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三視圖,及其畫法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下冊第29章《三視圖及其畫法》河南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下冊第29章《三視圖及其畫法》河南
《三視圖及其畫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從投影的角度理解視圖的概念, 2、會畫簡單幾何體的三視圖,
3、通過觀察探究等活動知道物體的三視圖與正投影的相互關系及三視圖中位置關系、大小關系。
教學重點:從投影的角度加深對三視圖的理解和會畫簡單的三視圖 教學難點:三視圖的畫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從學生熟悉的古詩入手,引出課題。
同學們還記得蘇軾的一首詩《題西林壁》嗎?詩中作者多角度的描述觀察了美麗的廬山,下面我們一起去領略下美麗的廬山風光吧,請看(屏幕投影廬山風景視頻片段)
師: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多美的山,多美的詩!哪位同學能說說這是什么原因呢?
這首詩正是詩人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看到了不同的景觀的結果.我們這節課也學著去用詩人的眼光去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看看我們會有哪些新發現. 29.2 三視圖(1)。(出示課題)
當我們從某一角度觀察一個物體時,所看到的圖象叫做物體的一個視圖.視圖也可以看作物體在某一個角度的光線下的投影,對于同一物體,如果從不同角度觀察,所得到的視圖可能不同.下面我們一起來觀察幾組不同角度的圖片.(展示圖片)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觀察飛機圖片,使學生初步體會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可能看到不一樣的結果。
問:同一物體可以從各個角度觀察,得到不同的視圖,那么一個物體究竟需要幾個視圖才能全面反映它們的形狀呢? (學生討論交流)
(演示)觀察可知,單一的視圖通常只能反映物體的一個方面的形狀,不能全面地反映物體的形狀,生產實踐中往往采用多個視圖來反映物體不同方面的形狀。本章,我們只討論三視圖。
(一)認識三視圖
如圖,我們用三個互相垂直的平面(例如墻角處的三面墻壁)作為投影面.其中正對著我們的叫做正面.正面下方的叫做水平面,右邊的叫做側面.一個物體(例如一個長方體)在三個投影面內同時進行正投影,在正面內得到的由前向后觀察物體的視圖,叫做主視圖;在水平面內得到的由上向下觀察物體的視圖,叫做俯視圖;在側面內得到由左向右觀察物體的視圖,叫做左視圖.
三視圖位置有規定,主視圖要在左上邊,它下方應是俯視圖,左視圖坐落在右邊。 隨堂練習,鞏固知識。
(我們學習了物體的主、俯、左三種視圖,接下來我們一起再來探探它們之間的大小有什么關系呢?)
(二)視圖長寬高的關系
正對著物體看,物體左右之間的水平距離、前后之間的水平距離、上下之間的豎直距離,分
別對應這里所說的長、寬、高。從實例中我們發現,三視圖中,主視圖與俯視圖表示同一物體的長,主視圖與左視圖表示同一物體的高,左視圖與俯視圖表示同一物體的寬,因此三個視圖的大小是互相聯系的,畫三視圖時,三個視圖要放在正確的位置,并且使主視圖與俯視圖的長對對正,主視圖與左視圖的高平齊,左視圖與俯視圖的寬相等. (三)三視圖的畫法 畫三視圖時須注意:
1、三視圖位置有規定,主視圖要在左上邊,它下方應是俯視圖,左視圖坐落在右邊。 2、主視圖與俯視圖的長對正,主視圖與左視圖的高平齊,左視圖與俯視圖的寬相等. 三、例題欣賞
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經常遇到各類種物體,這些物體的現狀雖然經常各不相同,但是它們一般是由一些基本幾何體(柱體、錐體、球等)組合或切割而成的,因此會畫、會看基本幾何體的視圖是非常必要的.
例1 畫出下圖所示一些基本幾何體的三視圖. (1)圓柱;(2)正三棱柱;(3)四棱錐;(4)球
分析:畫這些基本幾何體的三視圖時,要注意從三個方面觀察它們,具體畫法為: 1. 確定主視圖的位置,畫出主視圖;
2. 在主視圖正下方畫出俯視圖,注意與主視圖“長對正”; 3. 在主視圖正右方畫出左視圖,注意與主視圖“高平齊”,與俯視圖“寬相等”. 四、題組訓練 見課件、導學案 五、課堂小結
說說你這節課的收獲? 六、堂清檢測 見課件 、導學案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