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秦統一中國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部編人教版《中國歷史》第一冊第第9課《秦統一中國》貴州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9課《秦統一中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
秦朝中央集權統治的建立,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及作用,秦的疆域 2.能力培養目標
①引導學生歸納并試評秦完成統一的原因,秦始皇鞏固統一的主要措施,培養學生初步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②通過閱讀、討論、等活動,探究理解統一的意義等內容。 3.思想教育目標
①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創了我國歷史新局面。秦的統一以及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對我國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對我國多民族國家形成,以及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②長城是我國古代的偉大工程,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辛勤勞動與智慧的結晶。
二.教學的重點、難點及處理
①本課的重點是秦的統一及其作用,包括秦滅六國,建立統一國家;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鞏固統一國家;北筑長城、開發南疆,維護統一國家。運用多媒體課件、圖示等直觀手段,借助古今有關史料,通過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并結合當前國際國內發展趨勢,提高學生的認識,分化、解決重點。
②本課的難點是分析秦朝鞏固中央集權制度的措施。借助史料,論從史出,運用多媒體制作動態地圖,將學生的聽覺和視覺都調動起來,把歷史事件和時間、空間緊密地聯系起來,形成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對難點的理解。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件出示歌曲視頻《秦王掃六合》
問:歌曲中的主人公是誰?“掃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 引出課題——第九課 秦統一中國 二.創設情景
小小策略家(讓學生把自己當做策略家來為當時的亂世出謀劃策)
1.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分立混戰,假如你是當時的老百姓,你最希望出現什么樣的一個局面?
2.你認為哪國最有可能肩負起統一的重任?(請說說你的理由) 3. 假如你就是秦王,你會采用什么策略來結束混戰實現統一? 秦統一六國的原因:(在學生探究的基礎上總結)
1. 商鞅變法奠定了基礎 2.人心所向3.正確的戰略戰術(遠交近攻)4.秦王善于用人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識點,但我們還需要更深入地去探究秦的奧秘。 三.合作探究
1.秦滅六國(前230—前221) 師:(展示秦滅六國幻燈片)同學們要注意秦趙之間的戰爭,這場戰爭是戰國時期最大的一次兼并戰爭,史稱“長平之戰”。
師:秦滅六國后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定都咸陽。請同學們在書本里找到事實,勾畫起來。秦統一對當時社會起了什么作用呢?(學生在P44找出)
接下來我想問同學們,秦之所以能統一六國,單單只是會用戰略戰術嗎?你們注意這段話(出示幻燈片,講解含義)。完成統一的秦王是否已經大功告成了呢? 生:沒有。還要治理國家。 四.課堂活動
2.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播放動畫《秦始皇》,情景再現,感受秦朝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過程。
師:同學們能說出秦朝是如何管理自己國家的嗎?試著設計一個秦朝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示意圖。
中央設“三公”(要學生掌握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職能);地方實行郡縣制 師:通過這一套制度,秦始皇把權利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3.鞏固統一的措施
(1)文化上:統一文字 (2)經濟上:統一貨幣
出示故事《孔虛經商記》讓學生討論:如果不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當時的社會會出現怎樣的局面?
看各國貨幣,文字,度量衡圖,讓學生感受各國的不同。 (3)交通上:統一車軌,修馳道
師:為了加強對各地的交通往來,秦朝以咸陽為中心,修了幾條弛道,規定車輪之間的距離為六尺。
(4)軍事上:北筑長城,南修靈渠
讓學生看圖,指出秦長城的起點和終點。讓學生感受萬里長城的氣魄。 秦統一六國后,我們來看一下秦朝疆土的變化(幻燈片),同學們能從圖中找出它的四至嗎? 生:東到大海,西到隴西,北到長城,南到南海
師:同學們非常善于觀察。通過一系列中央集權的措施,秦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五:隨堂練習
選擇題見PPT
六.本課總結(學生齊讀,課堂升華)
公元前230至221,秦滅六國大統一。
始皇咸陽來登基,至高無上大權利。
丞相太尉和御史,地方推行郡縣制。
全國統一度量衡,還有文字和貨幣。
北御匈奴筑長城,開發南疆修靈渠。
開疆拓土好疆域,世界大國了不起。
七、板書設計 第9課 秦統一中國 一、秦滅六國 公元前221年 定都咸陽 二、確立中央集權制度 最高統治者:皇帝 中央:設“三公”;地方:郡縣 三、鞏固統一的措施 1、政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2、文化:統一文字 3、經濟:統一貨幣
4、交通:統一車軌,修馳道 5、軍事:北筑長城,南修靈渠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