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杠桿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一章機械與功1.杠桿-湖南省 - 岳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十一章 機械與功
第一節 杠桿(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杠桿,知道杠桿的一些應用。
2.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杠桿的構造。
3.通過探究,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
學習重點:杠桿的構造(五要素),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及探究方法的設計。
難點:畫出杠桿的力臂。
一、復習回顧
1.力的三要素是 。
2.使用托盤天平時,首先將天平放在 ,再調節 ,使指針指在 。若指針偏左,則說明 ,應將平衡螺母向 調。
二、預習交流
古希臘學者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棍,我就能搬動地球”你知道這句話中的道理嗎?在這句話中“一個立足點,一根長棍”指的是什么呢?對,這我們這一節課要學習的杠桿。
三、展示提升
閱讀P72第一段回答:人類使用機械的目的是 ;
簡單機械包括: 等。
(一)、認識杠桿
觀察教材及下面所示的幾種工具并親自做一下。
想一想,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1.定義:在力的作用下能夠饒著 轉動的 叫杠桿。
2.五要素
支點指 。
動力是 。
阻力是 杠桿轉動的力。
動力臂是 到 的距離。
阻力臂是 到 的距離。
3、畫出以下各杠桿的
的支
點、動力和阻力
4.畫力臂(如圖甲、乙)
步驟:
(1)找準 。
(2)沿力的方向作出 。
(3)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畫 。
(4)標出 。
(簡記:一找點、二畫線、三作垂線段)警示:不論動力、阻力,都是杠桿受的力
5、試一試:請在圖中畫出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并且用L1、L2將它們標出來。
(二)、實驗探究:杠桿平衡條件
1.什么是杠桿的平衡 。
2.猜想,杠桿是否平衡,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
3.設計實驗,寫出實驗步驟和器材。(在書上P74完成)
(1)實驗器材:杠桿和支架、鉤碼、刻度尺
(2)實驗步驟:① 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 位置平衡。
② 在杠桿兩邊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調節位置,使杠桿重新平衡。
③ 把支點左邊的鉤碼重當作動力F1,支點右邊的鉤碼重當作阻力F2,
用刻度尺量出動力臂L1和阻力臂L2 (數格),將各數值填入表格中。
④ 改變鉤碼的個數,再做兩次,將結果填入表中。
⑤求出各次實驗中,動力×動力臂與阻力×阻力臂的值,加以比較。
實驗 次數 |
動力 F1(N) |
動力臂 L1(m) |
阻力 F2(N) |
阻力臂 L2(m) |
動力×動力臂 F1L1(N·m) |
阻力×阻力臂 F2 L2(N·m) |
1 | ||||||
2 | ||||||
3 |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