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鴉片戰爭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課 鴉片戰爭-四川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課 鴉片戰爭-四川省德陽中學校
第1課 鴉片戰爭(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基礎目標:
1、了解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并由此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2、掌握林則徐維護中華民族利益,進行虎門銷煙的壯舉。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1、探索分析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和中英《南京條約》給中國社會造成的影響。 2、運用史料指導學生閱讀插圖、資料、自由閱讀卡,從中獲取與本課相關的史識。 3、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會合作探究的方法,感受與人合作的樂趣。網版權所有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史實,認識資本主義發家史的骯臟和血腥,揭露資產階級道德的虛偽和惟利是圖的本質。
2、學習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中華民族利益和尊嚴的愛國主義精神;記取鴉片戰爭“落后挨打”的歷史教訓,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和振興中華的歷史使責任感。
教學重點:
中國從主權獨立、領土完整、自給自足的封建國家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虎門銷煙和南京條約)。2·1·c·n·j·y
教學難點:[來源:學|科|網]
分析鴉片戰爭前后中國社會政治和經濟的重大變化,理解中國近代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老師
學生
導入新課 以“小狗宮廷畫”與維多利亞、中國的關系導入“兩個‘夢’的撞擊——鴉片戰爭”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一、“迷夢”中——兩個“夢”的相遇
(一) 播放微課“‘迷夢’中的‘暗流’——從馬戛爾尼訪
華看鴉片戰爭前的中國與英國”
1、以馬戛爾尼訪華的“兩份國書”、“兩份禮單”、“兩個現象”來分析鴉片戰爭前中國與英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狀況,并通過比計較,得出中國處于落后的封建社會,英國處于先進的資本主義社會
2、問:鴉片戰爭前,在中國最大的夢想是什么? 觀察“鴉片戰爭前中英正常貿易統計圖”,和學生一起探討:英國處于入超局面的原因。(引出鴉片走私的原因) (二)“迷夢”中的“無聲的槍聲”
1、通過展示:中國吸食鴉片者的圖片、鴉片輸入統計圖、魏源和林則徐疾呼禁煙的材料等,讓學生感受:鴉片走私給中國帶來的危害。
學生觀聽微課,完成任務卡上的表格,展示自己的成果。
學生思考、回答。
學生觀察圖片和材料,總結鴉片走私帶來的危害(完善探究任務卡)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2、讓學生朗誦“虎門銷煙的故事”,感受、體會虎門銷煙的壯觀場面,思考:民眾為何而歡呼?外國商人黯然失色離開說明了什么?(感受到虎門銷煙的意義:維護了民族尊嚴、沉重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振奮了民族精神)
3、出示“虎門銷煙的浮雕”、“林則徐在紐約的雕像”,感受林則徐的歷史地位。
二、“驚夢”中——兩個“夢”的撞擊
(一)“驚夢”之因 播放“英國外相與維多利亞女皇的對話”,分析:如果沒有林則徐的虎門銷煙,英國會不會發動鴉片戰爭。 (二)“驚夢”之程
播放數字故事“我的中國之旅”:理清鴉片戰爭的基本過程;感受戰爭中的中國與英國;了解中國軍民的英勇斗爭。 問:在鴉片戰爭中,涌現了哪些英雄和英勇斗爭的事跡?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三“噩夢”中——“夢碎”與“夢成”
(一)“噩夢”——喪權辱國
1、《南京條約》
分小組,分別從割地、賠款、通商、協定關稅四個方面,按照探究任務卡的任務進行小組探究學習。老師引導,補充。 2、《南京條約》附件 分別 解釋“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的權力”的含義,引導學生思考各自帶來的危害
(二)“噩夢”——“后遺癥”
出示示意圖和材料,根據前面對條約的分析,引導學生思考:鴉片戰爭和一系列條約帶來給中國政治和經濟帶來了哪些變化,同時也領會到“半殖民”、“半封建”的含義。 (最后得出結論: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性質發生了改變,一段新的歷史開始——中國近代史)
四、“夢醒”中——選擇與新生
(一)“夢醒”——痛定思痛
首先展示“鴉片戰爭中英雙方的兵力和戰爭的結果統計表”,引起學生對這種“大跌眼鏡”的現象的思考。 第二展示:端木賜香《那一次,我們挨打了: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全景解讀》的部分目錄(如下)分析鴉片戰爭戰敗的原因。
學生朗讀,思考、回答問題。 學生觀察視頻和探究任務卡上的材料,回答問題。
學生觀看數字故事,回答問題。
各小組進行小組探究任務卡的相應任務,然后進行展示
學生思考,回答。
學生閱讀示意圖和材料,思考鴉片戰爭帶來的變化
學生觀察統計表,引起心理的巨大疑問。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第二章 綜合國力:硬實力與軟實力的比較
●西方第一號現代工業強國VS東方第一號原始農業大國 ●那邊廂的放任自由主義和這邊廂的閉關鎖國 ●那邊廂的熱兵器和這邊廂的冷兵器 ●東方式的絕對專制和英國式的君主立憲制 ●那邊廂是科學的巨人,這邊廂是科學的兒童 ●那邊是文藝的春天,這邊是文藝的冬天 (二)“夢醒” ——懵懂的覺醒
簡介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一批有識之士提出了“向西方學”的主張,使學生認識到鴉片戰爭對中國“夢醒”的作用。
(三)“夢醒” ——新生
以“那一天”《南京條約》簽訂后中國代表的“恥辱”和“這一天”中國送走英國收回香港的“激動”做對比,學生感受:從“那一天”到“這一天”的巨大變化的原因,反過去思考鴉片戰爭給我們的重要啟示和教訓。
學生根據目錄的提示,
和前面所學,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科技、思想文化上逐一分析回答。
學生觀看文字資料和
視頻,感受這種變化的原因。 小結
以鴉片戰爭是中國屈辱的開端,又是中國民族復興的起點。
升華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板書:
中國 封建主義 英國 資本主義
鴉片
戰爭
根本原因: 工業革命 市場 原料 直接原因: 虎門銷煙 時間: 1840—1842 結果:《南京條約》及其附件 影響:開始淪為······ 近代史開端 第1課《鴉片戰爭》探究學習任務卡
設計者:四川省德陽中學校 曹波
第一回 “迷夢”中國——鴉片戰爭前夕(背景)
一、兩個“世界”的“暗流”(微課學習) 1、通過微課的學習,分組完成表格。
從“馬戛爾尼訪華”看鴉片戰爭前的中國與英國
中國
英國
政治 經濟 軍事 外交
綜合
社會
社會
2、鴉片戰爭前,英國在中國最大的愿望(夢想)是什么?為什么會有這樣強烈的愿望?
二、“迷夢”中的——無聲的“槍鳴”
1、鴉片走私給中國帶來了哪些嚴重的危害?
具體危害
總體
經濟
政治
軍事 百姓生活
【虎門銷煙】
(朗讀)1839年6月3日,這一天,天氣晴朗,碧海、藍天、綠樹,把古老的虎門海灘裝點得分外壯麗,一大早從各地聞訊趕來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寬闊的海灘擠得水泄不通,禮臺上彩旗林立。一側是穿著朝服的文武官員,另一側是應邀來觀看的外國商人。
下午二時許,林則徐泰然自若的在虎門海灘一聲令下,禮炮轟鳴,群情沸騰。只見一群光著脊梁,赤著雙腳的民工,把所繳洋鬼子的鴉片投入了撒了鹽巴的銷煙池里,又把一擔擔生石灰倒了下去。頓時銷煙池里像開了鍋一樣,直冒泡,散發出難聞的氣味。在剎那間,數以萬計的民眾爆發了連波成浪的歡呼,這歡呼連同銷煙池翻滾的煙柱直沖云霄。被邀請來觀看的外國商人,黯然失色的低著頭離開了海灘。
銷煙整整持續了23天,267萬6254斤鴉片化為煙渣,隨著潮水卷入了咆哮的大海之中。
3、講述虎門銷煙的故事,思考:為什么中國百姓為此而歡呼?你怎么看“外國商人低頭黯然離開”?
第二回 “驚夢”中國——鴉片戰爭的過程
三、“驚夢”之“因”
1、從英國外相巴麥尊在議會上發表的講話,看出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是 ( )
A.維護鴉片貿易 B.維護大英帝國的尊嚴 C.打開中國商品市場 D.爭取外交禮儀平等
2、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19世界上半葉, 在英國的率先完成,英國資本主義發需要更多的市場和原料,急需要打開中國的市場。 3、鴉片戰爭爆發的導火索(借口): 四、“驚夢”之“程”(觀看數字故事“我的中國之旅”)
1、從數字故事中,你知道哪些中國軍民的英勇抗爭?他們有著什么精神?
第三回 “噩夢”中國——屈辱的開始
五、“噩夢” ——《南京條約》 (分組討論完成相關學習任務) 1、割地:割 給英國 (1)破壞了中國
(2)閱讀材料思考:英國為何割占香港島?
2、賠款:向英國賠款
讀材料,你認為賠款帶來了哪些危害?
英國外相巴麥尊在議會上發表的講話:“(虎門銷煙) 把能給我們大英帝國
帶來無限利益的大批商品,全部銷毀!這是我大英帝國的奇恥大辱!我要求議會批準政府派遣遠征軍去懲罰那個極其野蠻的國家!要迫使它開放更多的港口,要保護我們天經地義的合法貿易!” 材料:償還商業欠款300萬元,賠償銷毀的鴉片600元,賠償英國鴉片戰爭的軍費1200元。兌換成中國白銀為1470萬兩。(當時清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約為4500萬兩白銀) 材料:因大英商船遠路涉洋,往往有損壞須修補者,自應給予沿海一處,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準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 國 君主及嗣后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3、開通商口岸:開放 五處為通商口岸。 (1)破壞了中國的 主權。
(2)從鴉片戰爭前開“廣州”一口,到現在開放“五口”,這意味著中國的 政策被打破。
(3)從地圖上觀察這些通商口岸地理位置特點、經濟特點,你覺得“開通商口岸”對英國有何好處?這與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是否一致?
4、協定關稅:英國進出口稅,中國須同英國 (1)破壞了中國 主權
(2)通過材料可知“協定關稅”的結果是 (降低/提高)關稅,這對英國有何好處?對中國有何不利?
第四回 “夢醒”中國—痛定思痛
六、“夢醒”——“痛定思痛”
1、根據下面端木賜香《那一次,我們挨打了: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全景解讀》的部分目錄 和前面所學,分析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是什么?
控制長江的咽喉要道
絲綢出口老港口
盛
產茶葉“大紅袍”
茶葉出口的老港口
材料:1843年后進口稅率,棉紗和棉布分別下降58%和73%;出口稅率,生絲和茶葉都下降58%。后來規定英國進出口貨物:“每價百兩,征稅五兩”。 示例: 中英同一產品在“協定關稅”前后的售價比較((僅為示例)) “協定關稅”前(稅率為50%) “協定關稅”后(稅率下降為5%)
入關前價格 入關后價格 入關前 入關后 英國 1000錢 1500錢 1000錢 1050錢 中國 1200錢 1200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