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打字機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民音樂出版版小學音樂第七冊第三課《打字機》廣東省 - 珠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打字機》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民音樂出版版小學音樂第七冊第三課《打字機》
【教學對象】
小學四年級
【教材分析】
《打字機》是一首描繪性非常強的管弦樂小品,由美國指揮家、作曲家安德森創作。樂曲共一分四十三秒,雖然短小致函詼諧有趣。全曲分為ABA三部分。快速平穩的第一主題旋律在全曲中出現了三次;第二主題以上行、下行的反復波動配以鮮明的力度構成了形象而具有動感的旋律,與第一主題形成明顯的對比。樂曲最大的特點是借助打字機作為節奏樂器,配以快速靈巧的旋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打字機的美妙的聲音。打字機的打字聲、鈴聲和換行倒機聲是這首樂曲的特殊音效。
【設計思路】
對于小學四年級的同學,欣賞必需從感性過渡到理性,再用理性引導到更高層次的感性。 本節課將打字機的打字聲、鈴聲和倒機聲作為同學學習的興趣點,從生活入手,引導同學聆聽欣賞。整節課以完整欣賞——分段欣賞——完整欣賞這一主線展開,為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采用了多種教學方式。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層層挖掘音樂作品的藝術性和情感,引導學生欣賞,本堂課通過圖形譜的方式引導學生感受音樂,剖析音樂,讓學生在反復聆聽中熟悉各段旋律,加強學生對音樂的聽辯力和記憶力,使學生在體驗和實踐中,更加生動細致地感受音樂,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綜合能力。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生能在參與音樂活動中獲得積極、愉悅的體驗。 二、過程與方法:在參與音樂活動中加強對主題音樂的記憶,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表現力。
三、知識與技能:能聽辨旋律、節拍、節奏、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的變化,感受不同的音樂形象,并熟練區分本樂曲三部曲式結構。
【教學重點】充分感受樂曲中表現的音樂形象,能準確的聽辨主題旋律。
【教學難點】掌握樂曲的三段體主體結構,聽辨出A與B段樂曲在速度、節奏、情緒上的不同。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具準備】ppt課件、小鐘琴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生隨師做律動 二、
談話、視頻導入
1、師:今天我給帶來了一位好朋友,他的名字叫Max,我們來看看他在干什么?
2、請問你知道Max手上使用的機器是用來做什么的嗎? 三、
介紹打字機
現在打字機已經被電腦所代替,同學們很少能見到它們了。但在電腦尚未誕生之前,打字機的作用可大了,美國的辦公大樓中處處傳出打字機的聲音。美國作曲家、指揮家安德森就是從打字機富有節奏的音響中獲得靈感,創作出了一首世界聞名的管弦樂小品,名字就叫——《打字機》” 四、
聆聽全曲
1、 聆聽全曲,感受旋律
①你覺得這首樂曲的速度怎么樣?
②從音樂中你感覺到打字員的心情怎么樣?” ③剛剛打字機發出了哪幾種聲音呢? 2、聆聽與表現主題
A.師:“對,這就是作曲家的高明之處!他將打字機的三種聲音融入到樂曲中,讓我們感覺很特別!接下來,老師請大家來聽一聽這首樂曲中A部分的主題,請注意其中鈴聲和倒機聲出現了多少次?”(1聽主題)
B.師:“如果一次鈴聲和一次倒機聲表示打了一行字,那么四次打了幾行字呢?” C.師:“讓我們再來聽一次,檢驗一下這份文件是不是打了四行字?” (2聽主題)
(畫出A段圖形譜)
D.師:“請孩子們仔細看看,打字員前三排打得怎么樣?” 教師追問:“每一排都打了幾個字呢?”“最后一排的如何”? 4、再聽全曲(聽辨主題在全曲中出現的次數) 師:“主題出現了多少次?”
師:“孩子們,你們聽出這三次主題是完全相同還是基本相同? 5、聆聽B段,感受旋律 A.模唱B段旋律
B.演唱B段簡譜,提高學生識譜能力
C.出示B段旋律旋律線圖形譜,學生用手感受音的高低變化
D.對比A與B段節奏、速度、情緒特點 E.加入歌詞,填詞演唱 F.觀察圖形譜中的強弱變化 6、聆聽C段音樂(Aˊ段) 問題一:重復之前欣賞的哪個部分? 問題二:是完全重復還是有變化的? 7、出示全曲圖形譜,學生感受全曲音樂特點 四、小結部分——觀看《打字機》交響樂視頻 五、高級打字員招募
尋找樂器或身邊的音源,有創意的創設緊張熱烈的工作情景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