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散步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yōu)質(zhì)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散步》河南省優(yōu)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散步》河南省優(yōu)課
《散步》
【教材說明】
《散步》寫于1985年,這是莫懷戚先生的一篇情詞真切、清新優(yōu)美的散文。它像一首動人心弦的詩,一支感人肺腑的歌,頌揚了我國人民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反映了我國文明家庭建設的可喜成就。
文章在選材上頗有特色。作者深深懂得“一滴水可以輝映太陽的光輝”的道理,精心選材,以小見大。文章只是選取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就表現(xiàn)了一個重大的主題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新的時代得到了發(fā)揚光大。
在這個三代人的家庭里,“我”處于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每當家庭出現(xiàn)分歧的時刻,“我”總是主動地站出來,消除分歧,維護團結,增進親情。“我”家要到田野上散步,可是母親不想去。原因是母親老了,身體不好,好不容易才熬過了一個嚴冬,走遠一點就覺得累。母親的想法并非毫無道理,但是“我”不是消極地表示順從,而是積極地提出建議。“我”勸說母親,正因為年老體弱,“才應該多走走”。“我”的話滲透著辯證思想,飽含著對母親的深切的愛,有利于母親身體素質(zhì)的增強,有利于家庭溫馨氛圍的營造。母親聽了“我”的話,不是固執(zhí)己見,而是從善如流。兒子敬愛母親,母親尊重兒子,家庭出現(xiàn)了融洽、祥和的氣氛。
家庭猶如一口池塘,有時波平如鏡,有時波浪起伏。在散步的過程中,這個三代之家就像平靜的水面涌起了波瀾。在岔路口,“我”的母親要走大路,“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順,便于老人行走小路難行,可是秀色可心。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我”決定舍魚而取熊掌。“我”認為,母親年老體弱,余年不多,伴隨她的機會已很少,兒子年紀尚幼,來日方長,伴隨他的機會還很多。于是“我”委屈兒子,順從母親,作出了“走大路”的決定。這個決定是明智的,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尊老”的美德。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發(fā)展獨立思維的重要階段,他們的主動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但同時缺乏良好的觀察生活的品質(zhì),對生活缺少體驗,對散文知識的了解知之甚少,而且由于受社會上許多不良因素影響和家庭誤導,許多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道德倫理準則。
因此,我通過引導學生去自讀自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學習,通過朗讀、圈畫、質(zhì)疑、小組討論、比較研究與拓展強化,從中對散文有初步的了解和鑒賞體會課文濃濃的親情,并從中感悟出正確的家庭倫理道德準則。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整體感悟課文,通過對比閱讀提高審美情趣。 2、過程與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的情感。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教學難點】
如何理解文中具有象征意義的最后一句話。
【教學方法】
1、朗讀教學法。文章寫的很美,要通過朗讀去仔細品味、感受本文樸素自然而又醇香悠遠的意蘊。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文章主要寫“我”這個成年人的感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領悟必然會遇到困難障礙。
3、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聲色效應,不斷渲染課堂氣氛,使學生始終處于興致盎然的最
佳狀態(tài),在情感的共鳴中完成本課的教學。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邊投影出示視頻,邊深情地導入)親情是甘泉,給我們枯干的心靈以滋潤;家庭是港灣,為我們遮蔽一生的風雨。家因為有了深深的愛而溫馨,家庭生活因為有了濃濃的親情而美好。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作者莫懷戚先生的家。陪同他們一家三代去散步,分享他們之間那濃濃的親情。
二、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2、點撥寫作背景:
1985 年的初春,南方的原野,作者一家三輩四口人在散步,就像文中所說的那樣。后來,作家在與美國漢學家柯爾特先生交談時,柯爾特先生贊賞,敬老愛幼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又引英國哲學家培根的話說:“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yǎng)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shù)中國人做得最好”。一個在發(fā)達國度的人,為什么對“敬老愛幼”這份看起來很陳舊,已無什么油水的民族遺產(chǎn),卻如獲至寶、津津樂道?這使作者莫懷戚感慨不已,欲罷不能,于是《散步》便在他的筆下誕生了。
3、自由朗讀。
要求:把握朗讀基調(diào)--愉快而深沉朗讀語氣--溫和親切。 讀準字音,讀通語句。注意生字詞語。 4、檢查指導(指讀、齊讀) 分歧()拆散()霎時()熬過() 嫩芽()蹲()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每一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 信服:相信并佩服
委屈:受到不應有的指責或待遇,心里難過。這里是使兒子受到委屈的意思。
三、理解文章尊老愛幼的人性美
問題探究:
1、這篇文章向我們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如何用一句話概括本文內(nèi)容?) 討論,點撥:(要點:散步的人、散步的季節(jié)、散步的地點、散步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家人在田野散步的情景。
初春的一天,母親、妻子、兒子和我,一家四口去田野散步,后來產(chǎn)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最后母親改變了主意要走小路,走不過去的時候,我背著母親,妻子背著兒子。
2、從這個故事中,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庭?用一個詞語概括。 討論,點撥:幸福、和睦、和諧、和美、溫馨......
3、(下面我們也融入這個"和諧"的家庭,)跳讀課文,體會各個人物形象,說說在“我”、妻子、母親、兒子四個人物中,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同桌討論,教師點撥:
A 兒子:聰明、活潑、可愛 (1)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
(2)對一個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講,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發(fā)現(xiàn)。孩子出言不凡、語驚四座,大家會怎樣夸他?(討論) 示例:奶奶--我的乖乖! 媽媽--寶貝,真棒!
爸爸--了不起的發(fā)現(xiàn)! (父愛是內(nèi)斂的、深沉的,甚至是無聲的)
(3)對孩子的最大賞識,最大肯定,莫過于把他當時說的話,活靈活現(xiàn)地“克隆”
一遍。孩子的這句話該讀出哪些內(nèi)容? - 讀出小家伙猛然間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喜悅與激動。 讀出小家伙的聰明、活潑。讀出小家伙的童真、童趣。 (指讀、齊讀)
B 妻子:賢良
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
沒說一句話,做了四個動作“聽、蹲、背、走”,你對這位妻子有何評價?
文中的她是個一言未發(fā),默默去做的賢妻良母!對丈夫溫順有理,對婆婆孝敬有加,對兒子關懷備至,在妻子的身上也滲透著尊老愛幼的美德。
C 母親:和藹、謙讓
(1)請按先后順序,把寫母親的有關語句讀一讀。
母親本不愿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xiàn)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點撥:
母親信服兒子的善舉,體諒兒子的孝心,對兒子,言聽計從,課文中有句說得好“她現(xiàn)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教師點評:人在孩童時代最依戀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溫暖的胸膛就是我們最好的避風港。同樣,父母老了,就像小孩子一樣,需要依偎在兒女的胸口,需要兒女們年輕挺拔的身姿,能為像秋天枯草一樣衰老的他們,支撐起晴空朗朗、鮮花滿園的天地。)
(2)還有哪一個地方寫到了母親?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母親對我說。
點撥:這里“摸摸”的動作,“還是走小路吧”的語言都表達了母親對兒孫的疼愛。
(3)那么母親的這段話怎么讀才好呢?
讀出愛撫的動作。用心“摸摸”,輕輕地,慢慢地,柔柔地“摸摸”,從心里讀出來......
“變了主意”,這是一個思想轉(zhuǎn)變的過程,“還是”兩個字帶點拖音,“還--是--走小路吧。”才能表現(xiàn)出這個轉(zhuǎn)變的過程。 (指讀、齊讀)
D 我:孝順
(1)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 (2)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伴隨母親的時日已短?
天氣很好。今年的春天來得太遲,太遲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兩個“太遲”,是不是重復?“熬”能否換成“度”?
不是重復,是強調(diào)春天來得太遲了。表示“我”不愿讓母親飽受嚴冬的折磨,希望春天早早來到。“熬”形象地說明了母親因年老體弱艱難度過嚴冬的痛苦心情,也體現(xiàn)了“我”對母親的疼惜。“熬”,是熬煎,是難過,是痛苦,是不容易而“度”,比較中性,日子好過、歹過,都可以用“度”。
(3)我說:“走大路。”這句話該讀出作者的什么語氣?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母親畢竟老了,身體又不好,明年的冬天,能否熬過去,還是個未知數(shù)啊!母親提出要“走大路”,這個愿望不能留到明年春天兌
現(xiàn)。所以要讀出委屈兒子,孝敬母親的當機立斷! (指讀、齊讀)
4、為什么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這是教學難點,小組交流,教師巡回指導) 討論,點撥:
文中的“我”和妻子就代表著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yǎng)老人又要撫養(yǎng)孩子,肩負著承前啟后的責任,體現(xiàn)了“我”對生活的一種責任感,使命感。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整個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說背起的是整個世界。這樣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的深意,他想說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
“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著,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熱愛。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傳下去。 教師板書:(略)
(教師點評:這是天平,這是愛的天平。一端是衰老的母親,一端是幼小的兒子,“我”和妻子處在天平的底座上。愛的天平需要“我”和妻子用心去經(jīng)營,否則就會有失去平衡的時候。)
四、拓展延伸,擁抱親情
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溫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細節(jié)也滲透著濃濃的親情,真切感人的關愛。它不僅在莫懷戚的家中,它也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家中,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說說你家中的親情故事。(自由發(fā)言) 有關孝敬的名句:
1、百善孝為先。
2、鴉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 3、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5、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孔子 6、香九齡,能溫席。--《三字經(jīng)》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五、作業(yè)
1、真誠行動回家為自己的父母、家人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腳、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
2、抒寫親情用一段話或一首小詩寫寫對親情的感受。
六、結束語
欣賞畢淑敏《孝心無價》(教師配樂朗讀)
師:親情不單靠今天課堂上片刻的時間來體會,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光陰來感悟。
親情不單是父母無條件的付出,它更應該是兒女們無言的回報。 讓我們的家永遠洋溢著親情,讓我們的家永遠充滿愛!
【設計理念】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要求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閃光點,激勵他們自主參與合作、主動發(fā)現(xiàn)探究。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鼓勵他們獨特的思路和想法,以自身的學習體驗自主交流思想、展示成果。學習活動中的質(zhì)疑問難、探究拓展可以從任何角度進行延伸反思,讓學生在相互合作、交流討論中愉快地獲得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散步》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牧歌式的情景,文章內(nèi)容比較淺顯易懂,卻體現(xiàn)了濃濃的人性美。教學本文,應在整體感知的前提下,品味文中優(yōu)美的畫面,動人的細節(jié),
感受意境,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本文獨特的寫法,并在今后寫作中借鑒創(chuàng)新。
同時,因為語言的學習、情感的體驗遠遠不是一篇課文所能完成的,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我希望能把學生的關注點引向更廣闊的社會生活,把社會生活作為自己學習的內(nèi)容。
視頻來源: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www.jixiangsibao.com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版權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1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