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鴉片戰爭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課鴉片戰爭-山東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課 鴉片戰爭-山東省 -臨朐
第1課 鴉片戰爭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認識到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國帶來的嚴重危害;了解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近代中國社會的影響。
情感目標
(1)通過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罪惡行徑,認識資本主義虛偽和唯利是圖的本質,形成明辨是非的情感;
(2)學習林則徐的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對民族英雄的欽佩的情感;
(3)通過對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的分析,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和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使命感。
技能目標
通過英國借口虎門銷煙發動侵略戰爭的史實,培養學生由現象到本質、由表及里的辯證思維能力;通過對中英《南京條約》主要內容的分析和概括,鍛煉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林則徐禁煙和《南京條約》
難點:鴉片戰爭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三、教學法指導
教師講解與學生討論相結合,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第2頁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展示人民英雄紀念碑圖片
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矗立著一座雄偉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它的基座四周鑲嵌著八塊漢白玉的歷史浮雕。這其中的第一幅,展示的是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的壯觀場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顧那段讓中華民族倍感屈辱的歷史。
[講授新課]
(一)鴉片走私和林則徐禁煙 1、鴉片走私
(1)鴉片戰爭前,中國的社會背景怎樣?
學生概括:中國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是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清朝統治下的危機四伏。 (2)19世紀上半期的英國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況?中英進出口貿易中,雙方的主要狀況如何?
19世紀上半期,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并不斷向外進行殖民主義擴張,掠奪殖民地。為了開辟國外的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原料,英國把侵略矛頭指向中國。在中英進出口貿易中,英國向中國輸出呢絨、布匹,但很難賣出去,相反,它要從中國購買大量的茶葉、生絲、瓷器。在中英兩國貿易中,許多白銀流入中國,中國處于出超地位。為了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原料,牟取暴利,英國就開始向中國走私鴉片。
展示英國東印度公司鴉片倉庫和《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激增表》,引導學生認識英國最終選擇了鴉片的原因。
第3頁
(3)鴉片走私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嚴重危害?
展示圖片和材料分析鴉片走私給中國帶來的嚴重危害。
鴉片泛濫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白銀大量外流直接威脅到清政府的財政;許多官員、士兵吸食鴉片,不但嚴重摧殘了他們的體質,更導致政治腐敗和軍隊戰斗力削弱。這些都引起統治階級中一些有識之士的重視。
2、林則徐虎門銷煙
展示林則徐圖片和林則徐給道光帝的上書:“流毒于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展示虎門銷煙的圖片,引導學生歸納虎門銷煙的意義: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我們要學習林則徐敢于斗爭的愛國精神。
展示紀念林則徐的相關材料。
展示材料:《國家禁毒委員會禁毒工作規劃》把禁毒宣傳教育作為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青少年特別是中小學生禁毒宣傳教育是重中之重。從2004年9月1日起開始執行新修訂的《中小學生守則》,在安全自護、遠離毒品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學生討論:在“拒絕毒品,養成文明生活方式”方面,我們準備怎樣做? 學生回答:禁止走私毒品;珍愛生命,不吸食毒品,遠離毒品。 (二)英國發動鴉片戰爭
1、有人說:鴉片戰爭是由林則徐禁煙引起的,如果林則徐不采取禁煙運動,英國就不會發動鴉片戰爭。這種說法對不對?結合材料討論得出:林則徐禁煙運動只是導火線(直接原因),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打開中國的市場,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即使沒有林則徐的禁煙運動,英國也會發動鴉片戰爭的。
2、展示鴉片戰爭形勢圖,明確鴉片戰爭的過程。 3、中國人民的英勇抗戰
結合課本“相關史事”,展示相關圖片,知道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殺敵、關天培領導的虎門之戰、老將陳化成在吳淞率眾抵抗的史實。
(三)《南京條約》的簽訂 1、出示《南京條約》簽訂的情景 探究:清政府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討論得出原因:清政府的腐敗,對內敵視人民,對外妥協投降;英國是頭號資本主義強國,實力雄厚,武器先進;根本原因是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不能對抗新興的資本主義。
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南京條約》,要求掌握《南京條約》簽訂的時間、內容。 多媒體展示《南京條約》簽訂的圖片、內容及每一項內容帶來的影響。 3、《虎門條約》、《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的簽訂
掌握《虎門條約》的內容和《望廈條約》、《黃埔條約》簽訂的時間和雙方。 4、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怎樣的影響?
結合《南京條約》的內容,分析鴉片戰爭前后中國社會發生了哪些變化? 討論后總結:
(1)社會性質變化。 鴉片戰爭使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斷遭到破壞,中國由一個獨立
第5頁
自主的封建國家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3)革命任務的變化:反侵略反封建。
影響: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國不再享有完整獨立的主權,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五、鞏固總結
割香港島 協定關稅 五口通商
協定關稅
主權獨立 戰前 《南京條約》 戰后
政治上 經濟上
領土完整
自給自足 自然經濟 領土不完整 主權不獨立
既保存封建經濟,又發展資本主義經濟
封建國家
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