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三視圖
所屬欄目:初中數(shù)學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九年級下冊第二十九章29.2三視圖(第3課時)遼寧省 - 大連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29.2 三視圖(第3課時)
一、內容和內容解析
1.內容
根據(jù)三視圖說出立體圖形的名稱,描述物體的形狀,感受“綜合”思考的過程。 2.內容解析
學生在七年級已經接觸過“從不同的方向看物體”的內容,但當時沒有明確給出“視圖”這個概念;本章是從投影的角度解釋三視圖的概念,這與從不同的方向看物體所得到的平面圖形是一致的。前一節(jié)課學生已經能夠畫出基本幾何體的三視圖,體會了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轉化。本節(jié)課是在上一節(jié) “由物畫圖”的基礎上 “由圖想物”,讓學生體會從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的轉化過程,這種從“二維”到“三維”的轉化,不僅使學生對投影和視圖的認識水平再次提升,更能對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畫三視圖是將一個物體從三個方向觀察,分別表現(xiàn)這三個方面的分解過程;由三視圖想出物體的立體形狀,則是把物體的三個方面形狀“綜合”起來的過程,這兩個過程是相反的,也是相互聯(lián)系的。 基于以上分析,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為:根據(jù)三視圖描述基本幾何體和實物原型。
二、目標和目標解析
1.目標
(1)能根據(jù)三視圖描述基本幾何體形狀和實物原型。
(2)通過觀察和動手實踐,理解三視圖中相關各線條之間的對應關系,通過它們能形成一個整體性認識,并根據(jù)這些關系由平面圖形得出對應的立體圖形。
2.目標解析
達成目標(1)的標志是:能通過給出的三視圖用語言來描述出立體圖形的形狀。
達成目標(2)的標志是:通過三視圖描述立體圖形,體會三視圖在轉化為立體圖形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習了“從不同方向看物體”的內容后,又進一步引入“三視圖”的概念,并通過觀察能夠畫出立體圖形的三視圖,這要準確把握三視圖中的相對位置關系和大小關系,并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 而本節(jié)課要求學生能夠通過三視圖想象并描述出立體圖形,這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有了較高的要求,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
基于以上分析,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為:根據(jù)三視圖觀察想象,描述出基本幾何體和實物原型。
四、教學支持條件分析
本課需要呈現(xiàn)大量的圖片和模型,為了幫助學生更直觀、形象的觀察,采用多媒體,例如:電子白板、幾何畫板,大小屏互動、實物投影等輔助教學,還要準備一些常見的幾何體模型、正方體積木和實物圖形以便學生更好的理解。
五、教學過程設計
1.復習鞏固
問題1 畫出幾何體的三視圖,長高寬遵循的“三個原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師生活動:學生回顧舊知,充分掌握畫三視圖的原則,即“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
設計意圖:復習畫三視圖的基本原則,為本節(jié)課打好基礎,同時畫三視圖的基本原則也是根據(jù)三視圖還原立體圖形的方法。
微視頻引課 請同學們說出老師展示的立體圖形名稱。
師生活動:學生觀察、思考并分別說出它們的名稱分別是:正方體、圓柱、圓錐、球。 設計意圖:復習基本幾何體,說出它的名稱,為本節(jié)課打好基礎。 2.新知應用
例題1 根據(jù)以下兩組三視圖中主視圖、俯視圖和左視圖,說出立體圖形的名稱.
師生活動:學生觀察三視圖,口述回答。由三視圖想象立體圖形時,首先分別根據(jù)主視圖、俯視圖和左視圖想象立體圖形的前面、上面和左側面,然后綜合起來考慮整體圖形。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三視圖中的三個視圖的位置和形狀之間的關系,能夠用語言描述出物體的實物圖形,鍛煉空間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問題2 根據(jù)三視圖,說出立體圖形的名稱,并嘗試畫出它的立體圖形.
師生活動:教師將學生作品進行實物投影展示,請大家觀察并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畫簡單的立體圖形的三視圖,進一步理解三視圖和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引起學生興趣,從而產生疑問,激發(fā)其求知欲,并引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復習立體圖形三視圖的畫法,并為后面引入本節(jié)課作鋪墊。
例題2 根據(jù)物體的三視圖,描述物體的形狀.
師生活動:師生共同觀察三視圖,發(fā)現(xiàn)其中的形狀關系和線條的不同,由主視圖可知:物體正面是正五邊形,由俯視圖可知,由上向下看到物體有兩個面的視圖是矩形,它們的交線是一條棱(中間的實線表示),可見到另有兩條棱(虛線表示)被遮擋,由左視圖可知,物體左側有兩個面的視圖是矩形,它們的交線是一條棱(中間的實線表示),綜合各視圖可知,物體的形狀是正五棱柱。
設計意圖:由簡單幾何體到復雜幾何體的過度,使學生加深對實線和虛線的了解,知道它們的作用。
變式練習 如果再變換一下三視圖的位置,物體的形狀是什么?物體是怎樣擺放的?
問題3 此三視圖所表示的立體圖形是什么樣的呢?
師生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獨立思考、回答并講解得出答案。在前面的學習基礎上,學生可分析出由俯視圖為正五邊形,該圖與正五邊形有關,又由主視圖和左視圖的長方形形狀得出該圖為柱體,即正五棱柱。
設計意圖: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探索了由立體圖形畫出三視圖,本活動探討怎樣由三視圖想象出立體圖形,通過與上節(jié)課形成逆向思維來引入本節(jié)課的問題,通過兩個例題培養(yǎng)學生將三視圖轉換成立體圖形的能力,使學生體會到根據(jù)三視圖從三個不同方向,有順序的想象立體圖形的形狀。
問題4 給出三視圖,選擇對應的幾何體.
師生活動:教師演示圖片,學生觀察思考。對于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角度看到的視圖可能不同,單一的視圖只能反映物體的一個方面,所以在生產實踐中,往往采用多個視圖來反映物體不同方面的形狀,通過課件中圖形的引入,可以向學生說明三視圖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三視圖與其對應的立體圖形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使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價值,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生對三視圖的觀察,想象立體圖形的形狀,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力。
問題5 給出三視圖,畫出的幾何體.
師生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獨立思考、回答并講解得出答案。在前面的學習基礎上,學生可分析出由俯視圖為凹五邊形,該圖與凹五邊形有關,又由主視圖和左視圖的長方形形狀得出該圖為柱體,即凹五棱柱。
設計意圖:加深難度,使學生體會到根據(jù)三視圖從三個不同方向,有順序的想象立體圖形的形狀。
正方體組合練習
問題6 根據(jù)下面的三視圖,請你動手擺出來,然后說出這個幾何體是怎么組合而成的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