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江南春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統編教材小語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17課古詩三首《江南春》四川省宜賓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統編教材小語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17課古詩三首《江南春》四川省宜賓
《江南春》教學設計
齊 建
教學目標:
1.朗讀古詩,了解古詩所描繪的春天的美景,從中感受自然美。
2.借助詩句,通過想象畫面理解詩歌大意,體會詩歌之美。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的朗讀詩歌,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古詩語言和意境的美。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理解詩題,感受美。
1.以地名入手,向學生提問:江南是指哪個地方?
江南指的是長江以南。
2.師提問: “春”又讓你聯想到哪些詩詞呢?
學生誦讀學習過的關于描寫春景的古詩。如《游園不值》《惠崇春江晚景》
3.江南之春是一番怎樣的美景呢?(生發揮想像,自由表達)
過渡:我們一起看看詩人杜牧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卷。
板書課題:江南春 杜牧
二、讀通--------整體感知,初步理解詩意。
1.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生發揮想象,自由發言)
2.強調“鶯”字寫法。
3.學生自由朗讀古詩,對照注釋,理解詩意。(借助工具書或根據需要進行探討研究,合作式學習),學生讀通古詩后,師抽讀,后再齊讀。
三、讀懂--------品詞析句,誦讀古詩。
1.師提問: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呢?(把詩中描寫景物的詞畫出來), 表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讓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對上述景物加以描繪,說說詞語所表達的意象)
2.詩歌的后兩句還是描寫江南的春天嗎?(生說理解)詩的前兩句和后兩句在內容描寫上有什么不同?
3.師提問:詩歌表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江南地域遼闊,春景繁富。 “千里” 之內,處處雜花生樹、 紅綠相映、黃鶯歌唱;“千里”之內,水村山郭,處處酒旗飄揚;“千里”之內,“南朝四百八十寺”點綴于山水佳勝之處,金碧莊嚴,樓臺隱現。霏霏細雨,淡淡輕姻,使無邊春色在煙雨空蒙中更顯出迷人的風韻,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寫活了。)
4.生有感情的再次朗讀課文。
5.師生共同背誦古詩。
四、讀透--------展開想象,體會詩歌主旨
1.分組討論詩歌主旨------解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2.交流匯報。
3.師小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