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節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江西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節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江西省省級優課
題名稱 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科 目
初中生物學
年 級
7年級
學科版本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 章 節
第4單元第7章第2節
課
型
新課
教學時間
第1課時(45分鐘)
教材分析
《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7年級第4單元
第7章第2節的教學內容,對本章來說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具承上啟下的作用,教材內容詳實,圖文并茂,對于學生全面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有促進作用,同時也為后面的《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的學習作了鋪墊。
學生分析
初一學生的年齡大多在12歲—14歲之間,處于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但還不能完全擺脫對于圖片等直觀材料的依賴。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環境污染對生物造成的影響。 2、探究酸雨對實驗動物的影響。
二、過程與方法
1、嘗試發現和解釋生命現象。 2、掌握探究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形成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觀點,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2、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1、探究酸雨對實驗動物的影響。
教學難點 1、形成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觀點,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教學資源 PPT、燒杯、膠頭滴管、模擬酸雨、模擬正常雨水、實驗動物(泥鰍)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通過展示日本福島核泄漏后的當地街道圖片及生物表現,引導學生思考環境污染對人類造成的影響。
自主回答
1、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
2、引出教學目標,目標引動,情境帶動。
新知識講授和學生探究
交替
1、通過福島核污染的案例,引導學生回答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污染。
2、結合學生的回答,引出常見的污染---酸雨,并引導學生思考酸雨的危害 3、當學生回答之后,引導學生以四人小組的形式通過模擬降雨(酸雨、正常雨水)來進行探究其對生物(泥鰍)的影響,驗證酸雨的危害。
4、第一輪模擬降雨(1-10滴),結束后,引導學生說明實驗動物的現象,并思考原
因。
5、學生回答結束后,教師進行點評,并引導學生進行第二輪的模擬降雨(11-20滴)。
6、第二輪模擬降雨過后,再次引導學生說明實驗動物現象,并深入思考原因。 拓展提問:為什么滴加模擬正常雨水時,有些實驗動物也會躁動不安,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
7、學生回答結束后,進行最后一輪的模擬降雨,鑒于學生活潑開朗的天性,教師適時進行紀律的維持。
8、提問:結合三輪模擬降雨過程,同學們能夠得出怎樣的結論?
1、學生結合身邊實例回答。 2、學生自主思考,并結合書本內容回答。
3、形成四人小
組,展開探究。 4、第一輪探究,思考原因。 5、小組代表發言。 6、深入思考第二輪實驗現象,并開拓思維,思考引起實驗動物躁動的其他因素,舉手回答。
7、最后一輪探究實驗。 8、獨立思考
1、加強學生的觀察、動手和總結能力。 2、創造問題情境,激
發學習興趣。 3、采用直觀教具演示,降低學生對抽象現象的理解難度。
小結總結
1、請學生討論后派代表總結發言,之后教師繼續展示酸雨對植物的破壞圖片,以加深學生印象。師生共同完善探究實驗的
結論,
2、演示其他環境問題圖片,引發思考,進一步總結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1、分組討論,每組派代表總結發言,并結合圖片展開思考,完善結論。 2、思考其他環境問題對生物的影響。
查漏補缺。目標引領,主動探究。
隨堂作業
通過兩個問題引發學生討論: 1、我如何做到保護環境?
2、保護環境的意義是什么?
小組討論并回答
1、夯實基礎 2、發散學生的思維。 3、形成體系
板書設計
§4.7.2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一、案例:霧霾、酸雨、水污染 二、探究:酸雨對泥鰍的影響 三、結論:酸雨危害生物 四、其他環境問題 五、討論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