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大氣壓強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9.3《大氣壓強》肖敬偉(遼寧)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大氣壓強 》教學設計方案
遼寧省朝陽市第五中學 肖敬偉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是在建構理論基礎上,以學生為中心展開的。課堂教學中,大氣壓強的存在、測量以及應用這三個主要的教學內容,始終把握以自主建構、互動激發為主,以實現少教多學的目的。
教學中先創設情景,再通過實驗利用學生思維慣性造成認知沖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分析得出大氣壓強的存在。教學中按照“體驗→思考→分析→探究→應用”的思路展開實驗,學生通過實驗體驗大氣壓的存在,并能嘗試自主設計實驗驗證大氣壓存在;
對于大氣壓的測量,學生對托里拆利實驗為什么要這樣做,教材沒有做必要的鋪墊,學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師引導學生從覆杯實驗現象著手,過渡到想知道大氣壓能托起的水柱的最大高度,進而聯想到換用更長的管子、換用密度更大的液體來完成實驗,從而使學生認識和理解用液體壓強來研究大氣壓強的等效替代的科學方法。
新課標倡導:“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新理念。大氣壓強和生活息息相關,通過列舉生產、生活中與大氣壓有關的現象,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利用大氣壓強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空氣內部想各個方向都有壓強,知道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
2.了解測量大氣壓強的方法及大氣壓強的大小和單位;
3.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氣壓強的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1.觀察與實踐,感知大氣壓強的客觀存在,了解人類是如何利用大氣壓強的。
2.經歷探究大氣壓強的過程,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
3.通過對托里拆利實驗的學習,認識和理解用液體壓強來研究大氣壓強的等效替代的科學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經歷觀察、實驗及探究等學習活動,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探究性活動獲得成功的愉悅,提高學習的興趣;通過大氣壓強應用的了解,認識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體驗和設計實驗驗證大氣壓強的存在。
【教學難點】:了解托里拆利實驗。
【教學資源】:
1.器材
學生用:水槽、吸盤、細線、試管、測力計、塑料杯、注射器、空筆管、玻璃板、飲料瓶、熱水等
演示用:真空玻璃罩、抽氣機、氣球、平底燒瓶、鵪鶉蛋、杯子、水
2.多媒體:(1)大氣壓托水柱視頻、托里拆利實驗錄像;(2)“神十”發射升空視頻。
【教學流程圖】
教學流程說明:
小魔術引課:氣球在局部真空環境變大--------設境激趣。
活動Ⅰ:通過演示“鵪鶉蛋在長頸燒瓶中上升”這一實驗,教師引導學生共討論得出大氣存在壓強學生利用手中的器材設計實驗親自感受和驗證大氣壓的存在,親自總結出大氣壓的方向。
活動Ⅱ:教師演示覆杯實驗,學生通過前面的親自感受,很容易得出:是大氣壓支持水柱不下落。學生實驗和教師演示相結合,一步步地將實驗用的玻璃管加長,來試圖尋找大氣壓強所能托起水柱的最大高度
觀看大氣壓托起10米多高水柱的實驗視頻。在此過程中,學生初步理解了實驗測量大氣壓的原理:P大氣= P液=ρ液gh。
很自然地引導學生討論得出:換用密度更大的液體水銀測量大氣壓更方便。
活動Ⅲ:觀看實驗錄像,學生分析,理解托里拆利實驗。
【教學過程】
教學 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引 入 課 題 新 課 教 學 新 課 教 學 新 課 教 學 課堂 小結 |
小魔術:氣球在局部真空環境變大。 將充有少量氣體的小氣球放入玻璃罩中,用抽氣機抽出罩內的空氣。 ![]() 氣球為什么會自動變大呢?學習了今天的知識,謎底自會揭曉。 演示:鵪鶉蛋在長頸燒瓶中上升。 ![]() 共同分析鵪鶉蛋在瓶頸上升的過程,得出空氣內部存在壓強。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感受大氣壓強。(板書) 一、大氣存在壓強 再次引導學生分析實驗中熱水作用------使瓶里的空氣受熱膨脹,空氣減少,氣壓降低,正是瓶內外的壓強差促使鵪鶉蛋向上運動。 組織引導學生設計實驗,驗證大氣壓的存在。 走到學生中間去,和學生交流。 二、大氣壓的方向 請學生展示設計的各種實驗,適時引導學生說出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和方向。 播放動畫,介紹馬德堡半球的實驗。 三、大氣壓的數值 演示: 紙覆杯實驗 a.空玻璃杯----紙片掉落 b.玻璃杯裝滿水----紙片和水不掉落----改變紙片的方向亦如此 ![]() ![]() 請學生用桌上長短不同的試管和不同高度的飲料瓶模擬紙覆杯的實驗. ![]() ![]() ![]() 啟發學生總結間接測量大氣壓強的方法。 教師換用長的玻璃管演示大氣壓托水柱。 播放視頻:大氣壓托起約10米多高的水柱。引導學生改進測量方法。 播放托里拆利實驗錄像 (板書:大氣壓相當于760毫米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為1.013´105帕。) 指出:大氣壓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大氣壓受什么因素影響,怎樣變化,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大屏幕出示一道計算題,計算作用在人體表面上的大氣壓力。 適時地提出問題:大氣壓如此之大,為什么沒把我們壓癟呢? 播放視頻:我國“神十”成功發射的情景。 ![]() ![]() 提出問題:太空服里面裝有什么?為什么要充入空氣? 看來,如此大的大氣壓對我們來說并不是負擔,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四、大氣壓強的應用 生產、生活中人們利用大氣壓的現象很多,請舉例并解釋現象。 回顧課前的小魔術,請學生揭秘。 上課時,老師讓鵪鶉蛋走進瓶里,利用本節課的知識,你有辦法讓鵪鶉蛋從燒瓶中走出來嗎? |
觀察 思考 觀看、猜想、思考 學生分析鵪鶉蛋向上運動的原因。 思考、分析、回答 回答 了解手中的器材 閱讀大屏幕提示: 用“抽”、“壓”、“填”、“排”四種方法除去容器內氣體,制造壓強差。 設計實驗、探究 展示、說明 觀看 用皮碗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 仔細觀察a、b兩種情況下的現象。 分析原因并回答 實驗 感受 分析 總結 觀看 明白了利用水來完成這個實驗太不方便 討論得出:換用密度更大的液體水銀測大氣壓。 觀看分析 計算大氣壓的值 計算 討論分析回答 觀看 思考 回答 回答 舉例解釋 揭秘魔術 思考演示 歸納總結 |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制造學生認知上的沖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引出大氣壓強的定義. 通過師生互動討論,在學生初步理解大氣壓的存在的基礎上,強化對大氣壓存在的認識 所用器材都是日常生活常見的,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學生經歷并體驗成功的喜悅,體現新課程倡導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理念。突出本節課的重點。 感受的大氣壓的威力。 再次感受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為托里拆利實驗原理的理解做好鋪墊,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 學生學會用等效替代的方法來獲取科學知識 解惑 突破難點 學生理解了測量大氣壓強的原理:P大氣= P液=ρ液gh。 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大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加深大氣壓之大的印象 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培養學生保護大氣層和環保意識。 培養學生關注社會和生活,形成對知識應用的意識。體現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首尾呼應 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 |
|
板書 設計 |
大氣壓強 一、大氣存在壓強: (馬德堡半球實驗) 二、大氣壓的方向: 各個方向 三、大氣壓的數值: (托里拆利實驗) P0=760mmHg=1.013× 105Pa 四、大氣壓的應用: |
|||
布置 作業 |
1、上網查找資料了解大氣壓強的變化規律。 2、了解大氣壓在生活中的應用。 |
讓學生關注生活中的物理,提高科學素養。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