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愛護水資源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愛護水資源》吉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愛護水資源》吉林省優課
《愛護水資源》教學設計
課題分析
本課題主要介紹兩部分,一是水資源概況,二是水資源保護。教材從不同角度說明水資源的豐富和短缺,有利于培養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學習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因為在豐富的水儲量與有限的淡水這一現實情況中,本身就蘊含著相對、辨證的思想,同時隨著海水淡化等水處理工藝的發展,可利用水的短缺狀況又是變化的、動態的,因此這里又蘊藏了發展、變化的觀點。另外,教材還通過一些數據和圖表來說明水資源的情況,意在強化學生的愛水、節水意識。水資源保護是從節約用水和防止水體污染兩個角度介紹的,闡述不多,只給學生關于節水和水污染問題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意在拋磚引玉,并給教師的發揮和學生的探索留下了較大的發展空間。
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主題是愛護水資源,主要介紹了水的分布及其與工農業生產的關系、水資源的保護三方面的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本節主題是學生從小耳熟能詳的,但是為什么要愛護水資源、從哪些方面來愛護水資源對我們的生活又有什么改善卻是他們知識的空白點。在素材的選擇上有意識的挑選學生未知的或知之甚少的材料,這些材料新穎、典型,富有吸引力。在表現方法上,采用對比教學、運用多媒體來呈現,充分引起了學生的共鳴,喚醒學生主人翁的意識。學生“自我”擺進來,給心靈以觸動,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學生學到快樂,同時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況 (2)了解世界和我國的水資源情況
(3)掌握水體污染的來源、危害以及防治水體污染的措施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水資源的了解,學習用辯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的豐富和有限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會用相對、辯證的思想看問題。
(2)樹立愛水意識,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為社會做貢獻的社會責任感
(3)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從而形成節約用 水、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樹立愛水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使命感。 教學難點
如何激發學生情感,重視水資源,愛惜水資源。
教學資源:教材圖文資料、多媒體課件、網絡資料、生活實例等。 教學策略
本課題從課堂延伸到課外,教材內容采用自學、討論交流,結合實際使學生了解水資源狀況。另外教師指導學生上網查閱資料,使學生親身體驗到節水、愛水的重要性,樹立環保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時間 新課引入 鋪墊: 認識水資源 發現問題 確立主題 播放有關水的圖片資料 教師介紹人類擁有的水資源: 學生分組討論水的作用: 地球約3/4被水覆蓋,但為什么有的地方會出現缺水的現象呢? 教師介紹--可利用的淡水資源概況。 幻燈片呈現部分國家的人均水量的表格;中國各省份人均水量的表格 結合一些典型的事例和圖片,講述相關的
故事,指出目前世界范圍每8秒就有一個
兒童因喝不到飲用水而死亡。
引入情景
思考、
討論 相互交流看法
學生置身于大自然美輪
美奐的景色當中,震驚于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獲得情感的激發,順利切入主題要“愛護水資源”、怎樣保護水資源的學習。
結合一些典型的事例和圖片,運用信息技術,以加深學生對現狀的了解,使學生了解水資源于人類發展的意義。
2 8
探究問題
分析
啟發 誘導
科學家預言:“不久水將成為一個深刻的社會危機”,這是因為什么呢?
面對自然因素造成的情況,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學生分組討論節約用水的具體做法:
仔細診斷,為我國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些“開處方”
展示水體污染源:
總結出水資源短缺的原因:
1、人類生活、生產的用水量不斷增加 2、未經處理的廢水、廢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農藥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愛護水資源: 1.節約用水 2.防治水體污染 具體做法:
(1)工業上,水循環使用„„
(2)農業上,改漫灌為噴灌、滴灌„„
(3)生活上,一水多用„„
集思廣益,制定節水行動計劃:
總結水污染的原
因:工業的“三廢”
排放;農業農藥化
肥的不合理使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
放。
通過展示水體污染
,使學生逐漸認識到水
染的原因和水污染的嚴
性,從而在思想和行動
更加重視對水資源的關
。
5 5 10
解決問題
交流討論
防治水體污染的措施:
(1)工業上,通過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同時對污染的水體作處理使之符合排放標準。
(2)農業上,合理地使用農藥化肥,提倡使用農家肥。
(3)生活上,污水逐步實現集中處理和排放。
隨堂練習
往往我們說“不做言語的巨人,行為的矮子”,那么在生活中人類都做了什么呢? (1)污水處理 (2)海水淡化
(3)聯合國把每年3月22日定為“世界水日”;
中國把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定為“中國水周”
(4)人造蜘蛛網
(5)向冰山要水、向海底要淡水、還可以人工降雨 „„
學生梳理知識點,鞏固新知。
使學生“懂得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去治理環境污染„„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引導“學生從已有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讓學生逐漸學會“用”化學,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自然的關注程度,為他們成為環保“小衛士”提供一些智力支持和實踐機會。
10
板書設計
第四節 愛護水資源
一、水資源的分布 二、愛護水資源
1、節約用水 2、防止水污染
教學反思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的生存必不可缺少的元素。然而人們對水認識并不深刻,在現實生活中,浪費水、污染水的現象觸目驚心。這一課的學習就是讓學生了解世界和我國的水資源的狀況、水污染的主要來源和危害,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與表達能力,學習用辯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的豐富和有限,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為社會做貢獻的社會責任感。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要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別利用信息技術收集關于水的各種資料,然后進行交流,再通過歸類分析、合作探究、綜合運用等活動形成結論,最終通過自主學習完成了這一節的學習內容。學生在這次的學習活動中,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也向學生滲透了大量的環保知識。我認為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應多采用,因為只有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才是好的學習方式。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