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吉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
1.了解《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主要故事內容,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2.結合作品的故事情節來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根據保爾的精神,體會生命的意義。 二、學習重難點
重點:了解全書內容,熟悉、掌握其中精彩的片段,從保爾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難點:理解人物形象,認識作品的現實意義。 三、教學準備
教師:查閱、搜集各種資料、做好教學設計、制作PPT。
學生:讀完整本書,做讀書筆記,寫心得體會,選看幾集電視連續劇。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設計意圖 教師隨筆 一、經典導入(約4分鐘)
師: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保爾·柯察金做出了一段慷慨激昂、振聾發聵的回答:(大屏幕展示,全班齊讀)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
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
以齊讀名言導入,營造積極昂揚的課堂氛圍。通過師生的交流、對話,把握名著的主旨,開啟
板書:鋼鐵是怎
樣煉成的
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師:保爾·柯察金 這個人物形象出自那部名著? 生答:《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師:本周我們布置了閱讀這本名著的任務,你從保爾柯察金身上學到了哪些最可貴的東西?本節課我們重溫這一經典名著,從保爾身上領悟生命的意義。
二、知識競賽 (約17分鐘)
師:你記住小說中的了多少精華呢?接下來就進行一場知識競賽檢驗一下。
·規則明確
1.每組每輪選擇一名同學回答問題,根據題后分數加分;
2.答錯本組成員糾正后加1分,若其他組成員補充則為其所在組加1分。(無論原題多少分,只加1分);
3.每組選擇一名記分員,為其他組記錄分數。 (大屏幕展示問題) (一)文學常識: 1.作者簡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是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
2.標題解析
作者為什么要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作書名?
對新知的學習。
設計核心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競賽方式來獲取答案,激勵學生參與熱情。感知名著要素,宏觀上了解名著的主要內容、情節、人物、主題等,便于下面閱讀活動的開展。
“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能堅硬,什么都不懼怕。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斗爭中、在艱苦
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并且學會了在生活面前不頹廢。”這一題目運用了比喻的說法,也就是說,只有在艱苦的環境中,在革命的斗爭中才能磨煉成為一個真正的革命戰士。
3.時代背景
第一部主要以蘇聯的國內戰爭為背景;第二部主要以經濟恢復和社會主義建設為背景。
(二)內容探究 1.人物形象 (1)主要人物:
保爾·柯察金(愛稱:保夫魯沙,俗稱:保夫卡);阿爾焦姆·柯察金(阿爾青);謝廖沙;朱赫來;冬妮婭;麗達;達雅(愛稱:達尤莎)
(2)人物關系:
①保爾的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戀冬妮婭,在鐵路總工廠任共青團書記時認識的麗達,以及他的妻子達雅。
②保爾與這些人物的關系(圖示)
對人物的理解,不急于求成,由初略了解情節到歸納人物特點,從故事情節中清晰提煉人物形象。
2.故事情節、人物性格(以保爾為例,根據保爾不同的成長階段,將故事內容分成三部分)
請補充完成的故事情節并歸納保爾的性格特征。結合具體情節用“保爾是一個------”的句式來說一說。
①少年保爾苦難的生活
(1)自幼喪父,因在神父家補課時將煙灰撒在面團上被開除。不能讀書的保爾去當了童工,在社會最底層飽受折磨和侮辱;
(2)在發電廠工作時結識了老紅軍朱赫來,在他的啟發和教育下,保爾懂得了許多關于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斗爭的道理,產生革命意識。
(3)救了朱赫來的保爾被貴族的兒子維克托出賣而入獄,在獄中堅貞不屈,后被誤放而逃出。
(4)為了避難,在林務官女兒冬妮婭的家中住了下來,幾天后保爾通過阿爾焦姆,參加紅軍,奔赴戰場。
性格:飽受折磨和侮辱,仍一直力求上進。 ②革命者保爾的四次死里逃生
(1)第一次是在與波蘭白軍的戰斗中,保爾的腿受傷了并得了傷寒;
(2)第二次是保爾在騎兵部隊的戰斗中,一顆炸彈在保爾身邊爆炸,頭部受重傷,右眼失明;
板書:少年保爾、革命者保爾、鋼鐵戰士保爾 板書:力求上進 板書:不怕犧牲,意志頑強;階級立場分明;
(3)第三次是繁重緊張的工作擊倒了有著傷病的保爾,他不得不離開崗位,回家養病,被派到鐵路總廠去擔任共青團書記。
(4)第四次是在鐵路快修完時,保爾得了傷寒和肺炎,被送回家鄉治療。
性格:不怕犧牲,意志頑強;階級立場分明;獻身革命。
③鋼鐵戰士保爾的頑強斗爭
(1)保爾在療養時認識了母親朋友的女兒達雅,并與她結為了夫妻;
(2)1927年,保爾病情惡化,雙腿癱瘓,接著雙目
失明。(身體狀況)產生了自殺的念頭,但很快便為自己這個念頭感到羞愧和憤怒,更為自己在困難面前懦弱、逃避的行為而憤怒、自責,于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3)病中的保爾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標,他要靠文學創作回到革命隊伍中去;
(4)當保爾連筆都拿不起來的時候,保爾用口述的方
式,在母親和妻子的幫助下,出版了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 性格:自強不息、樂觀的生活態度,明確的人生目標,永不屈服。
三、總結主題
師: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什么樣的生命才算是有
獻身革命 板書:自強樂觀,目標明確;永不屈服。
意義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通過塑造以保爾為核心的英雄群像,表現出那一代青年為理想獻身的精神、鋼
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斗的高貴品質。在他們的行為中我們能體會到:只有把自己的渴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深刻的揭示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在于奉獻。
四、拓展延伸
1.想一想有沒有你了解的,具有保爾奉獻精神的人? ·奉獻精神——雷鋒:
①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為革命獻身——聞一多:
直面兇惡卑劣的敵人,當面揭露他們的無恥行徑,用一腔熱血喚醒、鼓舞云南人民將民主革命進行到底,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中國的保爾——丁曉兵:
丁曉兵,武警8722部隊政治委員。
在一次重大軍事行動中,丁曉兵在敵人陣地生擒一俘
虜回撤時,為掩護戰友和俘虜,抓起敵人投來的手雷向外扔,手雷突然爆炸,丁曉兵的右臂被炸得只存一點皮肉。為了把
通過拓展延伸,開闊學生的視野,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板書:奉獻
任務完成到底,他以驚人的毅力用匕首割殘臂,扛著俘虜,冒著炮火翻山越嶺4個多小時才與接應分隊碰上頭。而就在
此時,他一頭栽倒在地,戰友們以為他犧牲了,含淚為他化妝,緊緊抱著遲遲不忍就此讓他而去。路過的前線醫療分隊被這個場面深深感動,切開腿部動脈血管強行壓進2600CC血漿。死神就這樣與這位獨臂英雄擦肩而過。
2003年,部隊在淮河流域抗洪搶險,丁曉兵一只胳膊不能挖土,就扛包運土;不能打樁,就潛到水里壘圍堰。其
身如令,其勢似鋒,18天時間,他都戰斗在康宏前線。二十多年來,他把對黨的忠誠、對國家的熱愛、對部隊的責任,全部傾注于他軍人生涯中的每一個細節,付諸于部隊生活中
的每一個舉動。284面獎牌證書見證了他以殘缺之軀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的不平凡歷程。
2.
除了這種奉獻精神,保爾不屈服與命運的頑強意
志也同樣值得敬佩,同學們還能想到哪些和保爾類似,身殘志堅、對命運永不低頭的名人?
海倫凱勒、霍金、張海迪
3.每個人的生命旅程都獨一無二,不可復制,我們也許永遠無法達到這些人物的高度,但不妨礙我們可以在他們身上汲取到強大的精神力量,來充實自己的人生。那么同學們
認為生命的意義在于什么?(你覺得怎樣度過自己的生命之旅是有意義的呢?)
師總結:每個人的生命之旅中,都不會一帆風順的。我們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卻可以通過努力奮斗拓寬生命的
廣度,增加生命的質量。去聽一聽水滴是如何匯成河流的,聞一聞梅花在苦寒中散發怎樣的香味。生命之美來自于自身的自強不息,永不屈服。鋼鐵,是經過無數大起大落的考驗
后煉成的,人同樣也是如此。祝同學們在前行的路上有目標、有理想,讓生命綻放光芒,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
五、布置作業
整理今天的學習內容,總結其他主要人物的人物形象和特點。
六、教學反思
這堂課準備不充分,回顧課堂實錄時發現很多不足,對自己這堂課不是十分滿意。
1.對于教學內容準備不充足,對課堂的整體把控還需加強(時間安排、環節布置等方面)
2.教姿教態過于隨意,有些放松。課堂語言還需錘煉。 3.對學生的評價沒有及時給予肯定與鼓勵。
通過這節可以說比較”失敗“的實錄課,讓我認識到自己的一些小習慣、小毛病對于教學效果和師生交流間有著十分不好的影響,一定需要在平時上課時嚴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