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銷售中的盈虧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3.4《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探究1銷售中的盈虧-重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3.4《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探究1銷售中的盈虧-重慶市合川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實踐活動正確理解利潤和利潤率的本質特征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情境創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提高學生明辨商業活動中的欺詐行為,培養學生今后搏擊商海的情懷
2學情分析
本節內容安排在“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之后,學生能夠初步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學習本節內容后,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如何把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活動一
同學們,從古代的以物易物到如今貨幣交易,小到一支鋼筆、一本練習本,大到一輛汽車、一套房屋,商品交易伴隨著我們的一生。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銷售中的盈虧問題(用多媒體展示并板書課題)。
在學習之前,老師也來當一回老板,把手里的這件商品出售給大家,價高者得。(出示物品:毛絨玩具)
(師生互動)
現在,老師以50元的價格出售給這位同學,50元叫這次交易的(售價,學生答)老師以20元購得這件商品,20元叫(進價,學生答)。在這次交易中,老師賺了還是虧了?賺了多少?這兒的30元叫(利潤,學生答)。
你知道這三者的關系嗎?(板書:售價-進價=利潤)
你能求到利潤占進價的百分比嗎?我們通常把利潤與進價的百分比叫做這次交易的利潤率。(板書:利潤/進價=利潤率)
現在,老師準備把這件標價50元商品賣出去(出示物品:足球),但考慮到標價太高,準備打折出售,你知道打折的意思嗎?(板書:標價*折數 /10=售價)
(師生互動)
老師的進價是30元,在這次交易中,老師的利潤是多少?是盈利了還是虧損了?你是怎么判斷的盈利還是虧損的?
活動2【練習】活動二
在了解了這幾個關系式后,讓我們一起動起來——搶答:
[文本框: (多媒體展示:搶答并積分)]
問題層次經歷由數到式,簡單一點的問題可以考慮交由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來解決,并及時進行鼓勵,幫助他們樹立自信,激發興趣。
活動3【活動】活動三
生活中有一位商家,他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文本框: (多媒體展示:探究一) 某商店在某一時間以每件60元的價格賣出兩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虧損25%,賣這兩件衣服總的是盈利還是虧損,或是不盈不虧?]
猜一猜,這家商店總的是盈利還是虧損?
你認為應該怎樣去判斷盈虧?(已知售價,需求進價)
需求幾件商品的進價?(兩件)
引導學生把上述問題分解為需求兩件衣服的進價。
[文本框: (多媒體展示:探究一) A、某商店在某一時間以60元的價格賣出一件衣服,盈利25%,求這件衣服的進價。 B、某商店在某一時間以60元的價格賣出一件衣服,虧損25%,求這件衣服的進價。]
用方程思想解決實際問題是數學學習中的一種重要思想方法。
你能用方程解決這兩個問題嗎?
請兩位學習較好的同學上臺完成這兩道題目,一位同學求A,一位同學求B。其它同學在練習本上完成,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最后,綜合起來,得到問題C:
[文本框: (多媒體展示:探究一) C、假如這家商店在同一時間賣出這兩件衣服,總的是盈利還是虧損,或是不盈不虧?]
有了上述兩個問題為基礎,這個問題相對比較簡單,可交由學生進行口答。
活動4【活動】活動四
我們的數學問題來源于生活,把你在生活中遇到的銷售問題給你的同伴說說。
并以小組為單位,合作編寫一道與實際生活相關的銷售問題,比一比,哪個小組編寫的問題更有新意、更具挑戰性。這個問題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困難,應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交流時間,教師參與到學生的小組討論中進行引導。
教師在巡視的過程中發現具有新意、挑戰的問題。運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小組成果。
預計展示兩組的成果,其中一題由教師引導同學解決,教師板書解題過程,規范書寫格式。另一題交由同學在練習本上完成,并運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解答過程。
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實際問題可以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去解決,我們要善于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與思考問題。
活動5【活動】活動五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想對自己說什么?對同學說什么?對老師說什么?
活動6【作業】活動六
1.解決自編問題
2.社會調查:調查個體服裝店老板一般把標價提高到成本的百分之幾?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