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改革開放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9課《改革開放》河南省 - 濮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9課 對外開放(教案)
【教材分析】
《對外開放》是八年級下冊第9課的內容,主要介紹了我國對外開放實行的兩大戰略,“引進來”和“走出去”。重點介紹了設立經濟特區,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的過程及其特點。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使我國的對外開放從政策性開放過渡到制度性開放,進入到深化階段。教材上一節課介紹了我國對內改革的基本情況與成果。而本節課介紹的對外開放的過程與影響,他是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重大舉措。可以這么說,沒有對外開放,就沒有中國的現代化,也無法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因此本節課的地位非常重要,不容忽視。
【學情分析】
同學們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了解了對內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善國內投資環境,實現與世界市場接軌,因此把握對外開放的目的不成問題。學生對中國地理的學習及沿海城市的區位優勢的了解有助于其對對外開放格局知識的理解。世界貿易組織的活動及相關只是在政治教材中已經提及,有助于學生分析入世后對中國的影響。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知道經濟特區的建立與發展,了解我國對外開放領域的逐步擴大的過程,認識對外開放的巨大作用;理解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作用;了解認識歷史的多種途徑和方法,提高觀察地圖和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初步學會分析和評價歷史,在了解對外開放的史實基礎上,理解對外開放對中國發展的重大意義;在運用地圖了解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掌握觀察和分析地圖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強國之路,我們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認識開放的重要性,培養面向世界的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經濟特區的建立和中國對外開放的大致過程。 難點: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影響。
【教學過程】
導入:通過視頻《改革開放—改變》,讓學生直觀感受改革開放前后鄭州的變化,中國的變化。并讓學生回顧舊知,回答我國是在哪一年哪次會議之后開始實行改革開放的,從而引出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改革開放讓東方巨龍中國再次崛起。在上一節課中我們共同學習了對內經濟體制的改革,今天就讓我們繼續開啟塵封的記憶,追尋現代中國的對外開放之路。從而進入 本課第一篇章學習。
第一篇章 對外開放之背景篇——雄關漫道真如鐵
對外開放的背景:
請同學們依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我國為什么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學生思考完畢,師生共同探尋對外開放的原因。從深圳落后香港富足,上演了一場持續不斷的大逃離到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中出現的失誤: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將中國的經濟推向崩潰的邊緣再到鄧小平廚房日本意識到“關起門搞建設是不行的”,歷史的教訓,時代的呼喚,改革開放迫在眉睫。最終讓同學們得出結論: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對外開放可
以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
過渡:現在對外開放的原因我們已經清楚了,那新的問題來了,我們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如何在缺資金、缺技術、缺管理經驗的現狀下,一步步規劃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呢?
第二篇章 對外開放之歷程篇——忽如一夜春風來
第一環節:我是小小調查員 有問題我來查(課前準備)
匯報展示我國是如何一步步進行對外開放的?形成了怎樣的開放格局? 由同學上臺一展風采,根據中國地圖解說中國對外開放的歷程。同學展示完畢,給與適當的評價。稍后找同學上臺把我國對外開放的歷程以文字形式書寫在黑板上。讓開放歷程更加清晰完整的呈現,從而突破本課的重點。
過渡:同學們,現在我們已經了解了對外開放的大致歷程,但其中也有一些重要的問題需要大家開動腦筋,充分發揮我們的智慧去解答,下面進入我們本篇章的第二環節。 第二環節:我是小小諸葛亮 有問題我來解(問題思考)
給同學們充足的時間,讓同學們依據材料并結合課本完成學案上的六道思考題。并找同學一一解答。
1、說一說,1980年我國興辦了哪些經濟特區?這些經濟特區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①臨近港澳臺,靠近國際市場②地處沿海,交通便利③是著名的僑鄉,歷史上與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僑資④有廣闊的經濟腹地可依托 2、回答經濟特區“特”在哪里?
學生回答: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體制。進出口、減免稅等方面提供優惠條件。允許外國企業或個人以及華僑、港澳同胞進行投資活動。
教師補充:經濟特區是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體制,不是政治上的特殊。 3、說一說經濟特區深圳的地位如何?
學生回答:經濟特區的代表和對外開放的窗口。 教師呈現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深圳改革前后的巨大變化,并引出其他經濟特區的變化圖片,讓學生直觀體會到經濟特區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是成功的。 4、說一說經濟特區的成功,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起了怎樣的作用?
學生回答:設立經濟特區,對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國內進一步改革,擴大對外交流,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教師補充:經濟特區是“排頭兵”成為全國外向型經濟發展排頭兵;是“突破口”對沿海地區的探索和示范作用;是“試驗田”為全國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寶貴經驗。經濟特區也是對外的窗口,可以擴大我國的對外影響,有助于世界了解我國改革開放的政策。
5、說一說上海浦東開發區的建立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學生回答:浦東成為令世人矚目的國際經濟、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并極大地推動了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 教師補充:上海的龍頭作用。
6、試分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分別指的是什么?
學生回答:全方位指的是不僅對發達國家開放,也對發展中國家開放。對世界上所有類型的國家開放。多層次指的是從東到西、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從沿海到內地、再到沿邊逐步推進的過程,初步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帶——內陸”的格局。寬領域指的是不僅在經濟領域對外開放,也在科學、教育、文化等領域對外開放。 過渡:同學們通過這個環節我們更加完善的認識了我國對外開放的而政策,了解
到中國現代因主動開放而贏得成功,但這個成功光有“請進來”是不夠的,還提出來“走出去”的戰略。下面進入本篇章第三環節。
第三環節:我們是小小合伙人 有問題共探究(合作探究)
請同學們依據材料,共同探究加入世貿給我國帶來了什么影響?(機遇和挑戰)
學生回答: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拓了新空間。但中國仍屬于發展中國家科技水平和經濟水平相對較弱,在國際競爭中常處于不利地位等。
教師總結: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一把“雙刃劍”,既給我國帶來了機遇,同時又帶來了挑戰。那我們也堅信只要我們抓住機遇,迎難而上,我們國家的發展一定越來越好。
過渡:1997年《時代》評價鄧小平說:他改變了世界,功績史無前例。也提出了這樣的疑問:“下一個中國:鄧的繼任者能否把中國變成一個為世界所接受的超級力量?”
第三篇章 對外開放新征程——攜手奮進新時代
請同學們結合以下史實:
2012年,在深圳習近平提出“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開啟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新征程。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倡議。 初步估算,“一帶一路”沿線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占全球的63%和29%。
2015年,在博鰲習近平向世界重申中國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給世界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2018年習近平在博鰲,再次明確的告訴大家,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試分析當今國內政策和世界形勢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中國會堅持對外開放。
教師總結:事實證明,中國將以前所未有的姿態擁抱世界,中國將在對外開放的道路上走的更加堅定,中國也定會因改革開放而更加繁榮富強。
如今,改革開放已經走過40個年頭,40年物換星移,歲月如歌40年是一個結束,但絕不是終止,40年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們堅信,中華民族在漫長而偉大的征程中,必將涌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40年。 【作業布置】
必做:請同學們完成第9課基礎訓練,并提前預習第10課內容。
選做:請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觀看有關改革開放的電影或者微視頻,更加深入的了解改革開放。
【教學反思】本節課盡量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學會搜集、整理、運用歷史資料,探究歷史問題,體驗歷史學習過程中的樂趣。提高了學生學習能力,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