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孤獨之旅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第16課群文閱讀—心理刻畫與環境描寫《孤獨之旅》黑龍江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群文閱讀《孤獨之旅》(第二課時)
——心理刻畫與環境描寫
一、教材分析
1、本文是初中語文課本所錄選的外國文學作品中的名家名篇。在新教材中編入九年級上第三單元第二
篇課文。本單元已經學習了《故鄉》這篇反映少年生活的小說,學生從中獲得了人生的啟示和藝術的享受,同時,對小說這種文學體裁有了初步的認識。相信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夠把握人物形象,加深對描寫手法的認識,體會作者的感情態度,并為下一篇反映認識當時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小說《我的叔叔于勒》打下基礎。
2、本課的知識體系 《孤獨之旅》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的一篇小說,講述的是少年杜小康輟學后隨父親一起到荒無人煙的蘆葦蕩放鴨子,經歷了從開始的恐懼、孤獨到暴風雨之夜找鴨子變得勇敢堅強起來的故事。學習這篇小說,重點是使學生從陌生空曠的自然環境和恐懼孤獨的心理活動等細節描寫中理解“孤獨”的涵義,教給學生一種勇敢,豁達的人生態度。
二、三維目標
1. 知識與能力:通過與《故鄉》《我的叔叔于勒》中環境和心理描寫的比較,理解本文的寫作特色。 2.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課文,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學生快速閱讀、梳理要點的能力和質疑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感悟人生,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
三、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和杜小康一起走上了他的孤獨之旅,我們理清了故事情節,并認識了杜小康的人物形象。本節課我們將繼續探究文章是如何通過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一) 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學生課前整理《故鄉》《我的叔叔于勒》中的環境描寫的句子和心理描寫的句子。 2、速讀課文,在文中找出環境描寫及刻畫人物心理的語句。并體會起作用。
3、課文中有關自然環境的描寫非常的精彩,請大家結合課文的描述在文中找出幾處,如(“黃昏,船艙里的小泥爐……就再也無法分得清楚了。” “這里的氣味,倒是很好聞的 ……使杜小康能看見一只水鳥正浮在水面上。” “一早上,天就陰沉下來……一片呼呼的風聲和千萬支蘆葦被風撅斷的咔嚓聲。”)并說說這樣的環境描寫對表現杜小康的成長起什么作用。 (二)探究總結
1、出發時:茫然,恐懼——到達蘆蕩時:害怕,膽怯—安頓之后:感受孤獨一時間一久:不再忽然地恐慌一那天雨后天晴:堅強。 2、
(1)有關鴨群的恐懼感描寫襯托出杜小康的恐慌 (2)有關蘆葦蕩的描寫折射了小作者恐懼的心理
(3)而關風雨的描寫表現了大人似的勇氣與堅強,在暴風雨中搏斗,暴風雨給了他一個成長的機會和舞臺。 (三)、理解體會
學習了這篇課文后有什么感受呢?你有什么收獲呢?請你就杜小康所經歷的,談談你對學習本篇文章的理解和看法。
(四)課堂小結
小說通過杜小康與父親離家到蘆葦蕩放鴨的經歷的敘述有了更多的獨立性,描寫了杜小康從幼稚、軟弱、戀家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心靈成熟的男子漢的過程體現了他能夠面對現實勇敢、堅強、負責地對待,這就是心靈的成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