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新文化運動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川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0課《新文化運動》重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歷史川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0課《新文化運動》重慶德普外國語學校
《新文化運動》教學設計
課程標準:知道陳獨秀、胡適、魯迅等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學過程:
導入:《辛亥革命》視頻
起立、坐下
師:革命是什么?百年前,秋瑾說,革命是給天下的孩子造一個寧靜溫和的世界;孫中山說,革命是讓進步的理念從此深入人心!那么辛亥革命后,中國大地是不是就如他們所期待的那般寧靜和進步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中國國家博物館,《思想狂飆——新文化運動百年紀念展》,一起去感受那段新舊交替、思想激蕩的崢嶸歲月!
PPT:中國國家博物館圖片、《思想狂飆——新文化運動百年紀念展》
現在我們走進展廳一:逆流暗涌
師:映入眼簾的是一則新聞,1915年的《中華新報》……我們一起讀一下這則新聞。 (PPT:唐氏自殺)
師:請問,唐氏為了什么而死? 生:殉夫而死。
師:唐氏真的是為殉夫而死嗎?學生說是?(為什么會為了一個從未見過面的人去死呢) 生:不是
師:那殉的是什么? 生:……
師:對!是封建思想,那封建思想殺了唐氏,說明在辛亥革命之后中國社會還有什么問題呢?請同學們在教材54頁第一段找一句話說明。 生:辛亥革命結束了封建帝制但封建思想并未得到清除。
師:面對這樣一個為封建禮教而自殺的少女,曾經標榜自由、民主的北洋政府應該支持還是反對? 生:反對
師:歷史是這樣的嗎?請看大屏幕。 (PPT:貞潔牌坊圖片)
師:北洋政府是反對還是支持呢? 生:支持。
師:北洋政府為什么要支持甚至倡導這樣的事情呢?我們來看兩張照片!
(PPT:1912年1月1日孫中山離開上海照片、1914年12月23日袁世凱祭天照片) 師:兩位都是當時中國最高領導人,我們一起注意照片的細節,他們穿的什么款式的服裝? 生:中山裝、皇帝的祭袍
師:他們的服裝款式分別有什么象征意義? 生:現代、封建
師:為什么1912年是現代服裝,到1914年卻又復古了,這說明當時中國的思想是進步還是倒退? 生:倒退
師:為什么會倒退呢?請同學們在書上54頁第一段找到一句話總結。 生:北洋軍閥為維護專制統治,在思想領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復古的逆流。
師:請同學們根據唐氏之死和袁世凱祭天事件,并結合教材54頁歸納新文化運動興起的原因。
(ppt新文化運動興起的原因)
師:辛亥革命的槍聲給中國帶來進步的希望,但一股逆流阻擋著歷史前進的車輪,在這個時候,一群接受過民主洗禮的新知識分子,在思想文化領域掀起了新文化運動。這就猶如黑夜中一聲驚雷乍響、震撼大地!讓我們一起走進展廳二:風雷驚穹 (PPT:風雷驚穹)
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54頁,歸納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概況(30秒) (PPT: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概況) 生:……
師:根據表格我們可以為新文化運動下一個定義: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在1915年興起的、由陳獨秀、蔡元培、胡適、魯迅、李大釗領導的,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學為主要陣地的思想解放運動。
(PPT:《青年雜志》、《新青 年》圖片)
師:從《青年雜志》改名為《新青年》,陳獨秀先生在強調哪個字? 生:新
師:整整一個世紀的相隔,我們無法目睹百年前新青年們的風采,但我們可以在國家博物館互動展廳中通過情境體驗走進北大、走進那段崢嶸歲月,去感知什么叫做新青年。 學生活動:走進北大、尋找新青年
要求一:每個同學先自主閱讀材料,然后小組討論 要求二:閱讀材料后討論回答三個問題: 1、誰是新青年?
2、從哪里看出是新青年?
3、新青年是 的青年?
過渡:首先我們來到了北京大學陳獨秀先生的辦公室
師:誰是新青年? 生:魯迅、夏元瑮。 師:新在何處?
生:魯迅反對禮教,夏元瑮提倡科學 師:新青年是什么樣的青年?
生:反對迷信、禮教,提倡科學的青年是新青年。
過渡:最后我們來到了北大的未名湖畔,有兩組學生正在進行詩歌朗誦。 情境三:
材料一: 郭沫若《天狗》(節選)
我是一條天狗呀! 我是月的光, 我是日的光, 我是一切星球的光, 我是 X 光線的光,
我是全宇宙的 Energy (能量)的總量!
我飛奔, 我狂叫, 我燃燒。 我如烈火一樣地燃燒! 我如大海一樣地狂叫! 我如電氣一樣地飛跑!
我飛跑, 我飛跑, 我飛跑,
我剝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 我嚙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經上飛跑, 我在我脊髓上飛跑, 我在我腦筋上飛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乙:《矩門丈招飲西城圓通觀出示先德禹民公臨懷仁圣教序敬賦》
翁同龢
城西小庵小似螺破壁乃見萬古歌
豈惟詩句發深省腕力山岳爭嵯峨
矩門書律本家學一編手澤勤摩挲
焚香捧示臨古帖中鋒努趯森虞戈
敬從八十二載后上溯嘉慶己巳科
朝堂穆穆氣純一人物壽考民風和
公于其時登上第出入蕓館翔鑾坡
十年橐筆事纂述一麾竟落廬山阿
師:誰是新青年? 生:郭沫若 師:為什么?
生:郭沫若的詩風格上通俗易懂,是白話文;翁同龢的詩拗口、晦澀,是舊文學的代表。 師:郭沫若是用白話文寫的新詩,翁同龢是用古文寫的古詩。郭沫若在詩從風格上說是新青年,那從內容上看呢?
生:對舊制度的吞噬、對新制度的向往、內容上含有很多科學的因素……
師:新青年是什么樣的新青年?
生:在寫作文風上通俗易懂,內容上追求科學的青年是新青年。
師:經過我們的互動體驗之后,新青年是怎樣的形象?具有哪些品質? 生:自由、民主……
師:他們的品質就是新文化運動所提倡的核心內容,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大聲喊出那個時代的召喚!
師生: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師: “新”青年是民主的、是科學的、是敢為天下先的!于是,他們又掀起了文學革命,請在書上找到文學革命的基本內容。
師:新青年們的思潮,猶如一聲風雷劃破蒼穹震撼中華大地,為逆流暗涌的中國帶來前進的曙光!現在我們一起走進展廳三:曙光初現 (PPT:曙光初現)
現在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博物館講解員給我們的講解 (PPT:鄧春蘭照片、錄音)
問:從唐氏自殺殉夫到鄧春蘭追求自由平等,思考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師:促進一代人的覺醒、打破封建的枷鎖,完成思想的解放。 (PPT:毛澤東照片、錄音)
問:從毛澤東人生之路的視角,思考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孕育一代人的成長,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做了思想上的準備。
師:聽完博物館講解員的解說,我想到了兩個詞:覺醒、孕育。請同學們在教材46頁,在書上找到對應的語句。
生:空前思想解放運動,以科學、民主為旗幟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進行了一次猛烈的掃蕩;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做了思想準備。 師:最后我們將新文化運動總結為一句話: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
師:參觀完三個展廳,我的腦海里回旋著一句話:革命所為何事?為了造一個寧靜溫和的世界、為了讓社會進步的理念從此深入人心、為中國人不再做任何人的奴隸!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無數革命先烈悲壯犧牲!現在,我們懷著敬仰的心情一同走進“特別展廳:致敬先賢” (ppt:致敬先賢)
師:當復古逆流席卷大地之時,當復辟陰霾籠罩天際之時,一介書生傲然而起,用慷慨激昂的演說、用尖銳犀利的文章捍衛著公平與正義!
1850年,民族英雄林則徐在被發配新疆之后,偏遠的普寧縣凄然離世; 1898年,譚嗣同帶著“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悲壯被 殺害;
1925年,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北京溘然長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壯志未酬; 在1926年的一個冬天,李大釗死于反動軍閥的屠刀之下,悲壯凄婉。
同學們,當面對這些為中華民族復興付出青春乃至生命的先賢們,或許我們都會有所感觸,在我們即將離開博物館時,請以“中華民族的脊梁,我想對您說”開頭,書寫你的感想。
(PPT:對話先賢、書寫感悟) 學生讀感悟
師:1840年以來,風雨飄搖、山河破碎。從廣州灣的炮聲到圓明園的廢墟;從黃海上北洋艦隊的悲壯沉沒,到北京城義和團員的慘遭屠戮,一幕幕在眼里在心里,揮之不去!民族危亡、國不將國!一代代的探索者忍痛含悲、砥礪前行!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從辛亥革命到新文化運動!是他們,讓古老中國的步履從蹣跚踟躕到堅定前行!是他們,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中國重煥生機!是他們,覺醒了
一代人,引領了一代人!他們,是民族的脊梁!歲月悠悠,百年已過,民族復興之路依舊坎坷!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的時候說到:經過鴉片戰爭以來170多年的持續奮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的前景。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未來是屬于你們的,同學們,肩負起歷史的重任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