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新文化運動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歷史人教八年級上冊《新文化運動》四川省眉山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初中歷史人教八年級上冊《新文化運動》四川省眉山
八上第12課《新文化運動》
【學習目標】
了解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
掌握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基本內容、歷史意義
【重點難點】
重點: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及其意義
難點: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意義
【課文解讀】
知識點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1、背景:
(1)新生的中華民國很快陷入政治混亂的局面之中
(2)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還不足以救中國,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培養國民的獨立人格,徹底蕩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
背景延伸:
①政治:以北洋軍閥為首的反動勢力妄圖復辟帝制(辛亥革命并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會性質,沒有使中國獨立富強)。
②經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實行民主政治
③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與袁世凱復辟帝制的行徑勢不兩立。
2.新文化運動的概況:
開始時間及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
代表人物: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等
主要陣地:北京大學和《新青年》
口號:民主和科學
知識點二: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和意義
1、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1)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
針對尊孔復古的逆流,《新青年》強烈抨擊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傳統道德和文化,代表作是魯迅的《狂人日記》。
(2)提倡民主與科學
它是新文化運動的兩大口號,由陳獨秀首先提出來的。
(3)抨擊舊文學,提倡新文學
新文化運動也是一場文學革命。代表作是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和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
延伸理解:
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學,就是要提倡新的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來反對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是屬于思想革命。提倡白話文,建設新文學,即文學革命。就是要通過簡單、通俗、易懂的白話文,去宣傳資產階級的民主、科學,從而擴大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力。
2、新文化運動的意義:
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它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促進了民眾的覺醒,喚起了人民對國家政治事務的關心。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
局限性:
新文化運動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存在對中西方文化絕對的肯定或否定。
思考你認為應該怎樣對待我國的傳統文化?
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說明:以我為主,為我所用;辯證取舍,擇善而從。這樣,才是全面、客觀的結果,這才是學習歷史的價值所在。學習歷史要努力以史為鑒,學以致用,辯證地看問題。
【知識小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新文化運動”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部編版初中歷史人教八年級上冊《新文化運動》四川省眉山”,所屬分類為“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部編版初中歷史人教八年級上冊《新文化運動》四川省眉山”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