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新文化運動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歷史人教八年級上冊《新文化運動》四川省達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初中歷史人教八年級上冊《新文化運動》四川省達州
2017年四川省初中歷史教師優質課教學展評活動教學設計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參賽選手:
第四單元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第10課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一、教材分析 1、課程標準 列舉陳獨秀、胡適等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材地位: 新文化運動發生在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之后的1915年,在近代中國人民的抗爭史和探索史上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1)從近代抗爭史的角度看,它是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總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曙光。它對舊民主主義革命失敗的深刻反思,帶來了對封建舊思想的徹底批判,并做好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思想準備。 (2)從近代探索史的角度看,它是近代思想的發展,在學習西方的過程中,先進的中國人從師夷長技、君主立憲、實業救國和民主共和發展到了新文化運動初期的民主科學。 (3)本課對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和社會責任感,關注現實和國家的命運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因此,本課也是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愛國”、“民主”等素養的典型課例。 |
||||||||||
二、學情分析 優勢:八年級學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歸納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具備一定程度解析史料的能力。 劣勢:知識尚未形成體系,對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缺乏整體認知。 |
||||||||||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教材與學情分析,圍繞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通過分析相關史料,歸納基本內容,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學科素養。 (2)感悟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認識進步思想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的唯物史觀。 (3)通過對新文化運動倡導者精神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
||||||||||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新文化運動初期的口號、基本內容及其影響。 難點: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 |
||||||||||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堂學案 |
||||||||||
六、教學過程 | 設計說明 | |||||||||
【情境導入】 教師:展示圖片:“ 68周年國慶”和“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感悟今天民富國強的中國,導入新課 。 學生:感悟今強昔弱的祖國,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從而銘記歷史。 |
通過祖國今強昔弱的對比,引發學生對本課的思考。在現實和歷史之間架起一座認知的橋梁,有利于學生歷史時空觀念的培養。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啟發學生關注現實和國家命運,感悟家國情懷。 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篩選歷史要素的能力。 通過情境創設,引導學生體驗歷史,體會合作學習的樂趣和優越性,培養創造性思維,讓學生經歷思維的碰撞。展示環節,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凸顯學習主體地位。 通過學習陳獨秀、胡適的相關資料,去理解他們的思想主張,突破重點,培養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學科素養。 以“3”巧妙總結內容,形成要點記憶法。 數字故事反映出運動后“覺醒的國、希望的家”,和背景中“落后的國、殘破的家”形成強烈的反差,讓學生在對比中明白新文化運動的重大意義。 先觀看后歸納,讓學生的認知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新高度。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檢測學習情況,查缺補漏。 再次回顧三個時期的中國,聯系中國夢,激發愛國情感和社會責任感,培養家國情懷。 在《國家》歌聲中結束新歌,將愛國情感推向高潮。 采用邏輯框架圖設計,簡單明了,重難點突出。 |
|||||||||
【建構新知】 一、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 教師:他們為什么要開展這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呢? 引導學生觀看數字故事《我們的國、我們的家1》 【這是我們的國,這是我們的家。1840年以來,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我們的國家一步步走向黑暗的深淵。歷經苦難、歷經滄桑,黑暗中,我們苦苦的追尋一條救亡圖存的道路。不停的抗爭、不斷的探索: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我們對民國充滿了無限的期待!然而,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后,卻掀起了一股尊孔復古的逆流。我們依然遭受著帝國主義、專制獨裁和封建禮教的壓迫!專制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中國民眾仍舊無知愚昧。我們不禁想問:這是怎樣的國、怎樣的家?】 教師:同學們,這是一個怎樣的國、怎樣的家?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封建思想并未得到清除,袁世凱掀起尊孔復古的逆流,國家面臨著封建復辟的危險,依然是一個落后的國、殘破的家,這就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 教師:(過渡)當時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認為要改變中國的現狀,必須進行一場思想革命,把人們的思想從腐朽專制迷信的舊思想中解放出來。最先發起這場戰斗的就是陳獨秀。 二、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概況 教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54——55頁。先自學這一部分的內容再填表,然后大家一起來分享自學內容。看書時,要學會找關鍵詞,用筆勾畫出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蔡元培任北大校長時,實行“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他邀請陳獨秀、胡適、魯迅和李大釗等人到北大任教,同時也邀請固守封建舊思想的代表辜鴻銘,新舊思想激烈碰撞,北大成為當時全國思想活躍、學術興盛的最高學府,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總結概況:一群激情飛揚的人物,一本激情洋溢的刊物,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學,開啟了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過渡:同學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回到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去感受他們的愛國熱情? 三、新文化運動初期的基本內容 教師:接下來就進入我們的“體驗時刻”,今天我們將要學習北大教授陳獨秀、胡適等大師的課!就讓我們開啟北大之旅,重溫大師風采! 活動方案: 全班分成兩個學習小分隊:秀之隊、適之隊。分別去北京大學聆聽人生導師陳獨秀、胡適的精彩授課。回來后每隊推薦1-2名代表和大家分享學習心得,我們將通過學習大師的講義來了解他們的思想精髓。 學生:領取講義,合作探究,討論分享并展示學習心得。 秀之隊展示環節: 舊報新聞 :民國初年,北京《中華新報》曾登了一則新聞,有一女子唐氏19歲,許配張家 ,還未嫁過門,未婚夫就死了,為了做烈女,唐氏選擇自殺殉夫,歷盡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絕食,最后服用砒霜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問題:為什么這個女孩會想到要自殺,一味尋死呢? (學生互相討論) 教師:如果青年們都像她這樣干傻事,我們的國家還會有希望嗎?針對這種情況,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明確提出了“民主”和“科學”兩大口號。后來,他又指出:“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問題:材料中的兩位先生分別指誰?(民主、科學) 教師: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 適之隊展示環節: 1、請用文言文擬一份委婉拒絕別人請求的電報 學生:才疏學淺,恐難勝任,不堪從命。 胡適:干不了,謝謝! 2、秀才娶妻:話說有個秀才,一日在村里閑逛,看到有張征婚啟事,上面寫著:“烏黑頭發無麻子腳不大周正。”秀才覺得這姑娘不錯,就把她娶回去了……可回家一看,秀才差點就暈過去了。 秀才以為:烏黑頭發,無麻子,腳不大,周正。 實際情況:烏黑,頭發無,麻子,腳不大周正。 文言文和白話文的比較: 文言文:晦澀難懂 白話文:通俗易懂 (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傳播) 主張: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 教師:介紹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節選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狂人日記》把反封建的思想和白話文形式結合起來,成為新文學的典范。反封建思想和白話文形式結合起來,有利于“民主”、“ 科學”思想的傳播。 師生總結: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三提倡,三反對) 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提倡科學,反對迷信;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教師:(過渡)新文化運動正在蓬勃發展的時候,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勝利后,李大釗等一批先進分子開始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我們的國家又看到了心得希望。新文化運動給當時中國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呢?請大家帶著這個問題,跟我一起來看這段數字故事。 引導學生觀看數字故事《我們的國、我們的家2》。 【這依然是我們的國、我們的家 ,這是我們的新青年,他們正在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這是我們的1919年,愛國的學子們憤怒了,懵懂的女子們覺醒了。1919年的《新詩年選》摘錄:《自覺的女子》“我沒見過他,怎么能愛他?我沒有愛他,又怎么能嫁他?這簡直是一件買賣,拿人去當牛馬罷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還怎么能承認什么禮教呢?”我們又看到了新的希望!毛澤東、周恩來等一大批先進的青年,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我們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教師:同學們,這又是怎樣的國怎樣的家呢?談談你的看法! 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1、性質: 思考:新文化運動主要是在什么領域進行的改革? (思想領域) 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 2、意義: 對舊思想——掃蕩、清除;對新思想——宣傳、提倡;對人民——覺醒。 (1)高舉“民主” 、“科學” 的旗幟,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進行了一次猛烈的掃蕩,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 (2)促進了中國人民特別是知識青年的覺醒,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教師:(過渡)中國人民在新文化運動中覺醒起來,成長起來的新青年經過不懈的抗爭與探索,三十年后,實現了中國人百年的夢想,獨立與解放,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拓展應用】 進步的思想,對社會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教師:新時代的今天,我們應該具備哪些進步的思想嗎? 學生:(自由回答) 師生總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我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人爭當好青年! 【檢測反饋】 教師:(過渡)同學們,我相信今天大家的收獲是頗多的,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一個“我說你猜” 的小游戲,輕松檢測課堂所學。 游戲規則:在屏幕上依次會出現一些和本節課有關的關鍵詞,一位同學背對屏幕,其他同學給他提示。提示的內容有兩個要求:一,不能提示屏幕上出現的字。二、提示的內容必須與本課有關。 屏幕上的關鍵詞:北京大學、民主科學、魯迅、胡適、李大釗…… 【歸納總結】 結束語:同學們,今天我們追隨著無數偉人的足跡,重拾歲月的記憶,一起回顧了新文化運動前曾經落后的國,殘破的家,運動后覺醒的國,希望的家,也看到了今天富強的國,幸福的家。不管怎樣,這都是我們的國,我們的家,我們要始終熱愛我們的祖國!百年來,中國人辛苦求索、艱難追尋同一個夢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就是中國夢。同學們:讓我們團結起來,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同學們,在這金秋十月,我們又迎來了偉大的祖國母親68周歲的生日,今天,讓我們唱響這首愛國情歌曲,獻給母親,一起祝愿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謝謝大家! 課后思考:今天,我們中國正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該為我們的國、我們的家做些什么呢? 【板書設計】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