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古詩三首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21課《古詩三首》淄博市周村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21課《古詩三首》淄博市周村區鳳鳴小學
《出塞》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理解詩意。
2.初步體會學習古詩的方法。
3.通過品味詩句、借助注釋、想象畫面等方法體會古詩的意境,感悟詩歌蘊含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通過品味詩句、借助注釋、想象畫面等方法體會古詩的意境,感悟詩歌蘊含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憶學法。
1.同學們喜歡背詩嗎?你背幾句自己喜歡的。
2.我們都背過很多古詩,有什么好的學習詩的方法嗎?
引導回答:看題目,注釋、看插圖。查字典、查資料。多讀讀。
(1)難點提示:有的方法大家還沒提到,我一提示你就能想起來(做動腦筋的動作)動腦筋想象畫面。
對啊,在頭腦中想象詩中描述的畫面。讓詩人寫的景啊、物啊、事啊,都在你頭腦中畫成一幅畫。
3.快把我們總結的方法自己讀一讀,記在腦子里。
二、讀詩文。
1.現在帶著這些方法走進唐代詩人王昌齡的邊塞詩:《出塞》。
(1)會觀察的小眼睛是幸福的小眼睛,誰來說說寫好“塞”這個生字,需要注意些什么?
(2)老師總結了一個小口訣,你讀小口訣,和老師一起來寫一寫這個字。
齊讀2遍課題:出塞
現在在書法紙上認認真真的寫兩個。
2.一讀,讀通順。
咱們先正正音,把古詩讀正確對吧。
評價:正確流暢聲音洪亮。讀的字正腔圓。
一起來把這首詩讀通順。
3.二讀,讀停頓。
師:有標點的地方停頓,沒標點的地方要揣摩一下該在哪里停頓。老師讀一讀,你仔細聽,標上停頓號。(教師范讀)
問:在哪里停頓?(1生答)
你的小耳朵真善于聆聽,聽到了七言詩的四三停頓。
指名讀,男生來讀。評:真是一學就會。
4.三讀,讀韻味。
老師把每句最后一個字標上注音,你來自由讀一讀,發現了什么沒有?最后一個字韻母相同,這就叫押韻。古詩為什么要押韻呢?因為押韻的古詩讀起來朗朗上口,方便人們口口相傳。
一起讀一讀,把韻腳的韻味讀出來。
指名讀。齊讀。
師評:停頓、韻味全讀出來了。
三、明詩意。
1.借注釋,懂詩意。
(1)古詩學習,讀其文,也要知其意。用剛才同學們交流的方法自己讀讀古詩,有注釋的地方,把注釋也多讀一讀。
(2)光靠這些注釋,你能完全明白古詩的意思嗎?試著再讀讀,有疑惑的地方,像教材上一樣,你也在旁邊寫上注釋編號。
(3)四人一小組,交流一下你不明白的地方。
(4)還有哪些需要曹老師幫忙的地方嗎?秦時明月漢時關
(5)到底哪一些字詞不明白。難點創設:關
誰來幫他解決“關”的意思。你怎么知道“關”的意思的?
這個難題解決了嗎?那我們就可以給課本加一個注釋,這也是學習古詩的好方法。
2.借想象,明詩意
輕輕讀一讀這一句,還有哪個事物觸動你的心靈,讓你浮想聯翩?
預設:明月、秦時、漢時
(1)明月:夜深了,一輪孤月高懸于邊關清冷的城頭之上,仰望這月,你想到哪些寫月的詩句。
生自由回答。
師:大詩人李白這樣寫明月——
大詩人杜甫這樣寫明月——
詩人白居易這樣寫明月——
大政治家王安石這樣寫明月——
大家一定能夠發現,詩人筆下的明月與什么聯系在一起?
(思念家鄉,思念親人)
一輪明月寄相思啊,仰起頭,女生來讀這兩句。(一讀)
(3)問:這輪明月,從秦漢,照著邊關多久了?
從秦到詩人所處的年代,有800多年!可是人還是——未還
(4)人未還:他們為什么沒有回來?可能是怎么樣?
回答預設:戰死、戰爭沒有結束、戍邊任務沒有完成、被俘虜了。
問:戰爭什么時候結束?什么時候能回來?
歷史來告訴你幾人回:唐玄宗時,兵士戍邊時間從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終成為久戍之役。天寶以后,山東戍卒還者十無二、三。
李白有詩言,由來征站地,不見有人還。
聽著聽著,我們的心越發變得——可憐、心疼、沉重、凄涼、悲哀。帶著你的理解再讀這一句。(二讀)
(6)天倫之樂不能享,孝道不能盡,有家不能回。
多少白發蒼蒼的父母遙望邊關盼望兒子,可是(萬里長征人未還)多少柔弱無助的妻子遙望邊關思念丈夫,可是(萬里長征人未還)多少無依無靠的孩子盼著自己的父親,還是(萬里長征人未還)
從你們的讀中,老師不僅聽到了思念,還聽到了憤怒,把這種悲憤融入這兩句詩里。(三讀)
四、悟詩情。
面對不斷重復的人間悲劇,詩人王昌齡多么希望時光可以倒流,回到相對穩定的漢代,因為他希望——引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