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_第25課 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_吉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_第25課 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_吉林省優課
課題 第25課 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
課型 新授課 設計者
學 習 目 標
1.了解近代著名實業家張騫等人創辦企業的經歷,認識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曲折發展的過程,分析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緩慢發展的原因,提升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2.了解民國以來剪發辮、易服飾等社會風俗習慣的變化,通過比價中國近代社會生活與現代社會生活,使學生學會用發展的觀點和歷史縱向比較的方法分析歷史,
重點
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民國以
剪發辮、易服飾等社會習俗方的變化
難點
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教具準備 課件、《同步學習》
教法 學法 預習展示--設疑-解惑--引導互動、 比較法 探討釋疑 講解法 創設問題情境法
教學內容
活動設計 教補
教師
學生
一、《同步
學習》第
82頁“自主先學”部分:
二:交流展示:
三、糾錯互評:
四、點撥拓展:
五、合作探究:
六、提煉總結 七、達標檢測《同步學習》
導入 展示圖片,思考為什么都要加“洋字”?這表明了什么?洋釘、洋火、洋灰這些生活生產用品需要從國外進口,近代中國的民族工業發展緩慢。 展示交流、合作探究:
一、民族資本主義發展
1.閱讀教材,說一說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階段。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于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主要的發展階段:甲午戰爭后、辛
亥革命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國民黨時期。 2. 出示圖片:
《張謇》《大生紗廠》,張謇原來的人生目標是金榜題名,后來為什么又轉向辦實業,創辦大生紗廠? 甲午中日戰爭后,外國紛紛在華開辦工廠,實業家張謇積極發展本國工商業,以抵制列強對中國的剝削,以挽回中國的利益。
3. 閱讀教材,找出一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發展出現“短暫春天”的原因有哪些。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主義,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掃除了障礙;②中華民國臨時
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獎勵發展實業的法令;③各種實業團體和個人、海外華僑紛紛投資創業;④一戰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洲戰事,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經濟侵略,中國民族工業發展迅速。 4. 一戰期間民族工業出現了“短暫的春天”,戰后繼續發展,但到了20世紀30、
40年代為什么陷入了蕭條? 這一時期民族工業除受到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外,還受到官僚資本主義的摧殘。
5. 展示《民國初年江浙地區民族工業分布圖》說一說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特點。 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區,以輕工業為主,重工業發展較小。總體發展落后,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差等。
小結: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從誕生起就深受殖民主義和封建主義,以及后來的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造就了中國資本主義“先天不
足、后天畸形”的發展特點。 二、社會生活的變化
1. 結合教材,說一說傳入中國的新式交通工具有哪些,給人們帶來了哪些便利? 新式交通工具:火車、輪船、電車、汽車、飛機等;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促進了商品的流通,逐漸改變了人們生產和生活方式。同時也便利了外國列強對中國的掠奪。 2. 同學們閱讀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剪發辮 強令男子剪掉辮子,勸禁女子纏足 易服飾 穿中山裝、西服、旗袍成為時尚
改禮節
廢除跪拜禮,代之以簡單的鞠躬、握手禮;取消“老爺、大人”
的稱謂,代之以“先生”稱呼
習洋俗
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煙、洋布在沿海流行,時裝,燙發
流行
3.出示相關圖片,補充中山裝服飾賦予涵義
交流預習成果,提出疑問。
互相糾錯、評價 學生回答
朗讀目標
小組合作 回答問題
小組合作 探究問題
質疑釋疑互相補充 交流展示
4.閱讀教材,分析近代社會生活變化有什么特點? 沿海地區的變化大于內陸地區的變化;東南各省的變化大于西北各省的變化; 大中城市的變化大于廣大鄉鎮的變化;受過教育和教育程度較高的民眾變化大于沒有受過教育或教育程度較低的民眾變化。 總體來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呈現出新舊并呈、多元發展的特征。 點撥精講、總結提升 小組互評 重點釋疑 當堂測試
1.《近代實業第一人》中寫道:他一生孤獨,最大的精神支撐是內心崇高的社會理想,是一個狀元告別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興國之夢。“他”是( )
A.林則徐 B.張謇 C.魏源 D.嚴復 2.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其原因是( ) ①辛亥革命的推動 ②列強暫時放松了對華的經濟掠奪③實業救國潮流的影響 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下圖中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
發展的哪一特點( ) A.輕工業發展迅速,重工業發展緩慢來源:zzst%
B.沿海地區發展快于內地C.總體發展比較落后 D.資金少,規模小 4.下列哪項不是交通通訊變化帶來的影響( )
A.促進了商品的流通 B.便于百姓之間的溝通C.利于信息的傳達 D.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中
5.電視臺拍攝了一部反映我國近代人們社會生活的電視劇,以下鏡頭不正確的是( ) A.人們坐在家中讀報紙 B.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辮子來^&*源中教網
C.劇中人穿著中山裝、西服、新式旗袍 D.人們見面就叩頭,口中稱著“大人”、“老爺” 6.如果你是一位19世紀末投資企業的人,從投資小、見效快的角度考慮,最好投資于( )來源&#*:中教網A.重工業 B.輕工業 C.農業 D.軍事工業
7.根據下表表分析,1911年至1919年我國面粉業出現這種狀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帝國主義忙于“一戰”,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濟掠奪 B.辛亥革命沖擊了封建制度
C.“實業救國”思潮的鼓舞D.中國民族工業實力雄厚 8.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張謇是江蘇南通人。他從小勤奮讀書,1894年考中狀元。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深深刺激了他,于是決定棄官經商,由一個舊官僚逐漸轉變成一個愛國實業家。他回到家鄉后,手中既無資金也無設備,他奔走于官府與民間籌集資金,政府官員態度冷淡,他飽嘗人間冷暖。1899年大生紗廠終于建成。 材料二:
(1)據材料一回答,張謇選擇了怎樣的救國之路?
(2)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時間和一戰期間中國 火車 旗袍 中山裝
民族工業發展的特點。19世紀六七十年代;黃金時期,飛速發展 (3)根據材料二談談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發生了哪些新變化?交通工具、服飾的變化。
板書 設計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產生:19世紀六七十年代發展:甲午中日戰爭后短暫春天:一戰期間蕭條:20世紀二三十年代社會生活的變化
衣:西服、旗袍、中山裝
食:西餐、西式蛋糕、洋酒
行:火車、輪船、電車、汽車
風俗:鞠躬、握手、先生、禁止女子纏足、男子剪掉辮子
教后
記
突出材料選取的趣味性,增加了讓學生自主探究的重點環節,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社會生活變化這一主題中,生活性濃厚,增加學生講解的環節,同時以課件、視頻資料的配合,讓學生從感性認識達到理性認識,形成自己的知識框架。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更加注重讓學生參與到教育教學過程中,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