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杠桿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第1節杠桿-湖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 第一節 杠桿(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杠桿,能從常見的工具和簡單機械中識別杠桿。 (2)知道杠桿的平衡。 2、過程和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杠桿的結構; (2)通過探究,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杠桿,進一步認識物理是來自于生活的,認識到物理是有用的。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
(2) 難點:從常見的工具和簡單機械中識別杠桿,理解力臂的概念。 (三)教學準備
杠桿支架、鉤碼、帶等分刻度的均質木尺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生活情景教學:拔釘子游戲。
由“稱娃”圖片引出生活中常見的工具,指導預習教材p76
二、什么是杠桿?
根據視頻,請學生歸納所用工具的相同點。
1、定義: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叫杠桿。 請學生介紹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可以看作杠桿? 要點:(1)硬棒
(2)繞著固定點轉動
問: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工具?
杠桿的使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三、幾個名詞
1、 支點:繞著轉動的那個點O 2、 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F1 3、 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
4、 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l1 5、 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強調:力的作用線指的是經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所在的直線。 力臂不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 課堂練習:作出下圖各動力和阻力的力臂。
四、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 什么叫杠桿的平衡
杠桿靜止或勻速轉動狀態稱為杠桿的平衡。 2、預習課本第77頁。
思考:
用什么器材好呢?
實驗前為什么要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怎樣調節? 實驗中如何方便地提供動力和阻力? 實驗中如何快速測得動(阻)力臂?
3、 探究過程(學生實驗)
a) 提出問題:杠桿的平衡條件是什么?
b) 猜想與假設:從剛才的實驗出發,引導學生猜想。 c) 設計實驗,制訂計劃 d) 進行實驗,收集證據 e) 分析與歸納:
杠桿的平衡條件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寫成:F1l1= F2l2 或F1F2 =l2
l1
即:力與力臂成反比 f) 實驗評估: i. 為什么在實驗前,要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ii. 如果不用鉤碼而用彈簧測力計進行實驗,應注意什么問題? iii. 為什么要進行多次實驗探究?
4、 學生練習
(1)如圖所示的杠桿中,動力的力臂用L表示,圖中所畫力臂正確的是( )
(2)如圖,質量可忽略的杠桿上所標的每一格長度都是相 等的,0為支點,杠桿兩邊所掛的每一個鉤碼均相同,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下列情況下,杠桿仍在水平 位置保持平衡的是( )
A.兩邊都減少一個鉤碼
B.兩邊的鉤碼下各加掛一個 相同的鉤碼
C.左邊鉤碼向右移一格,右邊鉤碼同時向左移一格 D.右邊加掛一個相同鉤碼,左邊鉤碼同時向左移一格 (3)根據圖中的已知條件求動力?
五、課堂小結
六、家庭作業
《練習冊》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