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消化和吸收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二節《消化和吸收》初中生物人教版-重慶市璧山中學校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第二節《消化和吸收》初中生物人教版-重慶市璧山中學校
教學目標評論
本節是人教版《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體的營養》第二節《消化和吸收》中的授課內容。《消化和吸收》是教材中難度較大的一節,一是內容涉及知識點多,有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系統的組成、食物的消化過程、小腸對營養物質的吸收等,還包括一個探究實驗、一個資料分析;二是初一學生還沒有開始系統學習物理學、化學,沒有理解物理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的知識基礎,特別是難以理解消化酶對食物的消化作用,所以需要分兩個課時完成教學活動。在第一個課時的內容里,包括消化系統的組成和一個探究實驗“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
2學情分析評論
1、身心特點:七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思維活躍,他們有很強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結構。
2、認知特點:通過上一節“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的學習,對淀粉已有一定的了解;通過七年級上學期“觀察種子的結構”實驗,知道可用碘液檢驗淀粉的存在;通過小學四年級《科學》的學習,以及平時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對消化和消化系統有了一定的認識,但食物在消化系統內怎樣消化和吸收的知識比較缺乏。
3、技能特點:七年級的學生通過大半年的學習和訓練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探究實驗相關知識,具備了一定的實驗設計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
3評論
教學重點
1、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
2、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
教學難點
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評論
剛剛我們看到的視頻,是前兩年非常紅火的的紀錄片,展現了各式各樣的中國美食,不論是哪種美食吃進你的身體里面,都會慢慢消失,變成什么呢?這里確有一顆頑強的西瓜子,從我們的身體里逃了出來,他到底經歷了什么呢?
請學生朗讀“西瓜子歷險記”
活動2【活動】學習活動一 消化系統的組成評論
閱讀教材P29頁,圖4-22,你能找出西瓜子經歷了那些器官嗎?
學生回答。
這些器官組成食物在你們體內消化的通道,我們稱之為消化道。
酸雨是哪兒來的?你還能找出與他類似的結構嗎?
這些器官向消化道內分泌消化液,我們稱之為消化腺。消化道和消化腺共同組成了我們的消化系統。
【模型展示】教師出示人體軀干模型,讓學生感受肝臟、胃、胰、小腸、大腸等在人體的大概位置。
【學生活動】小組比賽,拼湊消化系統的結構圖。
活動3【活動】學習任務二 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評論
(一)動作體驗,提問假設
消化系統是干什么的呢?讓我們來親身感受一下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呈上饅頭。
同學們不要慌張吞下去,細細咀嚼,你有什么感覺?
饅頭變甜了
饅頭剛剛吃進去的時候是不是甜的?淀粉本身沒有甜味,為什么在口腔中慢慢變甜了呢?
饅頭由甜到不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回想我們剛剛吃饅頭的過程,口腔中有哪些結構使饅頭發生變化呢?
牙齒咀嚼,舌頭攪拌,唾液分泌。
這些都是我們的主觀感受,是不是由于這些條件使饅頭發生變化呢?我們要通過實驗證明。
據剛才的感受,我們可以提出怎樣的探究問題,做出合理假設?
(二)獲得方法,計劃實施
1、確定變量
設計探究實驗時,我們要注意控制變量、設計對照,我們這個實驗中有幾個變量呢?
引導學生確定本實驗的兩個變量:1、唾液2、牙齒的咀嚼,舌頭的攪拌(牙齒咀嚼,舌頭攪拌的共同作用是使唾液和饅頭充分混合)。
2、思考:
我們如何來模擬口腔中的環境呢?
牙齒的咀嚼——小刀切碎饅頭
舌頭的攪拌——玻璃棒攪拌
唾液的分泌——唾液類似物
我們如何驗證饅頭是否發生變化呢?
饅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變藍。
3、設計實驗
請同學們根據剛才的思考以及教材的提示,完成實驗設計表格。(請一個同學到黑板上來寫)
除了變量外,其他條件應該怎樣?——相同
我們都知道人體的體溫是恒定的37℃,冰冷的試管能夠模擬口腔嗎?
為什么吃饅頭是要細嚼慢咽才能感覺到甜味?說明饅頭變甜需要一定的時間。
試管應該37℃恒溫水浴鍋中保溫5分鐘。
4、學生分組實施實驗。
提示:1、使用恒溫水浴鍋模擬口腔溫度。
2、使用量筒玻璃棒時,要防止唾液污染2號試管。
3、科學分工,合作探究。
在恒溫水浴鍋保溫的時間里,引導學生分析變量,推測實驗結果。
(三)得出結論,表達交流
學生分小組展示自己的實驗現象,根據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
實驗現象:試管1不變藍,試管2完全變藍,試管3部分變藍。
(試管1、試管3對比說明舌頭攪拌和牙齒咀嚼可以促進淀粉的分解。
試管1、試管2對比說明唾液可以使淀粉分解。)
如有不同現象,分析實驗失敗的原因。
【情感教育】 [重復試驗][懷疑精神]做實驗時難免存在誤差,所以我們應當重復實驗,減小誤差。如果所有人的做出來的結果都跟假設不一樣怎么辦?說明假設值得懷疑。
得出結論:
教師講解:饅頭在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變成了有甜味的麥芽糖。饅頭在口腔中發生了初步消化。
這種消化包括幾個方面呢?
牙齒咀嚼,舌頭攪拌改變了饅頭的形狀、大小,并沒有改變饅頭的性質,這種消化,稱為物理消化;唾液的分泌使饅頭由一種物質變成了另一種物質,又淀粉轉變成了麥芽糖,這種消化,稱為化學消化。
(四)回歸生活,拓展延伸
根據剛剛學習的知識,看到教材P26頁“想一想,議一議”,母親說話有道理嗎?為什么?
細嚼慢咽的進食方式比較好,因為這樣使食物在口腔內充分磨碎并與唾液充分混合,有助于口腔進行物理消化,并能對淀粉進行初步化學消化,同時還可以減輕胃腸的負擔。
細嚼慢咽有助于保護我們的消化系統,我們要珍愛自己的生命。
淀粉在口腔中進行了初步消化成,它還會在哪里繼續消化呢?蛋白質和脂質又是如何在體內消化的呢?我們下節課來學習。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消化和吸收”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第二節《消化和吸收》初中生物人教版-重慶市璧山中學!保鶎俜诸悶椤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第二節《消化和吸收》初中生物人教版-重慶市璧山中學!焙芙o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