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杠桿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第1節杠桿-天津市第一中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杠桿--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杠桿是第十一章第一節內容,它既是第一部分“力”內容的延伸,又是后續內容其他簡單機械的基礎,因此,本節所學內容相當重要。本節的學習任務主要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認識杠桿,認識杠桿的五個要素,會畫杠桿五要素,第二部分是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第三個部分是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有一定的力學基礎,知道力的三要素,會畫力的示意圖,有初步的作圖能力,而且他們對日常生活中的杠桿,例如剪刀,蹺蹺板等還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他們對杠桿的認識是感性的,比較膚淺、片面。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積極地去觀察、討論、猜想、探究,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中歸納出杠桿的特征及平衡條件。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杠桿,并能準確找出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2.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并能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進行相關的計算。 3.能對杠桿進行分類,并能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杠桿。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繪制杠桿示意圖的過程,經歷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過程,學習分析實驗現象,尋找數據間規律從中歸納出實驗結論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感受到杠桿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提高探究的樂趣。
2.運用學過的科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杠桿,進一步感受到生活和科學的關系。 重點:杠桿的五要素及杠桿力臂畫法;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生活中的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
難點:杠桿力臂的畫法;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利用杠桿平衡條件解決實際問題。
四 、教學用具
演示:自制教具,鐵架臺、杠桿、鉤碼、
學生:鐵架臺、杠桿、鉤碼(50g)刻度尺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
通過掰手腕比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1、出示掰手腕圖片,選
出兩名同學通過掰手腕,來比試誰的力氣更大。 學生積極參與比賽,有一方會獲勝。 情景設置,通過兩次掰手腕的
不同結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探索欲,進而引出本節課所講的內容。
2、問:想不想贏,以這種方式能不能贏? 學生答:不能
3、可不可以稍稍改變一
下策略,再來一局比賽,進行反敗為勝
問反敗為勝的一方,你是獲勝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答:愿意
調整雙方的掰手腕的姿勢,是輸的一方反敗為
勝。 學生:解釋不清楚
(二)杠桿用阿基密度的豪言壯語引出杠桿,學習杠桿的概念,杠桿的五要素,杠桿的示意圖,為下一步的實驗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1、同學們都知道一句話,就是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動整個地球,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動整個地球, 順利的引出撬動地球的圖片,從而引出杠桿。
2、問學生杠桿有什么特
點,如果不能答出,出示生活中的各種杠桿,問,杠桿有什么共同特點, 學生觀察圖片及各種杠桿
的動態圖。
轉動,在力的作用下,繞固定 幫助學生獨立的總結杠桿的定義
3、有的支點比較明顯,
學生仔細觀察,體會使用
一方面是訓練學生找支點,
有的支點不夠明顯,看誰眼力好?
杠桿的姿勢,積極發言, 另一方面,幫助學生認識生活中的各種杠桿
4、師:杠桿可以轉動,那么那些因素影響杠桿的轉動效果?使用自制教具來體會一下。 ①用不同的力在相同位置按壓杠桿A. ②用相同的力在相同位置按壓杠桿A、B ③用相同的力在不同位置 按壓杠桿A、C ④用相同的力在相同位置按壓杠桿A、D 學生小組實驗,
回答:動力,阻力影響杠桿以及動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也在影響轉動效果 充分利用自制教具,把以往的直接給出五要素概念,這種“接受式”的學習形式,改成通過實驗的探究形式,真正培養學生通過實驗,來獲取信息的能力,從而深刻的理解杠桿五要素
5、提出問題,杠桿轉動效果是受到支點到動力作用點距離的影響 那如果動力作用點不變,而是動力方向改變,杠桿轉動效果變嗎? 在白板上畫出力臂 讓學生在演示器材上改變動力作用點,發現轉動效果改變,
讓學生意識到杠桿轉動效果既受到作用點影響,也受到力的方向的影響, 真正理解杠桿轉動效果是受到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的影響
引出力臂概念。
6、在課件上演示如何畫出此杠桿(撬大石塊的棍)的五個要素,強調力臂的畫法。
學案:抽水機,釣魚竿,天平的實物圖片要求學生畫出它的杠桿示意圖
觀看屏幕,鞏固認識自學的杠桿五要素 動手畫杠桿示意圖,并上投影臺展示。
讓學生從繪制杠桿示意圖的過程中,體會科學抽象的方法。同時,三個杠桿的圖出現后,為杠桿的分類的做好鋪墊。
由學生展示的圖進一步加強學生規范的畫出五要素
7、介紹杠桿的平衡狀態
思考、理解
為探究做好鋪墊
(三)杠桿平衡條件得探究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1、提出問題:杠桿的平
衡時,五要素需要滿足什么關系?
猜想:可能與動力與動
力臂、阻力與阻力臂,他們之間的和、差、乘積、比值相同。
刺激學生積極思考,大膽
猜想,讓每個學生對設置的問題說出想法,激發他們的探索欲。 2、師:為了得到確切的結論,不能只憑猜想,還必須通過實驗來研究,請
同學們利用桌上器材,設計實驗,進行探究。 提問兩側的平衡螺母有什么用?
為了方便測力臂應讓桿在哪個位置平衡? 此時還能否調節平衡螺母?
進行實驗,提醒小組內同學要密切配合,防止杠桿翻倒和鉤碼脫落。 思考杠桿
自身重力對實驗的影響。 從杠桿上直接讀出動力臂與阻力臂并記錄 不能
改變鉤碼的個數與力臂的大小,多做幾次實驗
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這一過程不僅掌握了解決問題的策略,也培養了學生主體意識和團隊精神。
3、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數據處理,歸納出杠桿的平衡條件
處理數據、歸納總結
培養學生分析實驗現象,尋找數據間的規律,從中歸納出實驗結論的一般方法。
4、通過結論的展示祝賀同學們探究成功,指出:古希臘學者阿基米德是最早探究出杠桿平衡條件的,出示杠桿平衡條件的公式F1L1=F2L2 揭示杠桿轉動的決定因素是力和力臂的成績
傾聽
讓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揚起風帆,以飽滿的激情進行后續學習。
(四)、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1、進行簡單練習,揭示掰手腕,反敗為勝的道理。
利用杠桿平衡條件,解決簡單問題,并逐步理解掰手腕的的道理。
刺激學生積極思考,運用所學內容明白比賽的道理。 2、杭州有一位老師利用彈簧測力計,測出了大象的質量,同學們幫助老師利用杠桿平衡條件測量同學的質量?
學生認真畫圖,運用平衡條件運算。
通過簡單的練習,加深學生對平衡條件的理解。
3、杠桿的分類
舉例介紹省力杠桿,費力杠桿,等臂杠桿的特點 學生觀察幻燈片,逐步了解,各種杠桿的特點。 讓學生真正了解各種杠
桿的優缺點
4、挑戰不可能
提供一個支點,一元硬幣(質量6g,直徑2.4cm),測量出你所用直尺的質量M?
幫助學生理清思路,設計
利用杠桿平衡條件,思考測量的原理,設計實驗步驟,得到結果。
利用設計實驗,圍繞杠桿
平衡條件,發散思維,通過實驗,獲得成功的喜悅以飽滿的激情進行后續學習。
實驗步驟。
結束語:給我一個支點,我不可能撬動地球,但我可以利用杠桿原理…… 播放玉兔號月球車模擬視頻
學生暢想
激發學生今天好好簡單機械,明天為社會做出不簡單的成績
六、 板書設計
一、杠桿 三、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
1.定義 1.省力杠桿: 2.五要素及畫法 2.費力杠桿 二、杠桿的平衡條件 3.等臂杠桿
1.提問 2.實驗
3. 結論 動力動力臂 = 阻力阻力臂
七、布置作業:課后習題1.2.3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