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關愛他人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七課第一框題《關愛他人》遼寧省 - 大連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八年級上冊第七課第一框題《關愛他人》遼寧省 - 大連
《關愛他人》教學設計
教
材
分
析
本本框是八年級《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第七課《積極奉獻社會》的
第一框,主要學習為什么關愛他人,以及怎樣關愛他人。教材中的事例通俗易懂,蘊意明顯,貼近學生生活,能夠激發(fā)學生盡己所能地關心他人的情感,理解關愛他人的必要性。本單元立足社會層面,所講的關愛更多的是除了家庭、學校以外的關愛。
學
情
分
析
在理解他人的關愛和關愛他人方面,初中生面臨著一些矛盾。一方面,
他們需要與人交往,渴望他人和社會的關愛。另一方面,大部分學生是獨生子女,在家受到眾多親人的寵愛,往往養(yǎng)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認為父母等周圍的人對自己的愛是理所當然的。因此,本課對此做出引導是十分必要的。
教
學
目
標
基于課標和八年級學情,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樹立關愛他人的意識,在關愛他人時做到心懷善意、盡己所能。 2、體悟關愛給人帶來的溫暖和希望,感受關愛給人帶來力量。
3、體會關愛傳遞的美好情感。
能力目標 1、通過討論、辨別明確事理,培養(yǎng)學生關愛他人的能力。
2、關愛他人時,注意講究策略。 知識目標
1、知道關愛他人是維系友好關系的橋梁。 2、懂得關愛他人要講究藝術。
重難點
重點:關愛他人的作用。 難點:關愛他人的藝術。
教學法
教法:情境教學法、案例分析法和活動探究法。 學法:合作探究法、情境體驗法和觀察歸納法。
2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運
用
你
的
經
驗
【導入新課】上課之前,我們先看一段音樂mv,《公共設施也溫情》大家仔細觀察這些公共設施在設計上有什么特點? 【教師】這些公共設施的設計初衷是什么? 【學生】回答問題。 【過渡】冰冷的公共設施也在默默的關愛著我們,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關愛他人》帶給我們的力量和快樂。
以溫暖的mv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感受關愛這種美好的情感,給學生以積極正面的引導,為講授新課營造情感場,展開對關愛這一話題的探討。 探
究
與
分
享
【過渡】你聽,這是什么聲音? 【學生】公交車的報站聲。
【教師】我們今天跟隨主人公小鳴踏上公交之行。你看,小鳴好像遇到了麻煩。 【小鳴】分享遇到的麻煩。
【教師】小鳴向阿姨求助,大家想想阿姨可能會怎么辦?
【學生】可能借給小鳴手機,也可能不借給他。 【教師】阿姨的兩種態(tài)度都會帶來什么影響呢?我們來模擬一下當時的場景,進入活動一:情景AB劇。 【活動說明】請四位同學分別扮演小鳴、阿姨、候車乘客、小明媽媽,結合情境適當增加故事情節(jié)和對話內容。咱們先來看看情景劇的A面,阿姨沒有幫助小鳴的情景。 【學生】表演。 【教師】老師來充當記者,想問問小鳴,阿姨沒有幫你,你是什么感受?(副板書) 【小鳴】談談求助被拒絕的感受。 【教師】接下來看看情景劇的B面,阿姨幫助小鳴會怎么樣呢?
【教師】我小問問小鳴,現(xiàn)在你是什么感受,阿姨幫助小鳴,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媽媽,你有什么感受呢?乘客看到了這一幕,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學生】四位同學分別談談自己的內心感受
【點撥】阿姨兩種做法帶來截然不同的感受,可以說一念之間,如墜寒冰;一念之間,如沐春風。因為,關愛是一種溫暖而強大的力量。
【過渡】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有遇到困難,每每這時,總會有人向我們伸出援手或者安慰,或是父母、或是同伴、或是老師,或許是陌生人……而我們也會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我們回憶一下,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當時你是什么感受
在采訪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對學生的追問,更好的把握學生的心理,進行有效的引導。尤其要關注當請求他人幫助遭到拒絕時的心理,使學生在對比中感受,體味關愛帶來的溫暖。
通過學生回憶生活中的親身經歷,初步認識到關愛傳遞美好情感的作用。
3
呢?《說出你的故事》
【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分享幫助別人的經歷以及被別人幫助關愛的經歷。
【點撥】因為關愛,我們傳遞著人世間美好的情感;因為關愛,我們感受著他人給予的希望和溫暖。關愛,是一種幸福。(板書)
探
究
與
分
享
【教師】小鳴看什么這么專注?
【小鳴】我在看公交車上的公益廣告呢。 【教師】咱們一起來看看公益廣告:《他會得到什么》。 【教師】你們喜不喜歡短片里的主人公?為什么? 【學生】因為主人公是一個大暖男,溫暖著周圍的人。 【探究】結合視頻談一談,如果我們每個人都付出關愛,生活會怎么樣呢?從對自己、他人和社會三個層面思考。 【學生】思考并發(fā)表觀點。 【點撥】我們在關愛他人的同時也贏得了他人的尊重,當自己遇到困難時更容易得到他人的關心和幫助。關愛他人也是關愛和善待自己。關愛會一直傳遞下去,營造出一個和諧溫暖充滿正能量的社會。
通過觀看視頻,進一步分析關愛對他人、社會、自己的意義,使學生感受到關愛是維系人際關系的橋梁;關愛是維系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紐帶,關愛會讓我們的社會充滿正能量;關愛他人也是關愛和善待自己。從而突破重點,關愛他人的作用。 探
究
與
分
享
【教師】著急跟媽媽見面的小鳴還在公交車上,可是有一句說話叫做屋漏偏逢連夜雨,看看小鳴在公交車上又遇到了什么情況。觀看視頻片段《扶不扶》。 【問題一】你如何看待郝建的行為? 【學生】發(fā)表觀點。
【過渡】關愛他人,也可能被別人誤解,給自己帶來麻煩。 【問題二】那么,關愛他人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 【學生】發(fā)表觀點。 【點撥】要學會保護好自己。坐在公交車上的小鳴,可以為郝建做些什么呢?我們不應該自私冷漠,讓好人做了好事還寒心。
【問題三】如果你是郝建,你會扶老太太嗎? 【學生】發(fā)表觀點。
【點撥】我們還要堅持自己的初心,生而為人就應該善良。同時,也要把握一定的尺度,講究一定的策略,也就是說,關愛他人是一門藝術。
通過問題探究,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現(xiàn)實生活中因為關愛而出現(xiàn)的被誤解的現(xiàn)象,使學生明白,關愛是人的基本素養(yǎng),我們應該養(yǎng)成關愛他人的品質。同時,也要把握一定的尺度,講究一定的策略,以避免或減少因善意而給自己帶來的不必要的麻煩,進而引出本目話題:關愛他人是一門藝術。
技能與方法 【過渡】關愛他人不是只停留在口頭上,停留在思想里,更多的還是要實踐,去做,踐行關愛,進入活動《關愛在行動》。
【學生】分組合作,探究關愛他人應該持有的態(tài)度、尺度和策略。 盲人情境:使學生認識到要始終心懷善意,學會關心、體貼、幫助他人。 捐款情境:為學生【點撥】盲人:助人乃快樂之本。我們要有一顆仁愛之心,去關心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尤其是一些弱勢群體,他們更需要我們的幫助。所以,遇到一些身體上有缺陷的朋友,不要歧視和嘲笑,也是一種關愛。 【點撥】捐款: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幫助他人,不但包括物質的幫助,還包括精神上的關懷。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盡己所能,積少成多,無數(shù)點滴的關愛,點亮了困境中人們的世界。
【點撥】詐騙:我們關愛他人,要在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前提下采取理智的行動,講究策略,切記盲目。
點明了心懷友善要落實到行動上,可以從道義、物質、精神上給予他人幫助。關愛要盡己所能,關愛的意義無關乎大小,貴在有心,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對他人施以援手使學生認識到只要心懷善意,就是一個友善的人。 朋友圈情境:通過案例,使學生懂得在關愛他人時要講究一定的技巧,增強安全防范和自我保護意識。
從而突破難點,關愛他人的藝術。 閱讀與感悟 【過渡】接下來,老師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溫暖的故事。墻上的咖啡,請一位同學為大家讀一下。 【問題】這個故事給你什么啟示呢? 【學生】感悟理解表達。
【點撥】墻上咖啡:關愛他人要以理解、尊重他人為基礎。不是單純的憐憫、同情,而是快樂的以一己之力幫助他人,并且讓接受幫助的人也感到快樂,這才
是關愛的本質。
通過故事《墻上的咖啡》,引導學生在關愛他人時,要考慮他人的感受,而不應該因為善意而使他人陷入窘境。引導學生認識到尊重和理解他人是關愛他人的基礎。 感
悟
與
提
升
教師:小鳴的公交之行可謂一波三折,終于在電影開演前見到了媽媽。回家后小鳴給自己買了一個手環(huán),時刻提醒自己,做一個心中有愛的人。
如果你也想像小鳴一樣,做一個傳遞關愛的人,那么,就請你帶上這個愛心手環(huán),和小鳴一起,當你每做一件關愛他人的事的時候,就把手環(huán)取下,換在另一只手上。 每周都看看自己的變化。一個月、一年后再來看看自己,希望關愛他人能夠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習慣。最后我想說,讓我們給愛心插上翅膀,去影響和關愛更多的人!讓社會充滿正能量!
通過愛心手環(huán),希望學生養(yǎng)成關愛他人的習慣。
體味關愛的意義和價值,并努力將關愛落實到行動,做一個心中有愛,樂于奉獻的人。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