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金屬的化學性質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八單課題2金屬的化學性質(第一課時)_廣東省 - 汕頭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八單課題2金屬的化學性質(第一課時)_廣東省 - 汕頭
第八單元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鐵、鎂、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②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鹽酸、硫酸的置換反應,以及與某些金屬化合物溶液的置換反應,能用置換反應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2、過程與方法:
①認識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能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
②初步學會運用比較、歸納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和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探究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濃厚興趣;
②通過對實驗的探究、分析,培養(yǎng)學生嚴謹、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置換反應的判斷 難點: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 三、教材分析
在介紹金屬的物理性質的基礎上,本課題側重介紹金屬的化學性質,其中金屬活動性順序是一個重點。此前,學生在第一課時已經研究了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對其中表現(xiàn)出的金屬活潑程度的不同有所了解。在這里安排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能使學生掌握金屬化學性質的共性,又能通過反應上的區(qū)別加深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理解。
雖然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見過幾個置換反應,但是并不熟悉,運用也不熟練,因此我改變了教材在探究活動中讓學生填寫相關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要求,重點要求學生對反應能否進行、反應進行的劇烈程度等情況進行認真觀察、比較即可。而將對置換反應特點和規(guī)律的總結放在下一課時,這樣學生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建構更加完整,對置換反應的理解、掌握和運用也更容易。 教學重點:金屬活動性順序。
教學難點: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知識有意義的建構。
2
四、學情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已初步具備了一定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事物的認識正處于從感性到理性的轉變時期,實驗是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可以用“實驗探究──討論”的教學模式,完成對金屬活動性的認識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轉變,引導學生在“做中學,學中會”。 五、教學方法
主要采用科學探究式的教學方法。
1.教法方面:提出探究的問題,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認可學生的探究行為并鼓勵學生嘗試;引導學生的探究過程;提高學生分析、概括和提升研究結果、得出結論的能力。
2.學法方面:通過猜想、實驗、合作交流、搜集與處理信息,獲得知識,并在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得到發(fā)展,特別是探索精神的發(fā)展和學習。 六、教學過程
多媒體展示:金屬的世界
[導入]在出土的文物中為什么金器總是保存得基本完好,銅器表面有銹跡,而鐵器出土很少且銹跡斑斑。這現(xiàn)象都與金屬的化學性質有關,今天大家來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 [提問]我們先來回憶一下以前學習過的哪些有金屬參加的化學反應呢? (鎂條的燃燒,鐵絲在純氧中燃燒,鐵和硫酸銅的反應) [板書]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提問]展示一條一半打磨一半沒有打磨的鎂條,這條鎂條的兩邊有什么不同?
[小結]鎂和鋁在常溫條件下就能和氧氣發(fā)生反應,而鐵和銅在高溫的條件下才可以與氧氣反應。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金在高溫時也不會與氧氣反應。可見大多數(shù)金屬都能與氧氣反應,但反應難易和劇烈程度不同。
[講解]根據(jù)金屬與氧氣的反應條件我們可判斷出這些金屬的活潑程度即金屬活動性。鎂鋁 比較活潑,鐵銅次之,金最不活潑。
[提問]為什么鋁制品不易銹蝕呢?為什么不宜用鋼刷來擦洗鋁制品?
(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氧化) [板書]二、金屬與酸的反應
【實驗探究1】A組:分別往盛有鎂條、鋅粒、鐵釘、銅片的試管中加入等濃度的鹽酸,
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對比劇烈程度)
B組:將稀鹽酸換成稀硫酸進行同樣的實驗,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
3
[多媒體展示]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觀察
金屬
稀鹽酸
稀硫酸
反應現(xiàn)象
反應方程式
反應現(xiàn)象
反應方程式
Cu Fe Zn Mg
[多媒體展示]展示鎂、鋅、鐵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教師分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原理,由學生來練習鎂、鋅、鐵與硫酸的化學方程式。 [分析講解]金屬活動性:Mg > Zn > Fe > Cu。根據(jù)金屬能否與酸反應生成氫氣,將金屬分為兩類:活潑金屬與不活潑金屬。Mg、Zn、Fe是活潑金屬,Cu是不活潑金屬。 [提問]對鎂、鋅、鐵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進行分析,它是不是我們熟悉的化合反應?分解反應?請大家從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類別角度分析這些反應有什么特點? [結論]置換反應: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通式:A + BC → AC + B
[思考]判斷下列反應是否屬于置換反應?
(1) H2+CuO=Cu+H2O (2)CH4+2O2 = CO2+2H2O (3)CuO+CO=Cu+CO2 (4)C+2CuO = 2Cu+CO2↑ [板書]三、金屬與金屬化合物溶液的反應
【實驗探究2】1、用一根潔凈的鐵釘浸入硫酸銅(CuSO4)溶液中;
2、用一根潔凈的銅片浸入硝酸銀(AgNO3)溶液中 ; 3、用一根潔凈的銅片浸入硫酸鋁[Al2(SO4)3]溶液中
[多媒體展示]
實驗
現(xiàn)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中 銅片浸入硝酸銀溶液中 銅片浸入硫酸鋁溶液中
4
[分析講解](Fe+CuSO4=FeSO4+Cu )鐵比銅活潑,所以鐵可以把銅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來,“強制弱”,引導學生推導出銅和銀的金屬活動性。 (鐵、銅、銀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是Fe>Cu>Ag) [小結]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的依據(jù): ① 金屬和氧氣的反應-
金屬與氧氣反應越容易,反應越劇烈,該金屬的活動性越強; ② 金屬和鹽酸、硫酸等酸的反應
金屬與酸反應置換出氫氣,反應越劇烈,該金屬活動性越強; ③ 金屬和金屬化合物溶液的反應
活動性強的金屬能把活動性弱的金屬從它們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換出來。 七、板書設計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
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二、金屬與酸的反應
三、金屬與金屬化合物溶液的反應
學案:第八單元 課題2 金屬化學性質(第1課時)
【知識目標】
1、知道鐵、鎂、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2、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鹽酸、硫酸的置換反應,以及與某些金屬化合物溶液的置換反應。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回顧】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現(xiàn)象,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現(xiàn)象
大多數(shù)金屬都能與氧氣反應,但反應難易和劇烈程度不同。
(1)常溫: Mg Al
(2)高溫: Fe Cu
(3) 在高溫下也不與氧氣反應
【結論】金屬活動性: > >
【思考】鋁的化學性質很活潑,在常溫下就能和氧氣反應,那為什么鋁制品卻很耐腐蝕?為什么不宜用鋼刷、沙等來擦洗鋁制品?
二、金屬與酸的反應
【實驗探究1】A組:分別往盛有鎂條、鋅粒、鐵絲、銅片的試管中加入等濃度的鹽酸,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對比劇烈程度)
B組:將稀鹽酸換成稀硫酸進行同樣的實驗,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
與稀鹽酸(HCl) | 與稀硫酸(H2SO4) | |||
金屬 | 現(xiàn)象 |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現(xiàn)象 |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銅 | ||||
鐵 | ||||
鋅 | ||||
鎂 |
實驗 | 現(xiàn)象 | 化學方程式 |
鐵釘插入硫酸銅溶液中 | ||
銅片插入硝酸銀溶液中 | ||
銅片插入硫酸鋁溶液中 |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