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群文閱讀,小說情節的反轉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新編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課文《群文閱讀——小說情節的反轉》廣東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群文閱讀——小說情節的反轉》教學設計
一. 選文篇目
1.《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新編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課文) 2.《窗》泰格特
3.《最后一片葉子》歐·亨利 4.《喂——出來》星新一
二. 教學設想
群文閱讀對于學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可以訓練學生默讀、瀏覽的閱讀方式,提高閱讀速度;可以在同一時間內接觸不同的閱讀材料;可以通過對不同閱讀材料的整合、分析、比較、判斷、創造,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感受文字、文學的魅力。這非常符合我們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目標。
學生在學習《我的叔叔于勒》這篇小說的時候,有部分說:還以為于勒真的發財回來呢,真是出乎意料。我當時就問:作者設計這樣的情節跟你的預設相反,你覺得這樣寫不好嗎?學生回答不是,這樣的情節更令人印象深刻。就是這樣,我想著可以用這個情節的反轉來進行群文閱讀。
選取的四篇小說均為名家名作,《我的叔叔于勒》是教材里的課文,《窗》是蘇教版語文教科書八年級的課文,小說中兩個病人善與惡的激烈碰撞,《最后一片葉子》貌似漠不關心一切的貝爾曼卻有著一顆熱忱的心,《喂——出來》是人教版八年級的課文,那個看似神秘又容納一切的洞引發人對環境的思考,這些小說都有著明顯的情節反轉之處,情節動人心弦,能吸引學生閱讀,適合九年級學生的閱讀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 教學目標
1. 通過群文閱讀,比較、整合文本,初步了解小說情節的反轉,并找出幾篇選文的情
節反轉之處。
2. 比較、整合文本,分析小說情節反轉的作用。
3. 拓展思維,激發想象,根據情節的發展,嘗試續編反轉的情節。
四. 學習重難點
1. 重點:找出小說情節的反轉之處,并分析作用。 2. 難點:拓展延伸,嘗試續編反轉的情節。
五. 課前準備
1. 印發《群文閱讀——小說情節的反轉》的共讀文本以及該節課的學習任務單。
2. 學生閱讀共讀文本,概括小說情節,并嘗試找出小說中不按讀者預設發展的情節。
六. 課堂學習
(一) 導入:大家喜歡看小說嗎?今天我們一起去看小說。請讀一遍我們今天學習的課題:群文閱讀——小說情節的反轉。 (二) 活動過程
活動一:想一想,“反轉”的意思
群文閱讀大家已經了解過了,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針對一個議題,閱讀多篇的文本。注意:針對某一個議題,也就是說我們今天要讀的幾篇小說都有一個相似之處——
情節反轉。什么是情節的反轉?我們用教材里的一篇小說《我的叔叔于勒》來說明。
提問:《我的叔叔于勒》中有哪個情節是你開始時沒有預設到的?
明確:菲利普一家盼著在海外發了財的于勒回來,改善一家的生活狀況,于勒真的帶著大筆財富回來,并讓菲利普一家過上好日子。但是,讓我們一家在船上遇上了窮愁潦倒、又老又苦的于勒。這就是情節的反轉——作者不按照讀者的預設去發展情節,反而與讀者心理預設相反。
好,了解了情節的反轉后我們就要讀小說,找反轉。
活動二:找一找,“反轉”在哪里
我們用《我的叔叔于勒》來明確了情節反轉是什么,現在我們一起用速讀和瀏覽的
閱讀方式閱讀文本,找出共讀文本中三篇小說情節的反轉之處,并用“我預設情節 會……,而作者卻……”的句式來填寫你們學習任務單中的表格。(指導學生用速讀和瀏覽的閱讀方式閱讀文本,并概括、歸納文本的內容) 篇目
情節反轉之處
情節反轉作用
《我的叔叔于勒》
我預設于勒發財回來,而作者卻寫菲利普一家在船上遇到了窮困潦倒的于勒。
《窗》 我預設靠窗的病人去世后,靠門的病人終于可以移到靠窗的病床去看看外面美好的世界,作者卻寫窗外是一堵墻。
《最后一片葉子》 我預設讓瓊西得到生的希望的最后一片葉子真的沒有凋落,而作者卻寫是貌似漠不關心的貝爾曼畫到墻上的。
《喂——出來》
我預設是這個洞真的讓城市會越來越美好的時候,作者卻寫洞里的東西將傾瀉而出……
活動三:析一析,“反轉”的作用
提問:那么這些“反轉”的作用是什么?作者為什么這樣設計情節?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分析情節反轉在小說中的作用,填寫學習任務單中的表格。(教師指導學生對不同閱讀材料進行分析、比較、判斷、歸納) 篇目
情節反轉之處
情節反轉作用
《我的叔叔于勒》
我預設于勒發財回來,而作者卻寫菲利普一家在船上遇到了窮困潦倒的于勒。
塑造菲利普夫婦虛偽、自私、冷酷的形象;批判了金錢至上的人際關系。
《窗》
我預設靠窗的病人去世后,靠門的病人終于可以移到靠窗的病床去看看外面美好的世界,作者卻寫窗外是一堵墻。
靠窗病人鼓勵幫助另一個病人的高尚無私,與靠門病人見死不救的自私冷漠形成強烈地反差,帶給讀者心靈的震撼。
《最后一片葉子》
我預設讓瓊西得到生的希望的最后一片葉子真的沒有凋落,而作者卻寫是貌似漠不關心的貝爾曼畫到墻上的。
表現貝爾曼舍己為人的高尚精神; 揭示人與人之間互幫互助的美好感情。
《喂——出來》
我預設是這個洞真的讓城市會越來越美好的時候,作者卻寫洞里的東西將傾瀉而出……
揭示主題:只會一味地開發和破壞環境,最終人類將會受到懲罰。
情節到此戛然而止,留給讀者深深的思索與無窮的想象。
提問:大家是否發現《我的叔叔于勒》與其他三篇小說情節反轉的位置有所不同? 明確:《我的叔叔于勒》情節反轉后還有發展,而共讀文本中的這三篇小說在情節反轉之后就戛然而止了,故事就結束了,這種結尾藝術,因為在歐亨利的小說中有充分的體現,所以又叫“歐亨利式結尾”。
明確:小說情節反轉的作用有: 1. 塑造人物形象 2. 表現主題
3. 震撼讀者心靈,引發讀者想象與思考。
活動四:寫一寫,“反轉”情節我來編(指導學生運用學會的知識進行再創造)
提問:請大家看到共讀文本的“文本四”,為兩篇微型小說編個反轉式的結尾。教師提示:大家在編寫結尾的時候要注意:我們作為讀者讀這兩篇小說的時候,對結尾有一個怎樣的預設?而我們編的結尾要跟我們初預設相反,才有情節反轉,引人入勝的效果。
明確:《文藝部長與評論家》部長說:“這個衣領真別扭!”
《窗》 姑娘笑了笑:“我只是在看我自己。”
七. 課堂總結與推薦閱讀
今天,我們通過群文閱讀來了解了小說情節構思的一個技巧——情節反轉,以及反轉在小說中的作用。這種技巧你們可以嘗試用于創作中。推薦歐·亨利這位小說家的小說給大家去閱讀,感受情節反轉的魅力。
附:1.《群文閱讀——小說情節的反轉》學習任務單 2.《群文閱讀材料——小說情節的反轉》 3.本課教學亮點(教學創意)說明
附1:《群文閱讀——小說情節的反轉》學習任務單
班別: 姓名:
八. 選文篇目
1.《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新編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課文) 2.《窗》泰格特
3.《最后一片葉子》歐·亨利 4.《喂——出來》星新一
九. 教學目標
4. 通過群文閱讀,比較、整合文本,初步了解小說情節的反轉,并找出幾篇選文的情
節反轉之處。
5. 比較、整合文本,分析小說情節反轉的作用。
6. 拓展思維,激發想象,根據情節的發展,嘗試續編反轉的情節。
十. 學習重難點
3. 重點:找出小說情節的反轉之處,并分析作用。 4. 難點:拓展延伸,嘗試續編反轉的情節。
十一. 課前準備
學生閱讀《群文閱讀——小說情節的反轉》的共讀文本,概括小說情節,并嘗試找出小說中不按讀者預設發展的情節。
十二. 學習活動
活動一:想一想,“反轉”的意思
活動二:找一找,“反轉”在哪里 活動三:析一析,“反轉”的作用
篇目
情節反轉之處
情節反轉作用 《我的叔叔于勒》
《窗》
《最后一片葉子》
《喂——出來》
活動四:寫一寫,“反轉”情節我來編
《文藝部長與評論家》
《窗》
十三. 學習總結
今天我學到了
十四. 相關推薦閱讀 1.歐亨利短篇小說集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