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北京喜訊,到邊寨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教材五年級第十冊第二課《北京喜訊到邊寨》廣東省 - 江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音版教材五年級第十冊第二課《北京喜訊到邊寨》廣東省 - 江門
《北京喜訊到邊寨》教學設計
年級:五年級
課型 欣賞課 教學內容
人音版教材五年級第十冊第二課 教材分析
《北京喜訊到邊寨》是由鄭路、馬洪業共同創作的一首管弦樂曲,創作于1976年12月。作曲家使用苗族音樂的風格,生動而形象地表現了粉碎“四人幫”這一特大喜訊從北京傳到祖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邊寨時,山寨人民載歌載舞,熱烈慶祝時的情景。樂曲由引子和五個具有舞曲特征的主題(表現不同的舞蹈場面)和以及第一個主題反復再現所構成。 教學目標
1.欣賞管弦樂合奏《北京喜訊到邊寨》,感受樂曲熱烈歡騰的情緒。 2.能聽出樂曲相同的部分,并能說出它在力度或情緒上的不同。 3.能根據主題的情緒選出與各段音樂相對應的舞蹈場景。 教學重點
感受樂曲所表現的歡樂與熱情的氣氛及舞蹈場景。 教學難點
通過對音樂場景的理解,能夠用活動或者舞蹈的方式表現各段主題音樂。
2
教學用具
鋼琴,舞蹈場景卡片,多媒體課件,情緒、樂器、主題卡片、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1、教師導言:通過標題,你認為這支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呢?
2、要表現歡快、喜慶(根據學生的回答)的音樂,在速度和力度上會如何表現呢?
【以標題《北京喜訊到邊寨》作為切入點,以猜測樂曲的情緒、速度、力度為契機,讓學生帶著疑問與好奇進入樂曲的初次聆聽,充分調動學生聆聽音樂,感受音樂的積極性。】
二、初聽樂曲《北京喜訊到邊寨》
1、樂曲的情緒、力度和速度和同學們想象的是否一致? 2、結尾部分與哪一個主題的音樂相似?
3、結尾部分與第一主題的音樂相似是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旋律”。 【學生在樂曲的初次聆聽中,感受到了自己所預計的“歡快與喜慶”、“速度快而力度強”的特點,充滿了大獲全勝的喜悅感。同時,通過分辨第一主題與結尾部分音樂相似,引發出下個一環節對第一主題與結尾部分的對比聆聽。】 三、對比聆聽第一主題和結尾部分音樂
1、第一主題歌和結尾部分在力度和情緒上有什么變化?
2、用“蹦”哼唱“共同的旋律”,體驗第一主題和結尾部分情緒的變化。 3、學習奧爾夫聲勢,為“共同的旋律”伴奏。
【學生通過對比聆聽,能夠輕松地感知結尾部分力度增強。通過哼唱不同的情
3
緒對比體驗,增強學了生對樂曲的記憶,和樂曲中情緒的變化。通過奧爾夫聲勢表演,讓學生以活動的方式參與到音樂當中去,加深了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與認知。】
四、復聽樂曲《北京喜訊到邊寨》 1、找出哪一個主題的音樂最為柔和。 2、出示這個主題所表現的舞蹈場景-女子獨舞 請一位女同學表演一段苗族舞蹈。(學生提前準備) 3、講解苗族音樂的特色音符降3。 4、哼唱體驗苗族的特色音符降3
【通過讓學生找出“最為柔和”的主題,引出對第四主題的重點講述。讓班里的小明星表演一段苗族舞蹈,既讓學生初步感受了苗族舞蹈特色,又能夠通過視聽結合提升學生對音樂的理解。為之后選擇舞蹈場景和進行集體舞蹈埋下了伏筆。通過反復辨別、哼唱富有苗族特色的“降3”,提升了學生對苗族音樂的辨別能力。】
五、聽辨樂器,了解各個主題情緒的變化
1、其他幾個主題分別由什么樂器演奏的呢?讓我們對比聆聽一次,然后選出正確的答案。
2、由不同的樂器演奏出不同的主題情緒音樂
【讓學生通過對比聆聽,以連線的方式找出與主題主旋律對應的演奏樂器,加深了學生對管弦樂器音色的了解,同時引導出引子、第二、第三、第五主題的情緒,讓學生對比感知,為舞蹈下一環節的場景選擇提供理性指導。】 六、根據主題情緒,選出相對應的舞蹈場景。
4
1、《北京喜訊到邊寨》的五個主題,分別表現了五個不同的舞蹈場景。除了女子獨舞,還有男女群舞、男子群舞、女子群舞和男女對舞。請同學們在音樂中發揮想象,找出與主題情緒相對應的舞蹈場景,并在主題音樂出現的時候把手中的舞蹈場景圖片舉起來。
2、課件隨音樂行進逐步出示答案, 3、教師講解
【面對全體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并表達自己的意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次活動,讓學生明白舞蹈場景和主題情緒是相符合的,加深音樂在學生腦海中的形象。】 七、學習二、三、五主題的舞蹈場景。 1、女同學和老師一起學習女子群舞。 2、男同學和老師一起學習男子群舞。 3、男女同學面對面學習男女對舞。
【根據舞蹈場景的提示,巧妙地運用舞蹈動作展示出女子群舞、男子群舞、男女對舞這三個舞蹈場景。讓學生通過身體與節奏、動律與旋律相結合的方式與音樂融為一體,讓學生在快樂的音樂實踐中加強對第二、第三、第五主題情緒的感受、認知,獲得深刻的審美體驗,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八、根據主題的情緒變化,用所學的活動完整表演《北京喜訊到邊寨》 1、介紹《北京喜訊到邊寨》的創作背景及作者。 2、學生在音樂中用不同的活動表現不同的主題。
第一主題-奧爾夫聲勢;第二主題-女子群舞;第三主題-男子群舞 第四主題-女子獨舞;第五主題-男女對舞;結尾-奧爾夫聲勢再現
5
【通過樂曲的背景介紹,與課堂開始的情緒感知形成呼應,并讓學生與樂曲的情緒表達產生共鳴,并帶著這種共鳴在音樂聲中完成各項音樂活動,生動而形象地表現了北京的“喜訊”傳到祖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邊寨時,山寨人民載歌載舞,熱烈慶祝時的情景。】 九、總結拓展
1、從同學們精彩的表演中我感受到了濃濃的喜悅以及萬民歡騰的熱烈景象,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今天學習的知識。
2、同學們,音樂的表現形式是多樣的,在課堂的最后,陳老師請同學們欣賞一個合唱版本的《北京喜訊到邊寨》,請同學們踏著節奏,跟著音樂出課室。 【通過本課知識的重點回顧,讓學生充分感受本課的收獲。通過對合唱版本的《北京喜訊到邊寨》的部分欣賞,讓學生感受藝術表現形式的多樣,為它們課后的延伸學習做出了引導。】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