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土耳其進行曲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土耳其進行曲》河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土耳其進行曲》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三年級上冊 欣賞《土耳其進行曲》。
教學目標:
1.感受樂曲雄壯有力進行曲風格。 2.能聽辨主題旋律并能哼唱主題旋律。
3、能合作即興創編不同動作,培養學生想象力及創造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感受進行曲的風格。 2.聽辨主題旋律并能哼唱。 教學用具: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初步聆聽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很好聽的《土耳其進行曲》,讓我們一起聽聽這首樂曲給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想到什么畫面?(播放1) 生:音樂情緒歡快、活潑 , 仿佛看到了士兵在行軍。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感受樂曲的情緒。】
2、師:請大家看老師做的哪種動作最適合這首樂曲?(教師用三拍子拍手和踏步行進 播放2) 生:認真觀看
3、師: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步行能合上樂曲的速度,讓我們模仿小士兵隨音樂走一走,看誰走的最神氣!(播放3) 二、反復聆聽 新課教授
1、師:這首樂曲是2/4拍子的,聽起來精神振奮,而且能跟著樂曲踏步,這樣的樂曲我們叫它“進行曲”。 2、進行曲簡單介紹。
3、師:剛才我們欣賞的《土耳其進行曲》大家知道是誰創作的嗎? 生:不知道或者說知道。
4、簡單介紹貝多芬。(出示貝多芬圖片)貝多芬一生創作了許多交響樂和管弦樂曲,當時,在貝多芬的家鄉——德國住著許多土耳其人 , 貝多芬從他們那里得到靈感 , 按照他們的音樂風格 , 創作出了這首土耳其風格的樂曲,整首樂曲描述了士兵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向前行進的情景。(播放課件)
5、師:請大家邊聽這首樂曲,邊觀察老師在做什么?手勢示范。你們想不想做一做?(想)
生:全體學生模仿做。
6、師:繼續看老師。生認真觀看。(腳、手、彈舌)
7、師:再看老師【廢紙(拍、抖、彈)B段甩紙】你想不想試試?(想) 生:分組模仿做。
8、師:同學們真了不起,表現的太好了。誰還能想出更好的辦法為這首樂曲伴奏?
生:敲板凳、拍地板等。
師:同學們真聰明,能想到用身邊的物品來伴奏,接下來我們試一試,再找一名指揮。(可隨時換指揮)比比誰合的音樂最準。
9、師:讓我們一起當個小小作曲家,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圖形譜。(要求精神集中,合著拍子畫)伸出小手,試一試。
10、師:一起看看有沒有相同的圖形譜?(有)相同的圖形譜我們稱它是A段,不同的我們稱它B段。(教師邊說邊標記。樂曲結構ABABA和尾聲) 11、師:從圖形譜得知,這首樂曲分為兩個樂段A和B段。 三、分段聆聽 感受樂曲 A段聆聽:
師:1、仔細地聽聽A樂段,聽完后說說自己的感受。生說。
2、輕聲哼唱。
3、看課件為這段音樂伴奏。 B段聆聽:
1、師:這段旋律與A段主題旋律有什么不同? 生:力度增強、情緒活躍。 2、輕聲哼唱。
3、師:完整聆聽全曲,當聽到A段時。請同學們踏步,當聽到B段時,做自己喜歡的動作;還要注意樂曲的開頭和尾聲的力度的變化? 四、樂曲拓展 即興創編
1、師:這節課我們欣賞了貝多芬的管弦樂合奏《土耳其進行曲》,老師這兒還有一首鋼琴版的《土耳其進行曲》,讓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吧!(播放鋼琴版) 2、師:除了貝多芬的《土耳其進行曲》,還有一個世界著名的音樂家莫扎特在他的《A大調鋼琴奏鳴曲》的第三樂章也同樣起了《土耳其進行曲》這一曲名。
3、師:以小組為單位,一起合作表演這首樂曲。教師找學生合作。 【設計意圖 : 拓展欣賞,激發學生熱愛音樂的情感。】 五、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音樂課玩的開心嗎?(開心)我們今天欣賞了一首什么樂曲?樂曲有幾個主題?它的結構是怎樣的?還欣賞了鋼琴版的進行曲,同時也知道莫扎特的進行曲。老師為你們驕傲。今天的音樂課就到這。下課。我們一起隨樂曲踏步走出教室教育反思: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音樂的主動性
為探索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構建理想課堂教學模式,我們音樂教育研究組對“課堂有效提問”這一小課題進行了研究。理想課堂有一個很重要的標志,那就是要體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在執教《土耳其進行曲》一課時,我結合音樂學科的學科特點以及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在課堂提問階段及欣賞拓展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能動性,進行了一些大膽的探索,期盼大家給予指正。
眾所周知,欣賞教學一直以來就是音樂教學中的一個難點領域,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他們好奇、好動,注意力持續時間短、易分散,若是讓他們一直安靜的聆聽音樂是極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行的。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它是流動的美。雖然安靜的聆聽樂曲,能夠使學生靜靜地沉浸于音響之中,但是要更深刻地領悟音樂的奧妙,也要根據孩子們自身的特點,引導他們動起來參與音樂、感受音樂。
本課欣賞的《土耳其進行曲》是由德國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于1819年創作的。這首樂曲的主題旋律簡單易于哼唱,且質樸而富有生氣,能使人過耳不忘。
首先,利用漂亮的土耳其風景圖片導入新課,同時配以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從而引出本課課題及曲作者貝多芬,隨后,教師提問:“讓我們一起完整地欣賞一遍樂曲,感受一下樂曲是什么情緒的?請大家用語言來描述你所“看”到的畫面。”通過欣賞樂曲,引導學生了解了《土耳其進行曲》的名稱及樂曲的創作背景,使學生感受到樂曲的節拍,歡快活潑的情緒。我帶領孩子們隨著音樂節拍走一走,使他們初步感受到了進行曲的特點。
隨后,在引導學生分析、表現樂曲這一環節,我利用“進行曲規整的節奏
讓我們感受到了士兵行進的場面,下面,請同學們再聽一遍樂曲,感受一下旋律的變化,分辨出整首樂曲共有幾個主題旋律,并用不同的動作表現不同的段落。”;“下面再聽一下樂曲的尾聲部分,感受一下它和樂曲開頭有什么不同?”等問題的提出,讓學生們有步驟的了解了樂曲的結構和情緒。然后,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將樂曲旋律演變成為奇特的符號圖形譜。讓同學們根據第一樂段的旋律特點直接寫出圖形譜,記錄旋律。利用符號圖形譜的直觀特性,引導學生不需經過任何技術操練準備,直接參與到音樂中來,這樣易學易記毫無壓力,能夠極大的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他們很快地就能熟悉這段動聽的音樂了,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體驗著音樂,享受著音樂帶給他們的樂趣。
在日常的音樂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特別喜歡邊唱歌邊用打擊樂隨意的敲敲打打,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以及對樂曲節奏的理解能力,在這種沒有任何約束的情況下,發揮得特別好。因此,我給孩子們創造了一個愉快寬松的音樂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教授他們一些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引導孩子們學會與同伴合作,享受奏樂活動的快樂,發展他們運用樂器表現音樂的能力,使他們能夠愉悅自如地暢游在音樂的海洋里。
我認為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不是單純靠老師教出來的,而是在課堂或是生活當中多接觸音樂,慢慢熏陶出來的。老師的作用就是多給孩子們創造接觸音樂的機會,給他們搭個橋,幫助學生進入到音樂中去,貝多芬自然會教給他們怎樣去感受音樂。在整節課中,我通過圖形譜,讓學生用嗓音模仿、創編動作、跟音樂一起演奏,不知不覺中,這首樂曲就已經聽了有八九遍,使音樂在孩子們的耳朵中逐漸由陌生到熟悉。老師不需要強調課堂紀律,學生們也不會感到枯燥乏味。他們學會了用樂器進行演奏,用身體語言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
受。一節課下來,使學生們充分體會到了參與音樂活動過程的美好和快樂。孩子們對于今后的學習更是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教學百態,教法百樣,結果固然重要,但是過程的感受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讓學生被動得接受知識,也可以讓學生愉快地學習知識;可以用一種方法教授三十位孩子,也可以用三十種方法教授一位孩子。我們的教學改革就是要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只要在課改中不怕失敗,堅持不懈的探索,必定能構建出和諧的、理想的課堂。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