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的叔叔于勒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若瑟夫的朋友圈——‹我的叔叔于勒›主旨探討》北京市 - 東城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學校名稱 北京市第十一中學分校
教案標題 《若瑟夫的朋友圈——‹我的叔叔于勒›主旨探討》 所屬學科 語文 適用年級 九年級
對應教材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幾冊: 九年級上冊
覆蓋范圍
第 三 單元,單元名稱:
第 一 課時
學習者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對文本分析有一定的能力,本篇文章的情節內容對于他們來說比較簡單。然而畢竟閱歷有限,對文本的理解還不夠深入,課前對學生進行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閱讀后對菲利普夫婦都極其反感,不能從社會的角度進行剖析。此外,九年級學生面對中考的壓力,課堂比較容易沉悶。他們對信息技術有非常濃厚的興趣,平常也喜歡通過網絡進行交流溝通。
教學重難點分析
本篇文章是九上第三單元的第三篇文章,本單元選編的主要是寫少年生活的小說,學習這些課文,要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說的主題!段业氖迨逵诶铡吠ㄟ^一個孩童的視角,寫了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態度的轉變,從中可以看出他們的虛榮、自私、冷酷。然而,他們的看似無情實際也是情不得已。面對窮困的家境,他們渴求改善,卻只能寄托在虛無縹緲的一封信上。即使這隱隱的一絲希望最后也完全落空,他們見到于勒后的驚恐、慌亂讓我們感到既可憎又可悲。學生大都只能關注到他們的可惡,卻不能理解這不是一個人的過錯,是資本主義社會對人思想的腐蝕,異化的人與人的關系,小人物生活的辛酸都需細細品味。
2
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設定為: 1.通過品析語言,揣摩文中主要人物的心理。
2.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作品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異化的人與于的關系的揭露,以及對小人物生活辛酸的同情。
學習環境描述
技術上每名同學都有一個PAD,為了創設情景,我設定了朋友圈的形式,PPT上也盡力呈現朋友圈的界面。
教學目標設計
1.通過品析語言,揣摩文中主要人物的心理。
2.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作品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異化的人與于的關系的揭露,以及對小人物生活辛酸的同情。
3.通過對文本及補充材料的學習,感受短篇小說的魅力,理解經典的價值。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
階段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媒體應用及設計意圖
一、導入
莫泊桑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一,屠格涅夫認為他是19世紀末法國文壇上“最卓越的天才”。 左拉說“讀他的作品的時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遠是發人深思的。” 恩格斯說“應該向莫泊桑脫帽致敬。”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莫
放映PPT
激情陳述 傾聽,了解
了解莫泊桑的成就,激發學習興趣
3
泊桑的代表作《我的叔叔于勒》,感受作品的魅力。
二、探究活動
1.假設家里收到于勒的信后若瑟夫在朋友圈上發了如下信息,請根據文本揣測菲利普夫婦的心理,推測他們會怎樣評論。 要求:
(1)用最簡短的語言表達,可以是一個詞、一句話。
(2)可以借助多種形式表達人物心理,如豐富的表情符號等。 若瑟夫:我們家里的福音書! 菲利普夫婦: 預設:欣喜若狂。 分析于勒叔叔的信和菲利普家里的窮困
2.旅行中的偶遇給若瑟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根據文本說說見于勒后若瑟夫會在他的朋友圈上寫什么,他身邊的人又會怎樣評論呢?
從菲利普夫婦、小伙伴、鄰居、姐夫中任選一人,對若瑟夫所發朋友圈進行評論。
發布分組研討
對學生作答進行評價
引導學生關注菲利普家里的窮困和于勒叔叔的信
發布分組研討,組織學生互相評論,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文中對菲利普夫婦和若瑟夫的人物描寫
閱讀文本,根據自己的理解撰寫信息,對同學的觀點給予評價,深入思考菲利普夫婦狂喜的原因
在PAD上發布信息,互相評價,閱讀文本中生動的人物描寫并揣摩人物心理 PAD的分組研討,同學的點贊功能 將學生帶入情境,深入揣摩人物心理并分析原因
PAD分組研討功能 體會若瑟夫的形象,深入感受菲利普態度的變化,揣摩人物心理,并分析原因
4
預設: 若瑟夫和小伙伴:對叔叔的同情、對父母做法的不理解 父母、鄰居、姐夫:躲避、咒罵、掩藏 詳細分析文中若瑟夫和菲利普夫婦的語言、心理、神態、動作描寫。 3.假如莫泊?吹搅巳羯虻呐笥讶,結合背景及文本說說你認為他會如何評價這些人?用如下形式表達: 的若瑟夫 的菲利普夫婦 預設:善良的若瑟夫 可憐又可憎的菲利普夫婦 主題:對資本主義社會異化的人與人的關系的揭露 對小人物生活辛酸的同情
推送背景材料 發布分組研討,給予學生評價
小組討論,發表自己觀點,互評
PAD推送材料、分組研討功能 理解小說主題
三、拓展延伸
請自主閱讀法國著名作家莫洛亞的《大師的由來》,說說小說表現了什么主題?
深刻地批判了世俗社會里藝術的墮落和淺薄無知的藝術氛
推送材料
閱讀、思考、交流 理解作品主題,感
受短篇小說的魅力
5
圍。
四、總結
短篇小說,
小說的一種。其特點是篇幅短小,情節簡潔,人物集中。它往往選取和描繪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斷,著力刻劃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生活的某一側面,使讀者“借一斑略知全豹”。正如茅盾所說:“短篇小說主要是抓住一個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斷,來說明一個問題或表現比它本身廣闊得多、也復雜得多的社會現象的。”
總結,闡釋短篇小說的價值
理解什么是經典
引導學生理解短篇小說的內涵,感受經典的價值,啟示學生閱讀要有選擇
板 書
窮 可 悲
若瑟夫
菲利普夫婦 虛榮
愛財 無情
善良
資本主義異化的人與人關系 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6
反思
本節課運用學生熟悉的微信朋友圈的形式引導學生逐步分析文本,高效的完成了教學目
標。主要由以下幾點值得提倡: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本節課為了激發學生探究興趣,設定朋友圈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深入感受人物的心理。借助于PAD的支撐,情境更加逼真,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根據文本內容揣測人物心理變化,運用豐富的表情符號表達了人物心情。在學生的交流探討中,深刻理解了人物形象。
二、注重對語言文字的琢磨品析
語文課的本質的語言文字的教學,本節課從學生自主學習到老師的啟發,都依據文本,對課文中的語句細琢磨,詳分析,學生能夠感受到生動的描寫對刻畫人物的重要作用。學習本文后,學生深刻理解了作品的魅力,也有助于學生從內心接受經典,引導學生讀經典,愛經典。
三、運用信息技術實現師生、生生間的即時互動
學生在PAD上進行交流,與以往形式相比,能在短時間內實現全班同學的交流分享,既及時,又擴大了互動的范圍。學生的踴躍參與更有助于我們及時了解每個同學掌握情況,進行有針對性教學,從而使每個同學有所得。
這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以后加以改進。課堂節奏把握欠佳,前兩個研討稍顯拖沓,導致后面的拓展沒時間進行。課堂上對學生回答問題的點評能力還需要提升。因為技術上的點贊功能課堂上出現了一些問題,學生不能及時評價,我在上課時也不能迅速提煉出較好的答案進行分享。展示錯誤同學答案時有可能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