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杠桿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二章第1節《杠桿》云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12.1 杠桿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識別出杠桿,并能準確找出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2.通過實驗探究,能得出杠桿平衡的條件,并能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進行相關計算。
3.能對杠桿進行分類,并能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杠桿。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
2.通過對杠桿的研究,讓學生逐步學會透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和學習物理的興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使學生勇于并樂于參與科學探究,增進交流與合作的意識,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精神。 2.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對于一些屬于杠桿的簡單機械已有一定的知識經驗和感性認識,也已經有了一定的掌握工具的能力。通過有關力的知識的學習,對力的知識、物體運動與力的關系、平衡概念等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另外,學生已學會了天平的調節,這些都為學習本節做好了鋪墊。這些對杠桿的認識是感性的,但這些認識可能膚淺、片面,甚至錯誤。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積極地去觀察、討論、猜想、探究,從中歸納出杠桿的特征及平衡條件。
2
杠桿知識是前面幾章力學知識的延續,也是學習滑輪和輪軸等簡單機械的基礎。本節課的內容由“杠桿”“杠桿的平衡條件”兩部分構成。教學的重點是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突出教學重點的關鍵是要引導學生完成好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在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和數據處理等方面給學生創設參與的機會,使他們加深體驗。本節的教學難點是畫杠桿的力臂。為了使學生能較準確地畫力臂,教師有必要講清力臂的概念,但課堂上不宜花費過多的時間訓練,否則會影響本節重點的教學。 重點、難點
重點: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難點:杠桿示意圖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畫法。 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展示圖片一:桿秤、苗族的“秋”。 提問:它們的共同點是什么?
展示圖片二:古代人類建造宮殿時的圖片。
提問:為什么小小木棒能搬動巨大木料?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嗎?
我想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答案,帶著你的答案,開始今天的學習,檢測你的答案是否正確?
活動一:自學P76-77“杠桿”,完成1、2、3題;
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 轉動,這根硬棒就是杠桿。 2、杠桿的五要素:
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叫 。
3
使杠桿轉動的力叫 。 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 。 從 到 的作用線的距離叫動力臂l1。 從 到 的作用線的距離叫阻力臂l2。 3、杠桿平衡指杠桿處于 和 狀態。
活動二:完成學案“試著畫出三個圖中杠桿的動力臂、阻力臂”;
活動三:探究杠桿平衡
1、提出問題:杠桿受到力的作用,它們在什么條件下才能平衡呢? 2、學生自學,教師引導學生了解實驗注意事項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進行實驗,小組長要分工明確,并記錄數據。 4、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5、評估與論證:引導學生觀察數據中當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時,動力與阻力的大小關系。
活動四:自學P79“杠桿”,完成4、5、6題:
4.動力臂 阻力臂的杠桿叫等臂杠桿,它不省力,也不費距離。 5.動力臂 阻力臂的杠桿叫省力杠桿,它省力,但 。 6.動力臂 阻力臂的杠桿叫費力杠桿,它費力,但 。 課堂小結: 當堂訓練:
1、畫出下列力的的力臂。
4
2、如圖所示,求此人(G=500N)做俯臥撐時手的撐力。
板書設計:
12.1 杠桿
1.杠桿的概念: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繞固定點轉動的一根硬棒。 2.杠桿的五要素
支點:杠桿繞其轉動的點O
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F1; 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
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l1;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3.杠桿平衡的條件:F1l1=F2l2
4.杠桿分為:等臂杠桿、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