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come to,my party
所屬欄目:初中英語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新目標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ection B reading 北京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新目標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ection B reading 北京中法實驗學校
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教學案例
案例作者基本信息
課 題 英語教學中的核心
素養 年 級 初二年級
模 塊 Unit 9
教科書版本及章
節
人教版
課 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模塊復習課□ 初/高三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教學設計
1. 整體思路及背景簡介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語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會情境中借助語言進行理解和表達的能力。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的核心。文化品格不僅僅指了解一些文化現象和情感態度價值觀,還包括評價語篇反映的文化傳統和社會文化現象,解釋語篇反映的文化傳統和社會文化現象,比較和歸納語篇反映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場與態度、文化認同感和文化鑒別能力。思維品質,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水平和特點。學習能力,并不局限于學習方法和策略,也包括對英語和英語學習的一些認識和態度。(程曉堂,趙思奇,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
本節課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以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為載體,基于“邀請”的話題,學習發出邀請、接收邀請、拒絕邀請相關語言知識,了解發出邀請、接受邀請、拒絕邀請的文本特點和文本內容,并且可以在真實交際中做到得體地發出邀請、接受邀請或拒絕邀請。
√
- 2 -
本節課學習的文本是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為即將回美國的Ms. Steen舉辦驚喜聚會一事,發出邀請、拒絕邀請和接受邀請。有助于學生了解國外聚會邀請的禮儀,而且這篇文本為學生的之后的寫作提供了范本。
2. 教學內容分析
學習內容及內容結構分析
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是按照話題展開的。八年級上共10個單元,本單元主要圍繞“Invitations”展開。Section A的重點是復習和鞏固學生日常生活常見活動內容的動詞短語,運用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句式進行問答。Section B從口頭對話發出邀請、接受邀請和拒絕邀請過渡到邀請函的寫作,學會用邀請函的方式有禮貌地發出邀請、接受邀請或拒絕邀請。
根據本單元教材內容和本校學生的實際水平,計劃安排5課時。第一課時(Section A 1a-2d)為聽說課。第二課時 (Section A 3a-3c)為語法課。第三課時 (Section B 1a-1e) 為聽說課。 第四課時 (Section B 2a-2e) 為閱讀課,即本節課。第五課時(3a-3b)寫作課。
本課時的教材內容,2a從學生的已有認知出發,要求列出各種已知聚會名稱,為2b的閱讀活動做準備。2b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為即將回美國的Ms. Steen舉辦驚喜聚會一事,提供發出邀請、拒絕邀請和接受邀請的閱讀文本。2c是一些針對文章的一些閱讀問題。2e是運用閱讀語篇中的詞匯完成一個喬遷之喜聚會的邀請函。2e是讀后拓展活動,是對閱讀信息的遷移運用。讓學生假設自己喜歡的老師是即將離開,為此策劃一個送別會的活動。
資源選擇與內容整合的意圖
本節課教學內容基于教材2b閱讀文本,同時根據“英語核心素養要求” 超越教材文本。本節課教學不采用課本上2c的問題,而是自己設計有效問題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 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學會用書面表達的方式提出邀請、接受邀請或拒絕邀請并說明原因。 (2)難點:在真實交際中,能真正做到得體地發出、接受或拒絕邀請。
3. 學習者分析
學生現狀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永豐學校是一所山后農村校。經過一年多的初中學習,語言能力方面,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語言運用能力;文化品格方面,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有初步的了解;思維品質方面,得到了發展,初步具備獲取、處理、概括信息的能力;學習能力方面,掌握了相應的聽說、閱讀的學習策略;養成了較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已知起點
根據英語核心素養要求,本課例設計從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方面分析學情。
語言能力:本單元的話題為邀請(Invitations),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貼學生生活實際。在本單元的前幾個課時,學生已復習和鞏固了日常生活常見活動內容的動詞短語;也學習了新的接受邀請和拒絕邀請的相關詞匯和短語;學會了運用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句式進行問答;學生基本可以運用較得體的語言對接受或拒絕邀請進行合理的表達并能陳述原因。
文化品格:學生基本了解一些國外的聚會,比如Thanksgiving party, Christmas party,但是可能不太了解國外聚會的基本文化以及有關聚會邀請的禮儀。
思維品質:學生具備一定的歸納總結能力,最后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如果要求學生自己根據文本畫出思維導圖還是有一定困難的,所以需要教師做出示范和引導。
學習能力:經過初中一年的學習,學生能熟練運用跳讀(skimming)、查讀(scanning)等閱讀策略,能夠比較深入地閱讀教材文本。 可能遇到的問題
語言能力:學生英語語言知識較薄弱,不能用英語流利地表達個人見解。 文化品格:學生可能不太了解國外聚會的基本文化以及有關聚會邀請的禮儀。 思維品質:學生自己根據文本自己進行歸納總結然后畫出思維導圖還是有一定困難的,所以需要教師做出示范和引導。學生發展提升空間
語言能力方面:學生進一步拓展單元的語言目標,拓展了常用詞匯:sad, glad, surprised和短語help out with, the party preparations, plan the games, invite…to, by Friday, look forward to等。同時,學會禮貌得體地的提出邀請、接收邀請或拒絕邀請并說明原因。
文化品格方面:了解國外聚會的基本文化以及有關聚會邀請的禮儀。
思維品質方面:通過文本的深入閱讀,學生可以提取信息、歸納總結,并且表達自己的觀點。
學習能力方面: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等方式進行學習。
4. 學習目標設計
基于對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的分析,授課教師認為,本課時文本的語言和表層內容對學生來說難度適宜,但學生需要基于文本畫出思維導圖可能稍有難度,因此教師首先做出了示范畫出了接受邀請的思維導圖,然后讓學生小組合作畫出拒絕邀請和發出邀請的思維導圖。此外,學生也基本可以做到基于文本和自己的知識背景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可能在某些細節上需要老師的引導。因此,授課教師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 了解發出邀請、接受邀請、拒絕邀請的文本特點和文本內容,并且可以在真實交
際中做到得體地發出、接受或拒絕邀請。(知識目標) (2) 基本可以做到在課堂學習中聯系自己的背景知識。(能力目標) (3) 基本可以做到基于文本進行推斷。(能力目標)
(4) 了解國外聚會的基本文化以及有關聚會邀請的禮儀。(情感目標)
5.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根據本單元教材內容和本校學生的實際水平,計劃安排5課時。第一課時(Section A 1a-2d)為聽說課。第二課時 (Section A 3a-3c)為語法課。第三課時 (Section B 1a-1e) 為聽說課。 第四課時 (Section B 2a-2e) 為閱讀課,即本節課。第五課時(3a-3b)寫作課。
6.1單課時教學活動過程設計
(每個教學環節的名稱、情境、驅動6.2課堂學習評價設計(評價持續促
進學習,評價方式、評價目標及特色
性問題、學習任務類型及設計意圖) Step 1:Lead-in
觀看視頻提問問題:“How to prepare for a party?” 學生會說出buy food and drinks, buy gifts, buy food and drinks, invite others,這樣自然而言的引出今天的話題invitation.
[設計意圖]
激活舊知。快速直接地導入到今天的話題“invitation”。 Step 2 :Pre-reading
讀前活動。在讀文本之前,老師提出問題:“If your class want to invite me to your Christmas party, what would you say?” “If other classes invite you to their Christmas party, and you can go there, what would you say? ” “If other classes invite you to their Christmas party, but you cannot go there, what would you say? ”。
[設計意圖]
在讀文本之前,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已知知識預測,激發學生讀文本的興趣。
Step 3:While-reading
本環節分為fast reading 和 careful reading.
評價工具等,突出過程性、表現性、
激勵性評價)
Step 1:Lead-in 評價方式:
視頻結束以后,老師提問問題“How to prepare for a party?”,學生的回答則可以檢測他們是否認真觀看視頻。老師采取口頭表揚的方式進行評價。
Step 2 :Pre-reading 評價方式
在讀文本之前,老師提出問題:“If your class want to invite me to your Christmas party, what would you say?” “If other classes
invite you to their Christmas party, and you can go there, what would you say? ” “If other classes invite you to their Christmas party, but you cannot go there, what would you say? ”。 需要學生聯系自身,做相應的回答。這是激活學生舊知的一個過程。學生的回答可以檢測在學習課文之前,他們是否知道如何禮貌得體的發出邀請、接收邀請、拒絕邀請。老
師采取口頭認可和表揚的方式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
Step 3:While-reading評價方式 Fast reading老師采取口頭提問和表揚的方式進行評價。
Careful reading采取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檢測和評價。學生首先在老師的帶領下畫accept an invitation的思維導圖,之后學生自
- 6 -
1. Fast reading 學生閱讀全文,將accept an invitation, make an invitation, turn down an invitation與三封郵件進行匹配。學生匹配完,核對答案時,老師追問“How do you know that?”.如此,也是對于pre-reading環節的check。
匹配完之后,老師追問“In daily life, we make an invitation at first and then the invitation is accepted or turned down. But why is ‘Making an invitation put below’? ”引導學生關注文本外的圖片,關注text feature。
[設計意圖]
設計匹配,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掌握每一封郵件的大意,通過關鍵詞句判斷出是屬于發出邀請、拒絕邀請還是接受要求,核對確認學生在pre-reading環節的預測。
設計問題“In daily life, we make an invitation at first and then the invitation is accepted or turned down. But why is ‘Making an invitation’ put below?”,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關注文本外的圖片, 關注text feature。
2. Careful reading
(1) 第一遍careful reading.
己嘗試畫思維導圖,然后在小組內討論。讓
學生呈現他們本組的思維導圖,是本活動的一個評價方式。
Step 4:Post-reading (Homework) 課后作業的檢測和評價方式是上交作文,老師進行面批面改。讀第一封郵件accept an invitation,畫思維導圖。讀第二封郵件turn down an invitation,畫思維導圖。讀第三封郵件make an invitation,畫思維導圖。學生可能不太熟悉這樣的學習方式,所以在讀完第一封電子郵件accept an invitation之后,老師帶著學生一起來完成第一個思維導圖,給學生做示范。
[設計意圖]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集思廣益,有力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在討論和回答問題時鞏固復習目標語、遷移新知識。
(2) 第二遍careful reading. Q:Why are the students throwing a party? [設計意圖]
在第一遍careful reading學生通過畫思維導圖,了解發出邀請、接受邀請和拒絕邀請的文本內容和語言特點之后。 第二遍careful reading,提出一個問題,雖然這一個問題很簡單,但是授課老師通過追問,可以讓孩子們不停地思考,進行深入地的回答。這一環節要求學生基于文本提煉信息進行歸納總結,并且跳出文本,表達自己的觀點。
- 8 -
Step 4:Post-reading (Homework) 假如你是李華,你們班級要舉辦一個圣誕派對(Christmas party)。請你寫一封電子郵件,邀請你們的外教Peter參加此次活動,告訴他活動的時間和地點? 他可以在活動中做什么? 他回復郵件的時間? When and where is the Christmas party? What can Peter do at the Christmas party? When should he reply to this invitation? [設計意圖]
目的是讓學生轉化為書面的提出邀請。
7.板書設計、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結合案例的特色,可選擇撰寫)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