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觀察種子的結構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章第二節《觀察種子的結構》廣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章第二節《觀察種子的結構》廣西省優課
第三單元 第一章 第二節 種子植物
(教學設計)
教 學 目 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并說出種子的主要結構。描述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二、過程和方法:
1.運用觀察的方法識別種子結構,學會觀察的一般方法,并能應用于今后的學習和研究之中。 2.掌握區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的方法,并應用于對植物的識別之中。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形成熱愛種子、熱愛植物體、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體驗與人交流與合作,形成互相合作、尊重別人、知書懂理的人際情感。
學情
分析
我校是以農村生源為主的學校,大多數學生生活在農村,學生對種子的結構有一定的了解,他
們對生物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本節課從種子萌發變成植物引入,引發學生探究
種子的奧秘,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指導學生觀察解剖菜豆、玉米、綠豆、花生、水稻等植物的種子,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重點 難點
重點:運用觀察的方法識別種子的結構。 難點:種子結構的識別方法及結構特點。
教學方法
實驗法、觀察法、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法
教具
學具
多媒體課件、視頻、導學案
實驗材料和用具:剖菜豆、玉米、綠豆、花生、水稻種子,解剖刀,放大鏡,碘液。
教學流程圖
視頻引入→提出問題→觀察解剖→分析討論,做種子結構解剖圖→總結提升
教學過程
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視頻引入
活動
一:
活動二: 活動三:
播放視頻:種子萌發 引導思考:
一粒小小的種子,為什么能夠萌發成一株植物?
種子里有什么奧秘呢?從而引出本課主題。
觀察菜豆和玉米種子的結構:
1.觀察菜豆、玉米種子的外形。 2.解剖:請按p80頁實驗要求解剖種子,對照p81
頁種子結構模式圖,認識種子的結構。
3.比效:找出兩種種子的共有結構和區別。
用NBook虛擬實驗室演示實驗過程。指導學生分析
實驗原理。如:在玉米的切面滴加典液可以觀察到什么現象?胚乳變藍說明什么問題?胚乳里的淀粉有什么作用?
巡查學生實驗,隨時指導,及時表揚與鼓勵。
制作種子的解剖標本
1.剝離:請將種子的結構解剖剝離出來。 2.貼圖:將剝離出來的結構貼在作業紙上。 3.連線:將種子的結構與植株的相應結構連線。
解剖其它種子
1.解剖:請按觀察過程將花生、綠豆、水稻種子的結構解剖出來
2.比效:找出種子的共有結構和區別。 3.分類:將種子分類并簡述分類理由。
觀看視頻:種子的萌發。 提出問題:小小種子長成一棵植物的奧秘是什么呢?思考并觀察菜豆、玉米、綠豆、花生、水稻等植物的種子。
帶著問題對照教材相應的內容,認識菜豆和玉米種子的結構,找出兩種種子的共有結構和區別。完成導學案第一部分。
剝離分解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制作種子結構解剖圖,將種子的結構與植株的相應結構連線。推測出種子萌發為植株的奧秘所在。
再次認識種子的結構,找出雙子葉種子和單子葉種子的共有結構和區別。
通過觀看視頻和觀察種子外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出課題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觀察思考的習慣。
學生在制作種子結構解剖圖中再次認識種子的結構,在將種子的結構與植株的相應結構連線的過程中學習合理推測。
學生學會通過觀察獲得信息,并通過對比歸類處理信息。自主構建知識網絡。
[來源:學 活動四: 課堂 小結
展示種子解剖貼圖
1.展示:請將種子的解剖圖貼到白板上。 2.評價:請每位組長點評一份解剖圖貼。 3.交流:各位同學在組長點評后交流質疑。
知識梳理:
各學習小組展示本組的種子的解剖圖,并對其他組的作品進行質疑和評價,或就自己的作品對其他同學的質疑進行答辯。
完成圖表的方式進行知識梳理。
通過數據分析,明確種子繁殖的優勢。
學生通過質疑答辯,理清思路自主構建知識體系。通過展示交流獲得成就感。
理清思路自主構建知識體系。
板書設計
第三單元 第一章 第二節 種子植物
一、 玉米菜豆種子的結構: 三、種子結構貼圖展示: 二、花生、綠豆、水稻種子的結構:
課后反思:
本節課本著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采用了“制作種子結構貼圖”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提供的實驗材料用具,采用了討論法、實踐法、合作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去探求知識的奧秘,培養學生勇于探究的科學態度。本課引入NOBOOK虛擬實驗室實驗指導明晰,通過制作“種子的解剖標本”很好的引導學生思考和找尋問題的答案。完美達成做中學的目標。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