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昆蟲記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名著導讀讀《昆蟲記》,話生命-北京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名著導讀讀《昆蟲記》,話生命-北京市中關村中學
讀《昆蟲記》,話生命 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本設計通過音頻、視頻等信息技術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實現了閱讀教學的目標。教學中運用教育部“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的理念,帶領學生通讀作品,用思維導圖梳理作品的內容;精讀重點章節,引導學生體會科普作品的語言特色、法布爾記述自己研究過程寫作語言的生動形象;深度學閱讀,學生各個學習小組通過將作品內容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的閱讀活動相結合,展示小組合作學習的閱讀成果。
整個閱讀活動,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學生讀原著,品語言,感受昆蟲世界的奇妙,感悟生命的多彩,敬畏生命,思考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在初始閱讀活動——合作探究閱讀活動——綜合展示閱讀活動中,提高思維品質,落實語文學科素養,通過評價標準促進了學生們的表現,實現了教——學——評的一致性和系統性。
一、作品內容梳理:
《昆蟲記》是法國杰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僅是一部文學巨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魯迅先生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昆蟲記》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雖然是一部科學百科作品,但同時也帶有文學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的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書中詳細介紹了許多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全書用擬人化的手法,讀起來生動有趣,讓人愛不釋手,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在旁觀的昆蟲。每一只昆蟲都有人一樣的情感。如:“已經慌了神的蝗蟲,完全把‘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這一招忘到腦后去了。”小甲蟲“為它的后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楊柳天牛則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在作者筆下的這些昆蟲,是多么可愛的小生靈。 我們甚至能想像昆蟲在活動的畫面,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神秘的大自然。蟬在歌唱,蟋蟀在管理家務,蜘蛛在捕獲食物……神秘的自然中也有這么有趣的事物,讓我們對大自然的油然而生敬意。
二、教學價值:科普書冊獨有的育人價值。 作為一部科普作品,我們在教學中如何處理?很顯然不能把它僅僅作為一部科普讀物,在教學中我們試圖從作者作為一個生物學家如何寫出了這樣的一部巨著?作為教學的突破口,從作者法布爾在探索大自然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他在面對困難是如何解決的?他發現了什么?順著這樣的閱讀思路,引導學生理解和體會,法布爾遇到再大的困難也沒有擋住他探索的道路,為了觀察昆蟲,他不計付出,勇于探索,用他的細微觀察和獨具匠心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幅生動有趣充滿生命力的昆蟲世界。在作者身上的科學探索精神就是難得的探求真相,追求真理的執著精神。
全書寫的是昆蟲,卻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命的不易,從而產生尊重與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深刻體會到“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動物與環境息息相關!”的生命觀。
三、閱讀策略
通讀——精讀——深讀
四、閱讀專題課時教學設計 第1課時:明確閱讀活動目標
教學目標:頭腦風暴,師生共同確定《昆蟲記》閱讀學習主題、學習目標、
2
學習活動及評價。
教學過程:
(一)小組合作學習,談論學習主題,學習目標,學習活動及評價。 (二)小組交流,達成共識。 教師預設:
確定閱讀學習主題: 1.敬畏生命,和諧相處 2.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 確定閱讀學習目標:
1.通讀作品內容,學生能了解作品的主要內容,理清作品的行文為思路。 2.精讀局部章節,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結合相關的章節,體會作者的寫作特色,鑒賞作品的語言,把握作品的主題。
3.深讀相關章節,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運用批判性思維,形成自己的思想觀念,結合作品相關情節,形成合理的闡釋,獲得別樣的體驗和有益人生感悟和啟示。
設計學習活動:學校多元文化節目——探索節目之《昆蟲世界》
說明:北京市中關村中學,校園文化多年傳承下來的一個有特色的節目,每天中午1點25分,下午第一節課前,由學校信息中心統一通過校園錄播系統,在各個班級播放5分鐘的學生老師自己制作的訪談視頻節目。視頻內容涉及校園重大新聞、中華傳統文化、世界科技前沿發明創造、科普知識介紹、學校師生參與獲獎的各類比賽參賽情況介紹等等。多元文化視頻播放,每天都會更換不同的內容。有的時候也是一周統一主題下的系列節目。
將《昆蟲記》的閱讀活動設計成學校多元文化節目展播,符合我校學情,學生對多元文化節目熟悉且喜歡,如果他們的閱讀學習成果能夠制作成校園多元文化節目,能夠調動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成效! 預設學習評價:
1.小組自學評價 要素 評價等級(√) 閱讀筆記數量 5分 4分 3分 內容全面豐富 5分 4分 3分 情節概括準確 5分 4分 3分 讀后真實感受 5分 4分 3分 2.預設學習展示活動評價 要素 評價等級(√) 形成正確的觀念 5分 4分 3分 做出具體的闡釋 5分 4分 3分 獲得有益的啟示 5分 4分 3分
第1課時:通讀 教學目標:目標1
通讀作品內容,學生能了解作品的主要內容,理清作品的行文為思路。 教學過程:
(一)在暑假閱讀的基礎上,再次通讀作品,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章節,在教師指導下完成閱讀筆記(小組成員每人至少5份)
3
第 章: 例:螢火蟲 結合作品概括介紹 讀后感受
本能
習性
勞動
婚戀
繁衍
死亡
(二)作業:繼續閱讀完成自讀筆記 小組自讀筆評價: 要素 評價等級(√) 閱讀筆記數量 5分 4分 3分 內容全面豐富 5分 4分 3分 情節概括準確 5分 4分 3分 讀后真實感受 5分 4分 3分
第2課時:精讀 教學目標:目標2
精讀局部章節,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結合相關的章節,體會作者的寫作特色,鑒賞作品的語言,把握作品的主題。
教學過程:
體會作者的寫作特色 教師指導:比較閱讀 學習任務:《昆蟲記》中螢火蟲章節與普通科普介紹文比較,體會法布爾《昆 蟲記》的寫作特色。
學習問題:
1. 閱讀兩篇文章,你更喜歡哪一篇,為什么?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體會法布爾《昆蟲記》的寫作特色。
2. 除了語言生動,你還發現在作者法布爾的眼中,昆蟲們都是什么角色? 他是如何觀察這些昆蟲的呢?
設計意圖:體會作者不同的寫作視角。 3. 你認為作者哪里寫得好?為什么? 設計意圖:品味語言 教師指導鑒賞語言角度: ① 修辭
② 表現力強的詞句
4. 假如你是法布爾,你通過《昆蟲記》想告訴讀者什么呢?
設計意圖:把握作品的主題。 第3、4課時:深度閱讀 教學目標:目標3
深讀相關章節,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運用批判性思維,形成自己的思想觀念,結合作品相關情節,形成合理的闡釋,獲得別樣的體驗和有益人生感悟和啟示。
教學過程:
4
(一)布置學習活動:你們組成員是學!抖嘣幕饭澞恐谱鞯某蓡T,最近初二年級在熱讀法布爾的《昆蟲記》。你們想通過制作為期五集的以“敬畏生命”為主題的科普系列節目,目的是想讓同學在閱讀中體會人與動物的關系;通過走進作家學習法布爾與動物為友,尊重大自然中的所有生命,和科學探索精神。 學習活動評價:
要素 評價等級(√) 形成正確的觀念 5分 4分 3分 做出具體的闡釋 5分 4分 3分 獲得有益的啟示 5分 4分 3分 (二)指導小組學習活動 1. 確定小組播出的主題。 2. 小組主題確定的依據。 3. 確定節目播出時角色。 4. 共同完成播放文字稿。 5. 演練完成播出的效果。
(三)學生小組展示學習成果,小組互評教師點評 (四)教師總結關鍵詞設計: 1.生命觀:尊重、敬畏
2.方法論:科學探索 寫作視角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