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打字機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音樂欣賞《打字機》河南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音樂欣賞《打字機》河南省級優課
三年級音樂欣賞《打字機》教學設計
【設計思路】
《打字機》是由美國指揮家、作曲家安德森創作的一首描繪性非常強的管弦樂小品。樂曲共一分四十三秒,雖然短小卻詼諧有趣。全曲分為ABA三部分?焖倨椒的第一主題旋律在全曲中出現了三次;第二主題以上行、下行的反復波動配以鮮明的力度構成了形象而具有動感的旋律,與第一主題形成明顯的對比。樂曲最大的特點是借助打字機作為節奏樂器,配以快速靈巧的旋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打字機的美妙的聲音。打字機的打字聲、鈴聲和換行倒機聲是這首樂曲的特殊音效。
本課教學運用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理論,在四個欣賞階段中,層層挖掘音樂作品的藝術性和情感,從而培養學生的體態律動、聲音的綜合表現力。
對于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欣賞必須從感性過渡到理性,再用理性引導到更高層次的感性。本節課將打字機的打字聲、鈴聲和倒機聲作為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從生活入手,引導學生聆聽欣賞,以各種方式參與表現音樂,層層遞進,并加入樂器激發學生的興趣,養成專注聆聽的好習慣,提高對聲音的敏銳反應,在此基礎上哼唱主題旋律,并設計表演動作,更加生動細致地感受音樂。
教學目標:
1、欣賞管弦樂曲《打字機》,能夠在參與音樂活動中獲得積極、愉悅的審美體驗。
2、能在反復聆聽中加強對音樂主題的記憶,能聽辨樂曲旋律、節奏、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的特點和變化,在圖譜的輔助下感受樂曲的音樂形象,能聽辨樂曲的基本曲式結構。
3、在模擬情景的音樂活動中,深化音樂形象,加強對音樂的感受與體驗,進而培養表現力和良好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聽辨音樂主題并表現主題音樂形象,知道樂曲的基本曲式結構。 教學準備:
課件、鋼琴等。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初聽聯想
師:在今天的音樂課上,馬老師邀請同學們參加一場音樂會,觀察其中有沒有一種特殊的東西。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它是誰呢?會發了哪些特殊的聲音呢?
1、看視頻導入,引出“打字機” 2、學生交流,教師介紹引導。
3、再看一遍動畫,加上動作,用不同的動作表現聲音。 4、揭題。
5、初聽全曲,思考:感受到了怎樣的畫面?
師:你想不想到美國的辦公大樓里去聽聽打字機發出的美妙聲音呢?讓我們隨著安德森爺爺的音樂,一起出發吧!
6、交流聽后感受。 二、全曲展開,分段精聽
(一)復聽與表現主題旋律
師:剛剛在聆聽的過程中,你有沒有注意到有一段旋律在樂曲中反復出現呢?讓我們再仔細地聽一聽。
1、反復聆聽主題旋律。
①在這一段反復出現的旋律中,打字員打了幾行字呢?每行一樣長嗎?(做動作,1聽主題旋律)
② 第四行比前面三行長多少呢?(看圖片數拍子,2聽主題旋律)
2、加動作動作表現主題旋律。(3聽主題旋律) 3、師生共畫主題旋律的旋律線。(4聽主題旋律) (二)再聽,給樂曲分段
1、再聽全曲,教師從旋律圖引導學生發現主題的出現。 2、觀察旋律圖,主題旋律出現了幾次?(3次)每次出現都一樣嗎?
3、給樂曲分段:我們可以把樂曲分成幾段?為什么?引導學生看圖形譜從力度、旋律、節奏等音樂元素分析樂曲。 4、歸納:ABA′三段體結構。
5、復聽A段,準確在鈴聲處拍手。
(三)聆聽表現B段旋律
師:在這首樂曲中,除了主題旋律,最有變化的是哪一段旋律?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
1、聽B段旋律,觀察旋律圖。 2、唱唱旋律。
3、這樣一段富有變化的旋律,他想表達什么呢?在打字員和打字機之間又會發生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創編歌詞)
4、引導學生編唱歌詞,并要求加上動作簡單表演。 5、跟音樂表現B段旋律。 三、完整表現,感性提升
全體學生跟音樂表現全曲,A段加動作,B段加歌詞(教師帶領大家注意鈴聲的表現及歌詞的演唱)表演全曲。 四、分享收獲,課后延伸
音樂源于生活,只要有一顆善于發現的心,生活中將處處充滿音樂。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