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合理利用網絡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二課《合理利用網絡》湖南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二課《合理利用網絡》湖南省級優課
《合理利用網絡》教學設計
【課題來源】人教2011課標版(部編)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網絡生活新空間第二框題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樹立正確的網絡觀。
能力目標:初步提高媒介素養,能夠積極適應信息化社會,學會合理利用網絡。
知識目標:了解網絡規則,知道合理利用網絡的具體要求。 【重點】理性參與網絡生活 【難點】傳播網絡正能量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小組討論法、閱讀法、情境教學法、講授法 【課前準備】
老師根據課程標準,設計問題與活動,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有人說:“一機在手吃穿不愁, 一機在手走遍天下, 一機在手天長地久,一機在手天下我有。”也有人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必先盜其QQ,刪其微信,去其帖吧,封其微博,收其電腦,奪其手機,摔其Ipad,斷其WIFI,剪其網線,使其百無聊賴。然后靜坐、喝茶、思過、鍛煉、讀書、彈琴、練字、明智、開悟、精進,而后必成大器也。”網絡到底是天使還是魔鬼呢?請結合兩段文字,談談你的看法?
學生答,教師小結:網絡有利也有弊,我們要學會合理利用網絡。(板書課題)
二、目標導學
根據教學目標預習教材17—20頁,思考兩個問題。 1、如何理性地參與網絡生活? 2、怎樣傳播網絡正能量?
三、學習新課(師生研討,互動學習) (一)理性參與網絡生活
小調查1:你上網時主要做什么?
學生答,教師小結:今天,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們重要的學習工具和交往平臺。 過度: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小磊是如何利用網絡的?
2
案例情境:八年級學生小磊對電腦編程有著深厚的興趣,他渴望成為編程高手。因此,他經常上網學習編程的技巧,并得到了不少高手的指點,他準備在來年的計算機競賽中奪冠。一次,他試著玩了一會兒網絡游戲,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與網上高手打擂臺,一玩就是幾小時,早就把編程的事拋到了腦后去了。后來,他覺得在家里玩不過癮,便到網吧去玩,錢不夠就從家長那里騙,學習成績一再下降。
小磊的經歷說明了什么? 學生答,教師梳理:
1、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
小調查2:你有沒有這種上網經歷?一頭載進電腦,忘記了吃飯,忘記了寫作業,忘記了運動,忘記了與人交流,通通都忘記了。(課件展示圖片)
生答:有 。教師追問:為什么你會如此忘我的上網? 生答:網絡信息太多太精彩了。
教師追問:網絡信息是無限的,而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那么該怎么辦?
生答:要學會信息節食。
教師繼續追問:怎樣才能做到信息節食呢? 學生答,教師梳理:
2、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工作有關的信息,不應該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不應再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更不沉溺于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
過度:然而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沉迷于網絡,無法自拔,甚至成為癮君子,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什么是網癮,請同學們自學教材18頁相關鏈接,小組討論:如何戒除網癮?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派代表匯報。
過度:網絡并非凈土,除了網癮還充斥著暴力、恐怖 、色情、虛假等不良信息,面對這些我們應該怎么辦?
學生答,教師梳理:
3、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過度:特別是網絡謠言,對社會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2017年上半年十大微信謠言》。
思考:面對網絡謠言,我們應該怎么做?
學生答,教師梳理: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
3
教師強調:視頻告訴我們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多少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多少次以上的,可構成誹謗罪?
學生答,教師小結:因此我們要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過度:除了網絡謠言,還有一種不良影響叫“網絡惡搞”,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網名叫“天龍”的學生對小林同學的惡搞。
案例情境:某中學的貼吧內,一個網名叫“天龍”的學生,發布了大量小林同學的照片,其中有的照片明顯丑化小林。照片發布后,引發了一些嘲諷小林的跟帖。(課件展示惡搞照片)
問題:(1)你怎樣看待貼吧里的這種現象?
(2)如果你是小林,你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嗎?為什么? 學生答第一問,教師小結:
道德角度:不尊重他人,是對自己言行不負責的表現。 法律角度:侵犯他人人格尊嚴權,是違法行為。 學生答第二問,教師小結:
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
討論:有一些網友認為,網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你看不見我,我也看不見你,網絡交往可以擺脫任何約束,為所欲為。
網絡交往的“自由”有沒有限度?說說你的看法?
學生答,教師小結:網絡無限,自由有限,我們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到文明上網。下面我們一起來大聲宣讀《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
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知識小結: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
(二)傳播網絡正能量
播放視頻《我向總理說句話》,說一說:視頻帶給你什么啟示? 學生答,教師梳理:
1、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播放視頻《為網絡正能量點贊 》,說一說:視頻帶給你什么啟示?學生答,教師梳理:
2、我們要在網上傳播正能量。我們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網絡媒介素養,共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讓網絡公共空間充滿正能量,高揚主旋律。
知識小結:如何傳遞網絡正能量?
四、課堂總結:
理性參與網絡生活
2.2合理利用網絡
傳播網絡正能量
五、課堂檢測:
1.“一回家,爸爸就拿著手機趴在沙發上打游戲……手機像一個詛咒,把爸爸變了個樣子……爸爸您就放下手機,陪我一起玩嘛!”2017年4月23日,看著正讀小學二年級的女兒所寫日記《我的爸爸》,內江市威遠縣城區的李俊內心十分震撼,滿是愧疚。此時,他才意識到,在過去3個月中,他癡迷手機游戲,幾乎不陪女兒,連檢查女兒家庭作業時也“機不離手”,自己的不稱職行為已影響到女兒的健康成長。這啟示我們( ) A.網絡有利有弊,要善于發揮它的積極作用 B.加強網絡管理,禁止未成年人上網 C.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拒絕并遠離網絡 D.抵制網絡誘惑,網絡游戲絕對不能玩 2.漫畫帶給我們的警示是( )
A.要學會信息節食 B.要學會抵制網絡上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C.要積極利用網絡獲取新知 D.要利用網絡傳播正能量
3.網絡既是一個信息的寶庫,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各種信息混雜,包羅萬象。我們在上網時應該( ) ①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有關的信息
②不在無關的信息面前停留,不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
1、利用網絡建言獻策 2、傳播正能量,高揚主旋律
1、提高媒介素養
2、要學會“信息節食” 3、學會辨析網絡信息 4、遵守道德和法律
5
③要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暴力信息 ④要學會“信息節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我國的網民隊伍龐大,構成復雜,素質參差不齊。遵守網絡規則,爭做好網民,是每一個網民的共同責任。下列行為屬于遵守網絡規則的是( ) A.制造和傳播謠言 B.泄露他人隱私 C.惡意攻擊他人 D.誠信友好交流
六、結束語:一首《文明上網歌》送給大家,通過今天的學習,希望大家能夠文明上網,合理利用網絡,多傳播網絡正能量,高揚社會主旋律,爭做中國好網民。
七、布置課外作業:請為爭做中國好網民提意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