和氯化鋇溶液,要求學生書寫它們的電離方程式。
【問題一】硫酸和氫氧化鋇都是電解質,在水中會電離成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因此它們的水溶液可以導電,將兩個能導電的物質混合在一起,它們混合溶液的導電性會不會增強呢?實驗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讓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這個問題。
【教師演示實驗探究1】向稀硫酸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觀察并回答實驗現象。
教師:兩個能夠導電的物質混合之后,為什么燈泡滅了,溶液不導電了,下面請同學們分小組交流討論。
接下來讓我們用一組動畫,從微觀角度,零距離的感受一下,當稀硫酸與氫氧化鋇混合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學生:Ba2++ 2OH- + SO42- + 2H+ = BaSO4 ↓+ 2H2O,反應完全,溶液
中自由移動的離子極少,故燈泡不亮。 【板書】
1、像這種有離子參加的反應叫離子反應。
2、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所表達的式子,叫做離子反應方程式。 【問題二】Ba2+和SO42-、H+和OH- 之間可以發生離子反應,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離子之間都可以發生離子反應呢?離子反應對的條件是什么呢?讓我們繼續探究一下吧!
【學生實驗探究2】下面我們通過實驗2—3,探究酸、堿、鹽在溶液中發生離子反應的條件。【課件顯示】表二:探究酸、堿、鹽在溶液中發生離子反應的條件。 HCl
AgNO3 NaCO3 NaOH NaNO3 混合前離子 混合后離子 反應的離子 實驗現象
【思考討論題】
實驗①觀察到什么現象?試著寫出產生這種現象的離子方程式。反應后哪些離子個數減少?哪些離子個數沒有變化?
實驗②加入酚酞試液有何現象?這種現象是由哪種離子導致? 逐滴加入稀鹽酸有何現象?為什么?試著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
實驗③觀察到什么現象?試著寫出產生這種現象的離子方程式。反應后哪些離子個數減少?哪些離子個數沒有變化?
【匯報討論結果】以小組為單位,推薦一名同學匯報討論結果。
兩種電解質在溶液中發生離子反應的條件是什么?離子反應的本質是什么? 結論:這類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是:產生沉淀、放出氣體、生成水。 離子反應的本質是:使反應的離子濃度減少。
【課件顯示】
3、復分解型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產生沉淀、放出氣體、生成水。 4、離子反應的本質是:使反應的離子濃度減少。 【學生課堂練習1】(課件展示)。
NaCl溶液HCl溶液混合在一起為什么不會發生反應? 講評:由于不具備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不能發生離子反應。
【過渡】我們已經學會如何判斷離子反應是否能發生。對于能夠發生的離子反應,我們可以用離子方程式來表示,那么我們如何書寫離子方程式呢?
【學生總結】以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應為例簡單介紹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學生課堂練習2】(課件展示)。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分組) (1)NaOH+HCl (2) KOH+H2SO4 (3)BaCl2+Na2SO4 (4) Ba(NO3)2+Na2SO4
講評:(1)(2)離子方程式:H++OH-=H2O (3)(4)離子方程式:Ba2++SO42-=BaSO4↓
教師點評。(課件顯示答案)。
【設問】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兩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你有什么發現?
結論:不同的反應物,雖然化學反應方程式是不同的,但是它們的離子方程式卻可以相同。所以化學反應方程式與離子方程式所表示的意義是不同的。那么有什么不同呢?
【學生討論交流】化學反應方程式與離子方程式所表示的意義有什么不同? 結論:前者只表示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后者還表示一類反應。
教師小結:離子方程式不僅可以表示某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還可以表示一類化學反應,并提示了這類化學反應的實質。例如:酸與堿發生的中和反應實質
是酸電離出來的H+與堿電離出來的OH-結合生成水。這一類反應都可以用H++OH- === H2O來表示。 【課件顯示】
5.離子方程式不僅可以表示某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還可以表示一類化學反應。 【過渡】所以離子方程式比化學方程式應用更為廣泛。
【課件顯示】1、檢驗某些離子的存在。 2、用于混合物的提純。 3、消除水中的污染物4、離子共存問題 5、有關除雜質的問題 離子反應的用途我們將在下一節課繼續研究和討論。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實驗探究了電解質溶液發生離子反應的條件--是什么?(產生沉淀、氣體或者水),認識了離子反應的本質是---反應的離子濃度減少。學會了簡單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作業布置】習題第6題、第7題。
六、板書設計
二、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
1、離子反應: 4、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2、離子反應方程式:
3、復分解型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
離子反應的實質: 5、離子方程式的意義: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